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門口,溫念駐足回首,回望這個她曾待了整整三年的地方。
她曾在這裡學習,生活,這裡承載了她少女時代全部的喜怒哀樂。
她也曾在這裡喜歡一個人,有幸陪他走過人生的一段路。
那是很美好的一段時光。
哪怕最後結局不那麼好,卻已經是她漫長人生裡最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她真的,很舍不得南中。
也舍不得在這裡發生過的一切。
可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所有的青春最後都會曲終人散,再不舍,這段路都已經走到終點。
每個人都隻能繼續往前走。
站在原地看了很久很久,溫念緩緩轉過身,離開。
沿着道路走出一截,馬路的斜對面,卻忽然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
不知什麼時候,那道身影開始一點一點褪去了少年的青澀,漸漸染上一股成熟的味道,變得愈發高大挺拔。
可又好像什麼都沒變。
還是手插在口袋裡,就那麼懶散的,慢慢的在走着。
好巧啊,陳知衍。
有那麼一個瞬間,溫念想過就這麼走到他身側,如同從前一樣,熟稔的跟他打聲招呼的。
可終究,她還是沒有走上前去。
沒有意義了。
他們之間的故事已經畫上句點。
她早已不該再闖入他的生活。
就這麼安靜的陪他走完最後這一截,就足夠了。
溫念沒再往前一步,隻跟他保持着這樣的距離,不緊不慢的跟在他身後,走完了這段路。
這實在是一段太短的路。
短到她還未做好分别的準備,就已經走到岔路口。
他們并不同路,岔路口,一個向左轉,一個向右轉。
隻是剛走出幾步,溫念就忍不住停下腳步,回了頭。
陳知衍沒有回頭。
他從來不回頭。
他們認識三年,每次分别,都是她目送他遠去。
這次也一樣,溫念靜靜的看着他一步一步走遠,離開她的世界,消失在洶湧的人潮,再看不見。
她終于肯轉過身走向自己該去的方向。
彼時正午的陽光正好,街上人流如織,喧鬧嘈雜。
某個店門口音響裡放着歌。
-我隻是一個過客。
-從你的世界路過。
……
溫念走出一截,站在人潮洶湧的大街,倏然就淚如雨下。
還未分别,她就已經開始想念。
可不管她有多想念,此後漫漫人生,她和陳知衍,都不會再見了。
他們的故事在這個夏天落下帷幕,再不能重啟。
-
其實後來溫念還見過陳知衍兩次。
一次是在電視上。
那是一則有關陳知衍和許映的采訪。
大概拍攝于高考結束那天。
鏡頭裡,兩人并肩從考點中走出,記者将兩人攔下,問起兩人對于這次高考的感受。
少年少女輕描淡寫的啟唇,語氣如出一轍的意氣奮發。
隔着屏幕,都能察覺那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張揚。
記者笑起來,又打趣問起兩人對于以後有什麼規劃。
兩人幾乎是沒有遲疑的,異口同聲落下同一個學校。
記者隐約意識到什麼,最後問起兩人關系。
兩人卻隻是相視一笑,什麼都沒說。
可傍晚的夕陽下,少女無聲的臉紅早已勝過一切。
那隻是一段有些模糊的片段,甚至泛着黃,連人臉都來回晃動。
可哪怕這樣,都叫人為之豔羨。
太美好了。
也太浪漫了。
這樣旗鼓相當勢均力敵的愛情,就像是無數青春電影的橋段。
大概再過很多年,都會是一段不會褪色的佳話。
當時溫念正吃着飯,一低頭,就有眼淚砸進米飯裡。
事後想起來,她隻記得,那天的米飯特别苦,從舌尖一直苦到心尖。
還有一次是在理實班和文實班聚會的那晚。
說來也巧,理實班和文實班竟同時定了那天辦謝師宴。
不過當時溫念已經在兼職,為即将而來的大學生活賺取學費和生活費。
兼職結束的時間挺晚,當天溫念過去的時候,謝師宴已經散場。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從店裡走出來,都多少有些醉酒,沒人注意到她。
溫念還在躊躇要不要上前,就看到隊伍的最後,陳知衍和許映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