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薇決定這件事情要自己來做。
秋高氣爽,長安的街道上人聲鼎沸,車馬如梭。徐知薇步履穩健地走向戶部航道司的大門,心中雖然波瀾起伏,卻依然保持着外表的鎮定。
幾天來,徐知薇不斷整理和完善“共榮彙”的資料,确保每一項都符合戶部的規定。投資人的完整資料、貨物來源,以及對航道的管理和安全承諾,都已經按要求準備齊全。在昨日的傍晚,木夫人安排人給她遞來一張紙條,上面隻寫了一個名字——
“明日,李昱。”
李昱是戶部航道司副都侍郎的名字,這段日子裡,徐知薇已經對戶部主要官員的信息了然于胸,考慮哪一位是她取得通行證的突破點。她曾經的選擇,也是李昱。
李侍郎是三十年前的榜眼,文章出衆。但因為驽直不懂變通,宦海浮沉多年,始終未得重用。徐知薇會将這樣一名老古董作為自己的目标,因為她笃信這樣的人才可能不受秦王的影響去相對公正的處理通行證問題,而木夫人為何也将李昱作為突破口?
徐知薇自然毫不猶豫的在今日來到航道司,盡管她已準備周全,心中依然有一絲不安。畢竟,商會的申請不隻涉及商業問題,更牽扯到權力與利益。如何在戶部這樣的龐大官僚體系中突破重重阻力,徐知薇早已心生計策——她的訴求是辦理通行證,那麼戶部的訴求是什麼?
徐知薇進入航道司時,整個大堂充斥着忙碌的氣氛,官員們來來往往,手中捧着厚厚的文件,緊張而有序。憑借沈卿言送給她的沈天德的信物,她被引導到一間會客室,屋内坐着幾位官員,正低聲讨論着商道上的事務。坐在主位的是副都侍郎李昱,一個年約六旬的官員,面容嚴肅,眼神銳利,看似不易接近。
“徐五姑娘,來此申請商船通行證?”李昱掃了一眼她,語氣平淡,卻帶着一絲審視。
徐知薇微微施禮:“正是,李大人。今日前來,懇請戶部為‘共榮彙’商會申請商船的通行證。商會已在長安城内逐步展開,如果能夠通過貴部的審核,将有助于促進商道的繁榮。”
李昱的目光透過徐知薇,似乎在評估她的底細:“‘共榮彙’商會雖然名義上成立,但你所提出的商船通行證,恐怕不容易通過。自從戶部設置通行證,一直為單一商戶發放,‘共榮彙’成員魚龍混雜,如何具備足夠的能力與責任?”
徐知薇知道,戶部所指的“責任”不僅僅是商會的能力問題,更多的是關于稅收和航道管理的問題。她輕聲答道:“李大人,為确保商道的秩序與安全,‘共榮彙’已經制定了詳盡的資金管理與資源調配機制。商會旗下的每一艘商船都将嚴格遵守朝廷的稅務規定,所有貨物将由專門人員備案,接受監管。”
她停頓了一下,直視看向李昱:“商會不僅能夠為長安城的商道帶來繁榮,更能夠通過透明的資金池與市場拓展機制,協助戶部做好對商戶的監督和管控,畢竟這些商品中還有有商會的利益。如果貴部能夠批準商船通行證,民女定會定期向戶部彙報商會的财務狀況,确保每一筆交易都公正透明,接受朝廷的監管。”
話音落下,徐知薇靜靜等待李昱的反應,心中默默思索着下一步的對策。李昱的目光沒有從她的臉上移開,似乎在深思她所說的話,半晌,他微微皺眉,拿起桌上的文書,翻看了幾頁。
“‘共榮彙’商會的确具備了一些優勢。”李昱語氣平淡,卻透着一絲審慎,“然而,商道上的利益關系錯綜複雜,若依照你所說,商會的資金池和資源共享機制的确能緩解不少商道上的困境。但我依舊無法忽視其中的隐患,商會旗下的商船若随意放行,如何确保不出現擾亂市場的局面?而且,商會成員的素質良莠不齊,如何保證貨物的安全與交易的公正?”
徐知薇早已預料到李昱會有這樣的顧慮,恭敬回應:“李大人,商會的成員雖多,但我們已經制定了嚴格的審核标準,所有商船和商戶都需要通過商會的嚴格審核,确保其信譽和業務的合法性。同時,商會每月将定期組織檢查,确保每一筆交易都符合大夏政令要求,并通過專門的财務人員管理,确保商會的資金流動清晰、透明。”
她緩緩地放下手中的文件,目光堅定:“李大人希望戶部未來面對諸多的小商人,還是願意面對民女這樣好歹忝列官家,世代都盡忠于朝廷的人?”
李昱沉默片刻,随手接過一名青衣小官送來的信紙,随即眉頭微蹙,他快速浏覽了一遍,目光轉向徐知薇,眼中透出幾分複雜:“徐姑娘,你說得有道理。根據你所提供的文件,‘共榮彙’的确具備一定的操作空間。”
他頓了頓,放下手中的信紙:“但事關商道安全,本官不能輕易做決定。”他擡起頭,突然微微一笑:“不過,既然你們願意配合,我便将此事交由下屬進一步審查。若一切無誤,通行證的手續便可辦理。”
徐知薇松了一口氣,感激地低頭行禮:“多謝李大人的寬容與支持。”
李昱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暗光:“若‘共榮彙’能夠真如你所言,為商道帶來秩序與秩序,便是大有可為。你們若能夠持續做到這一點,戶部自然會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