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平楚向來萬事不求人,可這件事他自己做不到了。他知道駱明河一心隻把程玉樓當私生子,待小樓比起嫡親的兄弟肯定很差。
“我就這麼一個要求,他前半生很苦,是我的錯,好在苦盡甘來,我以為能照顧他一輩子,所以也不置妻室。”
腸子絞痛,霍平楚雙拳緊握青筋暴起,合上雙眸,眉心已經擰成了川字。
“兄長……對你很重要?”駱明河驚惶道,“我還以為你們……”
駱明河還以為,兄長迫不及待認祖歸宗,于霍平楚羞憤事之,怎的看起來,和預料的不一樣?
“事已至此,我對不起兄弟們,然而最對不起的是小樓。”霍平楚腔子裡湧出血來,這毒藥稀奇,紊亂了他的五髒六腑,像要把他搗碎,和軀體内的内力對抗,再這麼放任下去,就是爆體而亡。
“阿楚!”
循着撕心裂肺的叫喚,駱明河終于看到了此前傳聞中的兄長。那人白衣翩跹,眉心朱砂,頭發散在腦後,平素的飄逸出塵盡數化作驚愕,并在霍平楚搖搖欲墜之時,将對方攬在自己臂彎裡。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盧蕤倚在門口,四肢無力,難以站穩,得虧武淮沙在一旁扶着才能勉強支撐。
盧蕤此刻隻覺得自己像是三魂七魄被抽走了似的,渾身輕飄飄沒力氣。他被武淮沙架着胳膊,良久從程玉樓的哭聲中回過神來,“楓……楓橋是不是還在山上?”
武淮沙也反應過來,“我操,盧孔目,我咋把他忘了!”
想起許楓橋待自己的好,盧蕤終是忍不住,一口赤血吐出,顫顫巍巍自口袋裡拿出枚解毒的藥丸,那是許元晖贈給他的。
“玉樓……這個或許有用處。”
武淮沙把藥丸遞過去,他一個沒愣神,坐着門檻,差點暈過去。這時駱明河問道:“盧孔目?你幫助匪寇,是要與駱家作對,與官府作對?”
“誰是匪寇,君侯不明白麼?”
駱明河目露兇光,從未有人對自己說這種話。他的手按在腰間的“惠風”上,仿佛下一刻就能出鞘,将面前口出妄言的人砍為肉泥。
“駱君侯。”程玉樓喂完藥,懷裡是氣若遊絲的霍平楚,“是不是所有妨礙到你們駱家的人,你都會除掉?”
“兄長……”駱明河臉上嚴霜化去,逡巡猶疑,他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父親當年寬容大度,不僅沒和霍慶割袍斷義,還給霍家錢糧,這已經犯了大忌。
父親精明一世,怎麼可能做出這等自絕後路的事?如果父親做錯了,那就由他來把敗局挽回,駱家的功業,無人可以置喙!
“那連我也殺了吧。兄弟反目,抛妻棄子,現在,再加上一個‘殺子’,成全你們駱家的名聲!”程玉樓說着,一把握住駱明河的手腕,拼命往外拽着“惠風”。
駱明河反應及時,任程玉樓怎麼拽都拽不出來。
“你不能死。”駱明河冷冷道,“我不能殺兄,父親也不能殺子。你是駱家人,自今日起,就和我一起回長安,改名易姓。”
“滾。”程玉樓目光陰鸷,“你駱家的族譜,誰愛進誰進,我怕髒了我的名字。”
難相見,易相别,又是玉樓花似雪。
程玉樓讓霍平楚的胳膊橫在自己的脖頸後,伸手攬住腰,艱難地往前拖着。
人在極度悲傷的時候,往往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李汀鶴目睹一切,歎息之餘搖了搖頭,帶着程霍二人去官署暫作歇腳。駱公懷義,本想帶私生子回家,但去日苦多,怎會想不到,歸家之喜要遠遠不如抛棄之恨呢?
即便如此,還是選擇留下麼?
程玉樓癡,駱公也是癡人。
盧蕤半晌才能挪動步子,武淮沙關心他,“盧孔目,怎麼樣,是不是因為沒吃飯?要不我去給你做點兒……”
“我們得去霍家寨。”盧蕤扶着柱子起身,一個踉跄,“還有,武正,拜托你幫我準備紙筆。”
“這關頭要紙筆做什麼?”
方才趙崇約将一切和盤托出,盧蕤抓住了燕王的一個緻命漏洞。
陸修羽想利用仇恨逼袁許二人同時死在叱羅歸沙所率領的叱羅部手中,卻忽略了兩個變數。
一個是許元晖和段聞野,這兩個人已經去遊說烈雲郡主,哪怕不成,也會盡力以朝廷之節壓制陸修羽,那樣一來,陸修羽就是反抗朝廷。
第二個,便是悠悠之口。
胡漢本就有深仇大恨,叱羅歸沙内附是真,可有誰能保證叱羅部不會背叛?而且百姓總是願意相信同屬于漢人的許楓橋,如果燕王為了殺漢人任用胡人,在輿論上就站不住腳。
鑒懸日月,辭富山海。百齡影徂,千載心在。盧蕤别的不會,操觚千言,檄文或奏表,寫得凄然淚下,輕輕松松。
武淮沙照做,備好馬車和紙筆,和盧蕤一起往霍家寨出發。
盧蕤暈開筆墨,呵着熱氣。他一邊咳嗽,一邊顫抖着寫字。
……
為幽州百姓上燕王疏
臣蕤,本範陽白衣,罪臣之身,曲江一案,抱憾終身。有幸為刀筆小吏,不敢不事事躬親以效犬馬之力。
刺史府押衙許楓橋者,本神武軍之孑遺,忠臣義士,西徇漠北,智勇莫逮。及莫氏殒,其人侍衛府衙,勤謹奉公,忠勇體國,甘為佐貳,助某成事。
幽州百姓何其難哉!觀其地勢,為形勝之會,北有燕山天險以拒漠北,東西襟帶以制虎狼,向南之桑幹川,盡為膏沃原野,無險可阻。
押衙許帥,将兵多年,深谙其性。然仇恨起于舊役,叱羅部戕害其父。昔桓溫報父仇,衆人以為英武,可見君子報仇,血債血償,人之常情,豈可苛責?
漠北諸族,忽降忽叛,若為叱羅氏而诘責許帥,豈非助長其人之志氣而滅華夏之英華乎!許帥孤軍,深入腹地,叱羅胡族,反複無常,若為一反複小人而傷忠義之士,臣竊為殿下不值!
戰事忽起,烽火彌天。公道在心,日月可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