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楊說:“我們下河村包括附近村都沒有做豆腐的,連玉溪鎮上都沒賣的,要做出豆腐那鐵定不愁賣。我就想把這門營生做起來,不然豈不是白費了這樣一個好方子。”
“這是對的。”羅大石說:“玉溪鎮不提,就是我們村就有不少人願意買。”
“玉溪鎮可不能落下,人家鎮上人可比我們村裡的有錢多了,這錢不能不掙!”羅栓看向羅楊,委婉表明目的,“楊哥,你要人手不夠就喊我一聲,這去鎮上賣東西我熟啊!”
羅楊一笑,“哪兒能忘了你。”
羅栓立刻知道穩了,“謝楊哥。”
羅大石張着嘴想說什麼,羅楊卻先一步說道:“三叔,叔麼,這做豆腐不是個輕省活,而且還挺麻煩,我們家裡頭滿打滿算也就我、杏哥兒還有二弟能做,桂哥兒頂多打個下手,四弟要看着桑姐兒完全不得空,加上田地裡的活,還真施展不開。”
在羅大石全神貫注、周洋期待、羅栓了然的目光裡,羅楊繼續說:“所以我今天來就是想跟你們商議商議,看我們一塊做這個營生成不成。”
羅栓直接說:“成,哪有不成的!”
周洋很心動,恨不得當場答應下來,但還是看向羅大石,聽他的答複。
羅大石先瞪了羅栓一眼,可羅栓絲毫不怕。羅大石隻能對羅楊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缺人手,說一聲就是了,我們怎麼也得幫襯一把。”
這話說的委婉中聽,羅楊也知道這是羅大石的真心話。他高興,又商議着說:“我是這麼想的,方子算我們的,需要用到的東西我們兩家一塊出,之後不夠了再去買。至于最後掙的銀錢,除去花用掉的本錢,餘下的利我們占六成,三叔你們拿四成。成不成?”
“太多了!”羅大石直接說:“方子是你們的,你們理應占大頭,我們拿兩成都是多的。”
周洋也說:“是啊,沒方子我們想破腦袋也不會做豆腐,方子才是最重要的,你們該多拿。”
這推拒在意料之中,羅楊面色不變,“三叔剛剛還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方子雖然是我們的,可你們也出了力,該拿就拿。”
羅大石很堅定,“那也不成!”
羅楊正欲再勸。
羅栓卻先問:“楊哥,這事你跟秋哥商議過了吧?這方子真要說那可是秋哥的。”
“商議過了。”羅楊笑道:“他也同意的。”
羅栓不說話了,開始沉思。
周洋嘀咕,“可四成真的太多了,我聽着都心慌。”
羅楊說:“多聽聽就适應了。”
銀錢誰能不愛?現在有人要多給自己錢,羅大石哪兒能不心動。可這個人是自己親侄子,方子還是人家夫郎的,羅大石實在舍不下老臉去占小輩的便宜。四成他說什麼也不答應,不然百年後他沒臉去見自己的親兄弟。
推拒半天,雙方各退一步,最後談成了三七分。羅大石他們拿三成利潤,羅楊他們拿七成。
出于信任,也為了不傷親戚情分,所以這事是口頭約定,沒簽任何契書的定下了。
羅大石周洋羅栓他們都很着急賺錢,恨不得立刻就學了把營生做起來。但不成,因為說再多都是空的,最好的法子就是帶着做兩遍,到時候才是真真切切的會了。
然而豆子還沒泡,家夥什也還缺。尤其他們要做豆腐去賣,那數量定然不小,怎麼也得做個大的豆腐箱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