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生死
朝月殿内廳裡早已有幾人,易十三看過去,上首坐着甯王和朝月夫人,看甯王神态,哪有一絲“命不久矣”的樣子。
往下坐着一個健碩的中年男子和一個端莊的美婦人,衆人本在低聲說話,看見易十三進來,紛紛停下話語擡眼看向她。
易十三認出那美婦人正是李知節的母親,戶部尚書嫡長女,那旁邊坐着的應該就是李知節的父親,大将軍李瓊了。
京城傳言即将殒命的甯王全須全尾出現在這裡,已經讓人驚訝了,但是這兩人的出現就更加讓易十三疑惑。
易十三行了禮站在廳中,朝月夫人點點頭,卻并未看向她,而是對着李瓊夫婦說:
“這是易十三,她幼時曾遊曆烏國,對烏國地貌和習俗較為熟悉,而且她這些年為我打理江湖諸事,行事周全。”
李瓊點點頭,問:“武藝如何?”
“她幼時師從劍聖易無極,進莊後得流雲親授。”
李瓊放心的點點頭,沒再問話。
易無極?瞎眼師父的名字?劍聖?瞎眼師父這麼厲害?易十三模模糊糊想起小時候,牽着自己買糖葫蘆的瞎眼師父。
聽到這些,甯王挑起眉:“你師父是易無極?”
易十三點頭:“應該是吧……他确實姓易,擅劍術。”
“他人呢?”
易十三不知道甯王為何問起這些,但還是實話實說:“十年前就死了,醫館郎中說是積郁成疾相思而死。”
“葬于何處?”
“息慎州黑水之畔。”
甯王聽罷未在說話,幾人都對朝月夫人點點頭,朝月夫人才看向易十三說:
“現有一事需要你去烏國……”朝月夫人讓蘭姑姑從外帶來一人,“這是李知節的副将李钰,他會從旁協助你。”
“是。”
易十三看到這人,想了想,當時烏國世子入京時,她曾在李知節身邊看到過此人,是李家的家将。
朝月夫人繼續說:“三個多月前帶領援烏軍隊的元帥尉遲恭曾發來密函,說察覺到軍中異動,李知節奉命前往調查。但是一個月前張敬忠兵變,挾持尉遲恭掌控援烏軍隊,退守到長江以北……”
朝月夫人略頓,“……李知節失蹤。”
“什麼?”易十三驚叫出聲,“李知節……”
忽然反應過來自己不該如此,匆匆看了一眼李家夫婦,李知節的母親聽到這話又開始低泣,眼睛紅腫,李瓊正在安慰,并未注意到易十三的反應異常。
易十三趕緊收斂下心神:“失蹤是什麼意思?”
朝月夫人看了一眼站在易十三身邊的李钰,示意他作答。
“我随将軍去烏國,按照他的指示在北烏邊境的小鎮接應他,他每過五日會與我聯絡,可是援烏軍隊出事前,他突然斷了聯絡。我欲進烏尋找,援烏軍隊卻突然兵變,此事非同小可,我隻好先行入京。”
“我留了人在北烏邊境,直到現在都沒有任何将軍的消息。”
李钰說完,朝月夫人繼續說:“現在朝中一片亂象,李家此時不便大張旗鼓派人去烏國,你帶些人過去,再合适不過。”
“是,十三懂得。”
“烏國那邊的事自有甯王謀劃,你隻需要尋到李知節帶回即可。”
李瓊看了過來,咬咬牙,加了一句:“不論生死。”
李夫人哭的更大聲了一些,易十三心中激蕩,不敢接話,隻恭敬行禮。
“若還有什麼不清楚的,你與李钰路上再說,即刻啟程。”
“是”
“是”
易十三和李钰得令,都行禮退下,各自回去收拾行裝。
剛回紅英閣,卻被丫鬟告知,故人相見,就在二樓廂房。
易十三匆匆過去,推開門。
“明珠?”
明珠看到易十三進來,站起身,那肚子大的吓人。易十三趕緊走過去,扶着她再次坐下:“月份這麼大了,怎麼還跑來這裡?”
“自然是有要緊事,”人逢喜事精神爽,明珠氣色紅潤滿不在意,從袖間拿出一封信遞給易十三,“你看。”
易十三接過,是一封特别的信,沒有文字,隻有圖畫。這是蕭韻以往的聯絡方法,她常說寫字不如畫畫生動,收信人看到畫作便如親眼看到一般。
易十三有些激動,這些畫果然栩栩如生,仿佛她就在眼前。
第一幅畫,一個女子在墳前哭泣。是說她母親不在了,她很傷心。
第二幅畫,一個女子在屋頂看月亮,高大的男子将她護在懷裡。是說她在想挂月山莊了,但還好有蕭尋陪伴。
第三幅畫,是一間小院子,院前有片小菜園,一窪小魚塘,還有三兩隻雞,有一男一女在屋前煮茶。這是說她已經安定下來了,讓她們不要擔心。
第四幅畫,一個女子撫着圓鼓鼓的肚子笑的很開心,男子亦在一旁溫柔的看着她。
“這是!”看完“畫信”,易十三擡起頭看向明珠,“她有身孕了?”
“嗯嗯”明珠也開心的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