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羅以嬌的鄉下日常生活 > 第1章 羅以嬌她不一樣了

第1章 羅以嬌她不一樣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1983年,渠縣。

住在器件廠家屬院三樓的羅家一直是鄰居們稱贊的人家。

羅永民跟梁蘭蘭出生在農村,早年趕上了時候留在縣裡,現在一個是器件廠車間的小組長,一個在紡織廠當幹事,兩口子都是能吃苦耐勞的人,從農村走出來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組建了家庭,還生養了四個子女。

八十年代的工人崗位是鐵飯碗、香饽饽,有城鎮戶口的人都擠破了腦袋想占一個位置,吃上商品糧,羅永民跟梁蘭蘭還能在這千軍萬馬裡頭殺出頭,混個“小領導”位置,成為兩家這幾代人中最有出息的,按羅、梁兩家暗地裡說的,這是“光宗耀祖”了。

羅永民跟梁蘭蘭生的大兒子羅衛星早些年下鄉,開放高考那年雖然沒考上大學,但羅永民跟梁蘭蘭花光了積蓄,把人給安排進了玻璃廠,立馬娶了技術工人的女兒,借着老丈人的光從臨時工轉成了正式工。

二女兒羅靜芳初中畢業後在電影院賣票,羅靜芳生得好,又會打扮,往電影院門口一站,就有人願意買票進場,光是家屬院裡就有好幾家想跟羅家結親的,現在正在談婚論嫁。

三女兒羅以嬌考上省裡的中專,今年剛畢業,正等着分配工作。

至于老四羅傑還小,才十四歲,正在縣裡上初中。

羅家人從上到下個個都有一個正式崗位,連個吃閑飯的“拖油瓶”都沒有,家中和和氣氣,沒有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實在叫人羨慕。

自77年恢複高考後,下鄉的知青們陸續返城,城裡的工作崗位就更緊張了,為了争搶一個工作,父母姊妹們鬧得面紅耳赤。

就他們器件廠家屬院都不知道吵過多少回,大家都習以為常了。

隻有羅家是一個異類。

傍晚,羅永民跟梁蘭蘭回了家屬院。器件廠和紡織廠離得不遠,這幾十年來無論風風雨雨,兩口子總是攜手回家,誰先下班就先等一等,有商有量,在鄰裡和工人同志們眼裡,這也是羅永民跟梁蘭蘭兩口子感情深厚的證據。

器件廠家屬院從老屬院搬過來的,如今住的是筒子樓,才建好不到五年,在整個渠縣都是數一數二的氣派。

什麼是筒子樓呢?其實就是一條長廊竄連着許多個房間,因為長廊兩端通風,形狀像筒子,所以筒子樓就叫開了。

在别的地方還住着土牆、石牆房子,器件廠的家屬院已經住上了磚瓦樓房,用上了自來水,踩着幹淨平坦的水泥地面了。

家屬院建好那天,整個縣裡廠子的領導們都受邀過來參觀了。

面容和煦的跟院裡的鄰裡們打過招呼,上了三樓,兩口子開門進了右邊第三間屋,門一關,梁蘭蘭挂着的笑收了收,朝屋裡房門緊閉的一間房看了眼,跟羅永民說道:“王大蘭同志已經答應了。”

羅家有三間房,分到的這房子已經是家屬院的大房子了,早幾年羅永民跟梁蘭蘭級别低,分到的房子更小,這還是羅永民成為小組長後,鑒于他的資曆和貢獻才分給他的。

但羅家人多,三間房住得也勉強,大兒子羅衛星跟妻子趙萍帶着四歲的兒子住一間房,兩個女兒大了也要住一間房,小兒子現在還是跟他們兩口子住一間房,羅永民用隔斷隔了個小間出來,倒也勉強湊合。

羅永民知道妻子辦事能力,點頭同意:“你看着辦。”

王大蘭同志是一個媒人。

樣樣工作都是為人民服務,剪頭的有男同志、女同志,做媒人的自然也能叫上一聲同志的。

二女兒羅靜芳已經在談婚論嫁了,這一回請媒人王大蘭同志說的是三女兒羅以嬌。

羅以嬌排行老三,上沒有大哥羅文海得爸媽看重,又不如二姐羅靜芳嘴甜,最常被街坊鄰裡誇的優點就是:勤快、話少。按梁蘭蘭的話說就是悶葫蘆,一棍子打不出個屁來。

好在人老實。

羅以嬌以前老實巴交,從來沒讓他們當父母的操心,上個月畢業後剛從省裡回來,原本是專心在家裡等着分配工作的。

羅家在省城沒有什麼人脈,羅永民還是托認識多年的老友多方打聽才确定,羅以嬌被分配在他們渠縣某個廠子裡了。

羅以嬌在家裡老實巴交,去了學校也同樣老實巴交的,在學校裡不争強好勝,不出風頭,好工作自然落不到她頭上,被分配到廠子裡也正常,梁永民兩口子也沒奢望羅以嬌能分到個好工作。

現在工作這樣緊張,能有一個已經不錯了。

隻是上周羅以嬌突然鬧了起來,說什麼也不願意去廠子,還說她要躺平、要混吃等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