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又重新研究着做了幾鍋豆腐,可算是摸到了大緻的竅門,點出來的豆腐不酸了,壓出來不會太松散也不會太闆硬,不多不少剛剛好。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羅楊做的豆腐箱過于将就,四周也沒磨平,以至于豆腐的外觀并不是很好看。
不過,問題不大。
隻要做出來的豆腐好,一個合适的豆腐箱并不成問題,大不了去找木匠做一個!
羅楊将後邊兩次做的不錯的豆腐單獨拿出來,用刀把周圍凹凸不平的部分切掉,使其變成四四方方的一塊,然後才用碗裝上,這是要送去給大爺爺家和三叔家的。
羅楊昨晚跟秋杏商議過了,這豆腐做起來其實并不容易,光是磨漿就是個辛苦活,更遑論之後一系列麻煩的事。而家裡還有田地裡的活計要忙,他們要是再添賣豆腐的營生,那定然忙不過來,所以他們想找人來入夥。至于人選,那也不難挑,不是大爺爺家就是三叔家。
最後兩人一緻選了三叔羅大石家。
原因倒也不複雜,有兩則。一是論起血緣關系,三叔家自然比大爺爺家要更親一些;二是三叔家比大爺爺家日子要過得艱難幾分,如今三叔腿又傷了,正是用錢的時候,之前沒法子也就罷了,如今既然有了選擇,那怎麼也得幫襯幫襯。
至于舅舅家,一是兩村到底隔了些距離,來回不方便;二是舅家隻有舅舅一個勞力,他來做豆腐了,那舅娘何立何草他們怎麼辦呢?不合适。
以後要有合适的,再拉上他們吧。
眼下,羅楊将裝了兩塊豆腐的碗拿給秋杏,叫他給大爺爺們送去。至于剩下的兩塊豆腐,他要送到三叔家去。
夫夫倆每人挎了一隻籃子,路上,羅楊跟秋杏說:“要做豆腐賣的事也别瞞着大爺爺他們,把話都說清楚,他們想必也理解……”
說到這,羅楊一頓,又說:“要不還是我去吧,你去三叔家。”
“這有什麼?”秋杏一笑,“大爺爺大奶奶他們又不是那種不明事理的,我去就成了。”
羅楊轉念一想也是,他聽他爹講過,他們羅家當初能在下河村安定下來,大爺爺功不可沒。要沒點腦筋,怕也不會想到将羅木送去讀書。
“那成,你去吧。”
“好。”
兩人分岔,羅楊一路無阻的到了羅大石家。隻是腳才跨進院子,就聽羅栓喊道:“不成就不成,再看就是了!”
羅楊心下一凝,出事了?
他快步進去,揚聲問:“栓子,出什麼事了?”
正在屋裡生氣的羅大石周洋一聽面色變了變,趕緊收起那副不快的神情。
羅栓已經迎了出來,“楊哥,你來了,手裡拿的是?”
“兩塊豆腐。”羅楊看着這不對的氣氛,又問:“三叔,叔麼,這是怎麼了?出什麼事了?”
羅大石沒答。
周洋歎了口氣。
羅楊心裡一突,眼神不由得落在羅大石的腿上,緊張發問:“不會是三叔的腿有什麼問題吧?大夫不是說……”
周洋趕緊說:“沒有沒有,他的腿好着呢。”
羅楊更不解了,“那這是……”
“楊哥,你别猜了,是我的親事沒成罷了。”羅栓直接道。
羅楊:“?”
羅楊知道相看的事,眼下看看欲言又止的周洋,又看看低着頭不吭聲的羅大石,轉而看向羅栓,到底是問了,“怎麼回事?”
羅栓坦然說:“之前我爹他們不是給我看了一戶人家嗎,本來都相看了,媒人也悄悄跟我小爹說能成,結果剛遞了話來,說是對方沒答應。”
羅楊心下有些猜測,“這……”
羅栓面色平靜,像是不在意,“可能就是沒瞧上我吧。”
羅楊瞥見羅大石閉了閉眼,周洋眼睛裡則有淚珠湧動,不過他們誰也沒說什麼。如此,羅楊心底就大緻有數了,内情怕是不那般簡單。不過某些猜測可以有,但話卻不能說出來。
氣氛一時難言,羅楊腹中話語轉了幾遍,溫聲安撫了幾句,“那說明緣分未到,彼此都不是對方的良緣,栓子年紀也不大,再相看就是了。”
羅栓笑道:“我就是這麼想的,十六七結親的多了去了,十七八結親的也不是沒有,我又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