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弟子入門三個月後,将會有一次入門考核,隻有通過考核的弟子才能留下來,這是乘雲宗百餘年來的規矩。
剛好,距離黎漸帶宣朗入門正好三個月。
這三個月裡,黎漸時時守在宣朗身邊照顧着,生怕他再被哪個不長眼的欺負,壞了他攻略小仙君的大事。
宣朗想成為劍修,黎漸就把自己珍藏的所有劍譜都送給他。
宣朗晚上勤奮練劍,黎漸就在旁邊陪着。
宣朗同其他弟子比試時不甚被劃傷,黎漸不僅送藥,還親自給他塗,可謂是無微不至,差點連他自己都感動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值得慶賀的是,小仙君對他的好感度也在一日一日的上升。
黎漸每天數着時日,掐算着系統給他的任務,隻要宣朗順利通過考核,那麼就離他即将功成身退不遠了。
入門考核那日,一大早天剛蒙蒙亮,弟子們就在邀月台上候着,新弟子入門三個月,這是他們第一次有機會親眼見到乘雲宗掌門的面。
邀月台上,掌門高座首位,左右兩邊的位置上,孟長老和黎漸各立一側,其他幾位長老偏居其後,還有難得一見的左川長老也親自到場觀看。
黎漸落座時,餘光瞥見身後的左川,似乎是察覺到他的視線,對方也偏頭看他,隻一眼,視線便又重新回到台下的弟子中。
乘雲宗每二十年廣開山門,招收一批新弟子入門,這次又恰好遇上浔陽城祭禮,多收了三名弟子入門,所以連帶着考核的場面也大了不少。
新弟子入門考核是宗門大事,掌門親自坐鎮,諸位長老皆出山考核。若是有天資奇絕的弟子出現,便會有長老站出來将其收入門下,成為親傳弟子。
親傳弟子由各峰長老親自教授,其身份地位僅次于掌教弟子,但多年來各峰長老專心修行,閉關不出,也甚少會出現親授弟子。
掌教弟子中,唯有段青黛一人是掌門親傳。
雖機會渺茫,但這也是普通弟子一步入門的最佳機會。
這次入門的弟子有十多個,大多是各世家送來曆練。十幾個少年人齊刷刷站了兩排,宣朗和宋執淵、齊竟遙三人來得最晚,自然也得站到最後面。
黎漸坐在席位上,遠遠望着,人群的最後,宣朗低垂的腦袋時不時擡起,在觸碰到他的視線後,又迅速低下。
宣朗應該是詫異他會出現的。
昨夜在霧玉崖上最後一次練劍時,宣朗曾問他,明日的入門考核他會不會來看。
少年人滿懷期待的目光凝視着他,漆黑的月色下,似乎有熒光在閃。
但黎漸給他的回答是:“不會。”
果不其然,得到否定的回答後,少年閃爍的眉眼低垂,輕輕眨了一下眼睛,面上強撐着沒有任何反應,但眼神裡滿是說不出的失望。
他希望黎漸去。
這是宣朗入門後第一次參加考核,他想在黎漸面前好好表現,也想讓大家知道,黎漸選他沒有錯。
少年人沒說話,不知道該怎麼跟他開口,黎漸看了眼對方的神情,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因為我知道,你一定能通過考核,今日之後,你會正式成為乘雲宗的弟子。”
“仙長信我?”宣朗微微擡眼。
“當然。”黎漸說道,“我不信你,還能信誰?”
被黎漸誠懇得不能再誠懇的眼神包圍,宣朗心口不經意地跳了一下。
乘雲宗的入門考核并不難,他知道自己一定能通過,所以本想随便混過去就算了。可黎漸說信他,他就想努力做到最好,不讓黎漸失望。
宣朗又禁不住擡頭看一眼,視線越過衆人,看向穩坐高台上的黎漸,目光帶着驚喜和詫異。
黎漸也看回去,打量着對方的神色,嘴角微微上揚。
果然啊,人還是得有驚喜才行,效果顯著!
入門考核前,段青黛要先跟弟子們講講規矩,這一套說辭每回都要來一遍,但黎漸是第一次聽,聽的比旁人都要認真。
他正想着段青黛說的那個秘境是什麼樣的來着,入門級的難度,應該沒什麼危險的時候,身側一直沒有反應的左川緩緩開口。
說道:“聽聞前些日子,黎長老将青山劍贈給了一個新弟子?”
聽他提到自己的名字,黎漸恍然回神,下意識的偏頭看去,就見左川的視線落在自己身上,打量似的,眼神裡帶着一絲冷淡的笑意。
像是在嘲諷。
黎漸想着,自己似乎跟這位傳說中的左川長老并沒有什麼交集,記憶裡他在乘雲宗時,左川已經閉關多年了,加之這些年黎漸也不常在門内走動,隻偶爾露個面,所以他們幾乎連面都沒見過。
該不是為了上次責罰宋子陽的事吧?
黎漸心下有了打量,便也淡淡地應聲:“是啊,怎麼了?”
左川說:“人人都說,黎長老雖不是劍修,卻是個劍癡,尤其熱衷收集名劍,霧玉崖的寶庫裡收藏着數不盡的天下珍品,連掌門都不曾見識過,不想黎長老竟舍得将自己的珍藏贈給一個無名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