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後,随着中秋佳節的落幕,清冷寂靜的街道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熱鬧與喧嚣。
沈星黎坐在出租車裡,透過車窗,她觀察到外面的世界仿佛重新煥發了生機。
擁堵的高架橋上,車輛一輛挨着一輛,緩慢地向前蠕動。
她撐着臉耐心地等待着,耳邊傳來車輛發動機的低沉轟鳴聲,與周圍的喧嚣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獨特的城市交響曲。
靠在車窗邊,看着橋下的車流和匆匆而過的行人,思緒萬千。
原本寬敞的高架橋此刻變得擁堵不堪,車輛一輛接一輛,猶如一條蜿蜒曲折的長龍,緩慢地穿行在城市的脈絡之中。
她有些煩躁的看了看手機。
阿金:“師父,周一的例會,老大已經到了,你怎麼還沒到?”
此時,她隻好發了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包,“堵車中,幫我請會假,馬上到。
下了車,沈星黎一路狂奔,門衛處的姚大爺看見她,熱情的走了出來。
姚大爺:“星黎,來上班了。
她有些着急的苦笑不得的說道:“姚伯,快開門,我要遲到了”
姚大爺急忙按下手中的遙控按鈕,門吱呀呀的打開了,沈星黎顧不得停留,飛奔進工作室的大樓,口中還不忘客氣的感謝道:“姚伯,我先進去,下次給您帶茶葉。
姚建國看着匆匆忙忙的沈星黎,眼神中盡是寵溺,心下想着如果自己的女兒還活着也該這麼大了。
他的眼神有些濕潤,他歎了口氣,轉身走進了門衛亭。
當她風塵仆仆的趕到工作室内,随後拿起筆記本電腦後匆匆忙忙地趕到會議室,心中暗自慶幸沒有遲到。
急促的步伐在安靜的空間中回響,周圍的人群已經陸續落座,沈星黎小心翼翼地跨過擁擠的人群,眼神中流露出幾分歉意。
終于,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仿佛卸下了身上的重擔。
沈星黎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空氣中似乎都彌漫着緊張的氣息,她盡力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
她微微顫抖的手整理着手中散亂的文件,深吸了一口氣,在老闆的授意下走上前去,開始彙報上周的工作結果。
例會結束後,整理了一下她那被文件和報告堆滿的桌面,然後緩緩地走出了會議室。
回到工位上,她喝了口咖啡,咖啡的苦澀與奶香的醇厚交織在一起短暫的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旁的同事付雪看見她,走了過來。
“星黎,你之前訂購的那批天青泥到了,我幫你放進操作間了”
“好的,謝謝你,一會我去看看。”
随後起身換上了工作服,開始進入工作間内進行創作,這次與平時的創作不同,這一批訂單是紫砂壺,其他的同事制作好後,被甲方的專業人士嫌棄用的陶泥不是天青泥,浮光工作室為了維護自己在業内的優良口碑,無奈下隻好回爐重做。
她在心中默默歎了口氣,甲方的要求總是嚴苛,而天青泥的特性又極難掌握,稍有不慎,便會影響紫砂壺的品質。她深知自己肩負着工作室的聲譽,不能有絲毫懈怠。
走進工作間,她首先檢查了新到的天青泥。這種泥土細膩油潤,色澤青中帶藍,是制作紫砂壺的絕佳材料。她小心翼翼地将泥土放入攪拌機中,然後開始和泥。她的手法熟練,力度适中,不急不躁,仿佛在對待一位老朋友。
制作紫砂壺是一項需要耐心和細心的工藝。星黎先用木棒将泥料搗實,然後用刀片将泥料切成塊狀,再用手揉捏成均勻的泥團。
接下來,她開始制作壺身。
她用手指輕輕拍打泥團,使其形成一定的形狀,然後用工具修整邊緣,使其更加平滑。
制作紫砂壺的過程中,最考驗技藝的環節便是壺嘴和壺把的制作。
沈星黎在這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她巧妙地用泥條塑造出壺嘴和壺把,然後用刀片小心地修整,使其與壺身完美銜接。
經過幾天緊張的制作,她終于完成了這批紫砂壺的制作。
她将紫砂壺放置在晾曬架上,等待其自然幹燥。在這期間,她還要不時地檢查壺身是否有瑕疵,如有需要,她會及時進行修補。
“小林,幫我聯系那批買家,等紫砂壺幹燥後,就可以取走了。”
“好的,星黎姐。”
幹燥完成後,就要開始進行壺身的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