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複完心情,易十三鄭重的收起信件,“夫人下令不讓莊裡任何人聯絡,你怎麼會?”
“我又不是莊裡人了,”明珠吐吐舌頭,“知道你擔心她,我一收到信就過來找你了。”
還好今日來了,再晚一日又錯過了,易十三摸摸桌上的信紙,安心了許多。
“你在京裡還好嗎?”
“還好,我身懷有孕,府裡對我還算客氣。”
“陳縣令……”易十三有些擔心當日和李知節在礦場制造的動靜給陳牧青帶去麻煩。
“公公畢竟是太傅,皇子們都曾受過教導,魯縣出事後,宋毅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牧青參與此事,加上公公從中斡旋,牧青隻被革職在家,好歹保住了一條命……”
易十三點點頭,如今安王大權在握,自覺甯王再無翻身機會,加上賬冊雖被劫走卻并未引出風波,陳牧青才因此保住一命。
“他能在家陪我,我是再開心不過,”明珠又靠過來,輕聲說:“甯王也曾秘密傳過消息,讓牧青靜觀其變。”
想到剛剛在朝月殿見到的甯王,氣勢日甚,安王以為自己勝券在握,卻不知所有一切都在甯王的謀劃之中。
易十三和李钰帶着三五人秘密出京,準備前往烏國,在十裡長亭遇到了一輛馬車。
車夫看見他們一行人過來,往車裡說了什麼,随後,大将軍李瓊扶着夫人從馬車上出來,易十三李钰等人紛紛下馬行禮。
李夫人眼睛通紅,倚靠在李瓊懷裡,“易姑娘,我兒就拜托你了,可一定要……”
話語未盡,淚水先流,哽咽不止。
易十三看着李氏夫婦,捏緊手裡的缰繩,躬身回禮,言語堅定,“我會的”。
說完一行人轉身上馬,飛馳而去。
“好了,莫要再哭,保重身體。”李瓊粗聲粗氣的安慰,但手腳很是溫柔的環抱着李夫人。
“都怪你都怪你,我好不容易說服他回來在皇城司做事,你卻偏又讓他去烏國。”
“這怎麼能是我讓他去的呢,他要在京城呆的住才行啊……”
“你還說你還說,若是知節有個三長兩短,我就随他去了,好讓你再找個嬌妻生幾個嬌兒。”
“唉……這又是哪裡的話,夫人,莫要說這些傷心的話……”
細細安慰聲随風飄走……
烏國内亂不止,邊境管理松懈,易十三一行人很容易便進入了烏國。
“張敬忠的軍隊現在長江以北,就駐紮在離這兒不遠的夢縣,要去嗎?”站在山崖上眺望不遠處滾滾的長江,李钰詢問身邊的易十三。
“不了,”易十三收回目光,“你派人盯着援烏軍的動向就可以了,我就不去了。”
“那你去哪兒?”
易十三從馬鞍一旁的包裹裡拿出羊皮地圖,指着其中一處說:
“長江以南的慶縣是援烏軍原本的營地,現在那裡的軍隊雖已全部撤出,但反叛軍并未在此活動,這裡反而成了一個安全地帶。況且這裡離烏國世子所在的蜀縣也非常近,若我是李知節,便會在此逗留一段時間以謀後事。”
說完,易十三拍了拍馬轉身,李钰也打馬跟上,卻被易十三制止,“慶縣不大,我一人去足以,你現在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你帶兩個人打通從蜀縣往慶縣再到夢縣最後撤出烏國的路線,多走幾遍,以防萬無一失。”
“好。”
“一月為期,隻許成功,若有需要……”易十三從懷間拿出一枚印信抛過去,“這是挂月山莊紅英閣的印信,在江湖上還算說得上話。”
“好。”
“對了,馬上安排我過江,我直奔慶縣,你們在這裡逗留幾天,摸摸張敬忠的情況再過江。”
“好。”
一番安排做完,各自行動起來。
易十三攏了攏大氅的毛領,南方的冬季也來了,陣陣寒風夾着細雨吹過來,冷的人發抖。
李知節,你可真要在慶縣等着我啊!
慶縣原本是連接長江南北的交通要塞、通商樞紐和軍事重地,因為戰亂這裡被援烏軍暫時接管。一月前,援烏軍撤出慶縣後,這裡的商業又慢慢回籠。
易十三到達慶縣時,還依稀能從街市關閉的店鋪看出此前被軍隊接管過的蕭條。慶縣不大,兩個時辰全境粗略摸排了一遍,然後找了間臨街的客棧住下。
要了間臨街開窗的房間,從二樓望下去,可以将繁華的街區盡收眼底。
原本以為五天内就能完成的事,十日都還未有頭緒。
易十三有些着急起來,看着桌子上放置的慶縣輿圖,這是兩日前她在街市偶然所得,結合她近日摸排的情況,能清晰掌握慶縣各個街道狀況。
李知節,你會在哪兒呢?
難道不在慶縣嗎?易十三開始自我懷疑,腦中思索一番,又推翻自己的懷疑,不,應該還是在慶縣!
援烏軍突然兵變退至長江以北,但以烏國世子為首的烏國軍隊還在境内抵抗叛軍。
以李知節的性格,他絕不會就此退回北國,必定會積極緩和與烏國世子的關系,為他出謀劃策。
但烏國世子身邊人多眼雜,他知道自己身份特殊一定不會暴露在人前,如此,慶縣的地理位置就更加重要。
而且慶縣的商業又繁榮起來,這裡南來北往的商人進進出出,也方便遮掩行蹤。
如此分析一遍,易十三更加堅定李知節就在慶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