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楊很是贊同,“良緣不怕等。”
“正是。”羅栓語氣輕松,“就像楊哥和秋哥,成親雖晚了點,可夫夫倆心往一處想,勁朝一塊使,那才是過日子呢。”
羅楊自是高興,“你也會有的。”
羅栓不客氣的應下,“那是。”
堂兄弟倆一唱一和,愣是把原先那點凝滞給攪沒了。羅大石和周洋也知道兩人是說給他們聽的,心中到底寬慰了幾分。
最後,羅大石先說:“算了,這樁親事不成就不成吧,以後再相看個好的。”
羅栓一疊聲應下。
周洋輕歎口氣,倒也不再想了。他打起精神來,目光落在羅楊帶來的籃子上,問:“楊小子,你們今早進縣城去了?”
聞言,羅楊知道重要事來了,答話說:“沒有。”
周洋也沒多想,隻是疑惑,“那這豆腐?”
羅楊下意識的掃掃周圍,沒看到羅柱和羅椿,也不知道是他們自己出去做什麼了還是被羅大石周洋特地打發出去了,畢竟他們還小,結親的事要避着些。
眼下,羅楊就說:“是我和杏哥兒做的。”
周洋一時沒反應過來,“你們做的?”
羅楊點頭,“嗯,我們自己做的。”
羅大石也呆住。
反倒是羅栓反應最快,他急忙問:“楊哥,這豆腐是你們自己做的?”
羅楊再次點頭,“對。”
羅栓:“!!!”
反應過來的羅大石和周洋:“!!!”
父子三人齊齊震驚。
羅大石哪裡還顧得上心裡那點自責不舒坦啊,忙問羅楊,“怎麼回事?”
羅楊道出昨晚和秋杏商議好的說辭,“杏哥兒他們村原來有會做豆腐的人家,隻是方子緊要,旁人也不知道。杏哥兒有一回無意撞見一點兒,隻是同在一個村,去琢磨着做豆腐也不大好,像是故意偷學一般,壞了名聲不說還影響兩家情義,所以杏哥兒就一直當做不知道。現在他與我成了親,跟那戶人家也隔得遠了,看着家裡日子難過,就想過好一些,便又想起了那個豆腐方子來。不過因為當初他也就是無意間看到一眼,實則好些都不知道,琢磨嘗試至今,可算是做出來了。”
這故事編的似模似樣,反正羅大石周洋和羅栓都聽入迷了,等羅楊講完,他們也沒懷疑。畢竟秋杏是從别的地方買來的,親人又不在這,誰也不知道他究竟會些什麼。
至于為什麼沒早拿出來……
都說了一直在試着做,隻是之前沒成罷了!
一切都很合理,完全沒有問題。
周洋誇道:“沒想到杏哥兒還有這手藝呢,還叫他做成了!”
羅楊就說:“可不是嘛,還是昨晚上碰巧發現的……”
當即,羅楊就将昨天晚上秋杏是如何不小心将酸湯碰倒倒進了燒着的豆漿鍋裡,之後又如何嘗試着去試吃豆花包豆腐的,連今天一早上的一遍遍試錯都沒落下。
這些說辭,也是昨晚躺在床上,羅楊和秋杏一點點商議着編的。半真半假,倒也似模似樣,能唬一唬不知真相的人。
羅栓高興的說:“這還真是運道,不然怎麼能那麼湊巧在秋哥試做豆腐的時候碰倒酸湯,撞破了這做豆腐的關竅!”
羅楊點頭,“真是杏哥兒運氣好,才叫我們得了這麼一個方子。”
“祖宗保佑啊!”羅大石念了一句,又問:“那你們現在是怎麼個章程?有想過沒有?”
羅楊當然有想過,這也是他今天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