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楊把需要的東西說了,羅大石當即就說:“這豆腐箱最好去找木匠做,他們會做花模子,這豆腐箱肯定也能做。”
羅楊說:“看來我和三叔想到一塊去了,等會兒我就去找木匠叔。”
羅大石:“成。
商議說定好事情,羅楊也不多留,帶着籃子和空碗就回去了。
餘下羅大石、周洋和羅栓,三人臉上的笑都還沒散。等羅栓風風火火出去了,周洋才跟羅大石說:“他爹,那邊不成就不成吧,既然對方嫌棄處不成親家,我們以後再找個更好的。”
羅大石面上的笑淡了些,最後歎口氣,“真是命,兜兜轉轉的,以後也别提了。”
“我不說了。”話是這麼說着,周洋還是沒忍住又說了一句,“栓子我瞧着倒也沒多在意,現在有了這豆腐的事,怕是完全抛到腦後去了。”
“他鬼機靈,能讓你看出來?”羅大石說:“我都看不透。”
周洋:“……”
這話是半點不假,那孩子活泛真是半點不像他們,也不知道随了誰。
世事随風過,日子依舊。
第二天,羅大石周洋和羅栓一道來了羅楊家,然後跟着做了半天的豆腐。
依舊是用小豆腐箱包的,但有的流程卻一樣不缺。
羅大石三人看着那冒着熱氣的豆腐,眼眶突然就濕潤了,激動的。
他們真的有了一個做豆腐的方子!
學會了做豆腐,那顆心終于落回實處,而一系列的問題也能讨論了。
大的豆腐箱要做;那用來濾豆渣、包豆腐的布也得去扯大的,而且還得扯那種細棉布,麻布太粗不成;至于原料豆子羅楊家是沒有多少的,隻能先用羅大石家的,當然,不白用,照縣裡的價給錢;還有石磨,一旦做的豆腐多,那家裡的小石磨是不夠用的,必須去用村裡的大石磨,可這樣一來,就容易被人察覺,萬一被人窺探……
好吧,一旦他們賣豆腐的事傳出去,别人不知道也知道了,真有人想來打聽偷學,那跟用不用村裡的大石磨也關系不大了。做豆腐,最關鍵的還是豆漿變豆花那一步,這才是最重要的秘方,其它的倒沒那麼緊要。
亂八七糟商議了一堆,許多事情才可算是确定了。如果還有,那就之後碰到了再說吧。
至于羅楊在鄧家看到的那個濾豆渣的十字架……
羅楊仔細想了想,那東西必須要能承重,包括兩根扁擔中間扣在一起的地方,光用木棍繩子之類的怕是不成,得用鐵扭在一塊,而鐵……那可是一點兒都不便宜。
羅楊覺着兩個人手扯濾布也不是不成,這買賣都還沒做起來呢,就零零散散用了這麼多錢出去,現在還企圖用上鐵,那還是擱置吧!
所以除了秋杏,最後羅楊誰也沒說,就當不知道這麼一個東西,也省的還得扯謊去解釋自己究竟是怎麼知道這個東西的了。
秋杏和周洋去了一趟縣城扯布,羅楊給木匠畫好豆腐箱的圖等成品,羅松羅桂羅栓抓緊時間幹着地裡家裡的活計、企圖之後去做買賣……
一番忙碌過後,一切準備終于就緒,豆腐生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