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放寒假了,歡歡喜喜的期盼着過年,能吃上好吃的,穿上新衣,這是一年中最期盼的日子,忙碌一年,家長們在這個時候也會比較大方,不會過于計較價格,可謂是幾代人難得達成平衡的時候。
大伯家的堂姐羅紅帶着孩子回家住了幾天,羅以嬌去看了眼就回來了。
回渠縣前一天,羅以嬌去了菜地一趟,把地裡所有吃的菜都拔了,裝了兩個大袋,一早拖着回了城裡。
這就是她準備送給羅靜芳這個當姐的賀禮了。
親手種的菜,這份心意真心難得。
她也沒委屈自己,讓劉鵬幾個幫她帶到鎮上,弄上車,舒舒服服的坐車回了縣裡。
車上人不多,路上一直有人走走停停,真到渠縣地界了,反倒沒幾個人了,車到了站,售票員幫着把兩大袋裝下車,羅以嬌甩了甩頭發,準備提着潇灑的出站台,手上一動,一時半會竟然沒提動。
大意了...
她這一路舒舒服服的過來,從村裡到鎮上,上車有人代手,下車有人代手,還以為挺輕松,輪到自己了發現完全不是這回事。
這菜還挺重哈。
拖着這兩大袋出了站台,想象中的潇灑什麼的别提了,羅以嬌就當沒有幻想過這種事,累得她直喘氣,反正挺狼狽。
身邊不時有人走過,羅以嬌也沒在意,直到有人停了下來,似稀奇的說了聲:“喲,這兩大袋都是菜呢。”
羅以嬌沒理。
小學生都知道這是菜。
說話的嬸子又開口了:“小姑娘,你這菜真新鮮,賣嗎?”
賣嗎?
羅以嬌腦海中靈光閃過,擡頭看着利落打扮的婦女同志,眼睛一下亮了:“賣!”
有了這個開頭,羅以嬌開啟了在車站外賣菜的經曆。
城裡也是有新鮮菜的,但新鮮菜都是從外地運過來的,不說還有沒有那麼新鮮,就是種類也少得可憐,挑來挑去都是那老幾樣,不像羅以嬌這袋子裡裝的,什麼小青菜大青菜,白菜蘿蔔等應有盡有。
中老年婦女同志們眼尖,正是準備回家準備燒午飯的時候,一看這攤子,你一把我一把的給包圓了,羅以嬌也沒多要,就喊了個平常價格,然後就坐着收錢了。
賣菜生意真好啊。
怪不得從前老聽人說,在剛開始做小買賣的時候,就是賣烤紅薯都能發家緻富呢。
好在她還記得這些菜是給二姐羅靜芳帶的賀禮,最後每一樣菜留了一點,把錢往兜裡一抄,扛着袋子就走了。
潇灑果然是眷顧她的,這樣總算輕松了。
她是說用親手種的蔬菜當賀禮,但也沒說用多少親手種的蔬菜當賀禮不是?
一針一線那才是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