号舍内有淡淡的灰塵氣,好在是在京城,若是江南地區,年久失修的貢院還不知道會冒出來什麼奇怪小動物呢。
咚!咚!咚!銅鑼聲再次敲響。
賀雲昭坐好,閉目深呼吸,長長的吸一口氣,緩緩吐出,安靜的能聽見的自己心跳。
慢慢的,那些抓着心髒的緊張、興奮,恐懼和期待像揉面一樣塞進她的胸腔裡,隻留下光滑的表面。
“十七号,答題紙。”
賀雲昭平靜的睜開眼,她臉上的一切表情都已經消失,“多謝。”
考試時并不會給每個人發一張卷子印着題目,而是懸挂題牌,上面是考試題目。
正場考三道題,兩篇四書文,一篇試帖詩,日落為止。
題牌放出來,好多人忍不住屏住呼吸,題目,難了!
主考官是直隸出身的江景淮,在之前丁颔翰章老爺子還試圖分析過,此人是典型的北方官員,他在此在主考官,題目或許出的簡單。
得到消息的人不少,江景淮就是直隸人,對他了解的人很多,誰都沒想到此人不按常理出牌。
本以為是去偷個寶石,臨到出門聽見九頭蛇跟你說,你去把孫悟空唐僧師徒幹掉。
第一道經義題,六.四,中行獨複。
第二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第一道題難度極高,這是一道《易經》題,爻位處在□□,能居中行正而獨自返回,《象傳》說能居中行正而獨自返回,是為了依從正道。
賀雲昭略一思索決定從三方面闡述,這個問題,第一,官員為官的個人修養上,堅守自己,絕不同流合污,時刻反思自己是否正義。
第二,在治理一地上,官員要堅守正道做出正确的決策。
第三,同‘中庸’聯系起來,中庸之為德也,其為也乎。
她先在草紙上大緻打好草稿,思索片刻,懸腕落筆,字體規整,筆畫舒展,盡力保持整體的端莊感....
寫好這道題便臨近中午,她看到對面已經有學子開始做飯了但她現在還不餓,于是決定先把第二道題的草稿打出來再吃飯。
中午吃飯時用包裡的細面小餅和牛肉幹一起加上一小撮鹽,賀雲昭趁熱嘬了一口,唉?怎麼這麼像蒙古早餐。
味道還不錯,賀雲昭平日裡吃飯還算好應付,就是有些喜新厭舊,無論多好吃的東西,吃幾次就不愛了。
這會答題累的腦袋發蒙,反而覺得這一餐格外美味。
吃完飯後,趁熱答題,賀雲昭開始解第二題。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善.....
最後是試帖詩,賀雲昭一看便放心了,兩道四文書難,試貼詩就簡單了一些。
一個現人就算能背下古代全部詩句也别想那麼輕易的就考上進士,試貼詩是十分具體的。
今年這道試帖詩的題目就是‘賦得原上芊芊草’。
以草為題寫一首五言八韻的詩。
賀雲昭略一思考,她便笑了,正好用得上。
賦得古原草送别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離别情。
主考官江景淮并不喜歡一考試他就到處看,因為他也是考過的人。
通常在上午,這幫人寫不出什麼東西,到了下午第二題才能破完,是以他等到吃過午飯後才到處瞧瞧。
不得不說一句名言,好看的人在遠處一看是高清的,遠遠一看隻有他一個人五官清晰,尤其在周圍人的襯托下,甚至顯得這個号位都寬大很多。
賀雲昭雖然寫完了,但是仍然細細查看之前寫的兩篇文是否有疏漏之處。
江景淮走到這甚至因為此學子過于出衆的容貌而皺眉,他改變方向故意不去看,可最後還是沒按捺住好奇心。
看的正好的是賀雲昭第一篇文,他一瞧,嗯?
破題破的好啊,行文流暢優美,脈絡清晰,甚至隐隐有種考了好多年的熟練感,他低頭看一眼考生,這麼小的年紀,竟這般老練。
因着試帖詩出的簡單,他就沒看什麼,心裡對賀雲昭的名次已然有了估計。
待到日落時,考生依次退場,考官開始閱卷,他看到賀雲昭的全部答題。
江景淮沉默良久,末了他歎息一聲,“此子當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