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者正是當時爸爸翻出那張全家福的相冊。
甯嘉安就那麼直直站在儲物間裡,将相冊一頁頁往後翻,仔細看着上面的每一張照片。
他本可以把相冊拿到儲物間外慢慢翻看,畢竟外面的光線更好,也能坐下來好好看,但是他有種不可名狀的恐懼,不想要在翻看的同時面對敞亮的環境,儲物間這種昏暗封閉的空間反而讓他有種安全感。
最前面是父母旅行時的一些合照,他們看起來隻有二十來歲,身上那種青春的神采一點也掩不住。
往後翻一點,就開始出現甯嘉安自己的照片。照片上的小孩看起來可能隻有兩三歲的樣子,眼神卻有點奇怪,甯嘉安心頭一動,總覺得這個眼神隔着十幾年的時間在向他傳遞着什麼。
再往後,他稍微大了一點,被爸爸抱着一起拍了那張全家福。上次匆匆一看,看得并不仔細,此時他湊近,努力想要看清楚。
他的爺爺奶奶,也就是他媽媽的父母,笑得很開心,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偏向他;而他爸爸的父母則一臉程式化的笑容,身上那種老師的感覺依然很明顯,但卻有種疏離感。
爸爸媽媽笑得很開心,把表情有些茫然的他簇在中間。
這張狀似有愛的全家福浮現出一種割裂感。
再往後翻,照片裡的他就已經是個小學生了,一直翻到最後,裡面還有兩張全家福,看日期,一張在他三年級的時候,一張在初二。這兩張全家福裡都沒有再出現爸爸的父母的身影。
相冊後面還有不少空位,已經放上去的最後一張照片是半年前他們一家三口随意拍的一張合照。
甯嘉安記得這張照片,其實就是他的爸爸媽媽把他拉過來忽然拍的一張照,上面還有他看到鏡頭時茫然的神情,和多年前那張全家福上他茫然的眼神遙遙呼應。
甯嘉安合上相冊,将它放回原位,關上燈,合上門,回到自己的房間。
他閉上眼,覺得周圍空得可怕,自己好像漂浮在什麼地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文具、作業、筆記……他深吸一口氣,迅速收拾好書包,在微信上同梁曉康發“找你寫作業可否”,得到秒回後利索地把書包背上,一邊向外走,一邊在名為“家(3)”的微信群裡留言說去曉康家裡寫作業。
他甚至不敢再多等一會兒,還沒看到父母的應答,就已經落荒而逃,頭一次這樣走出家門。
下了半層樓,他忽然停在,想起自己房間裡的燈沒關。
在“節約用電”的觀念和“算了算了先走吧”的想法之間糾結片刻,甯嘉安還是上樓去,用鑰匙打開門,在玄關換下還沒穿熱乎的鞋子,踩着拖鞋跑去自己房間關燈,順帶着還檢查了其他的燈。
這麼一出小小的意外,仿佛打斷了他的逃亡,也打斷了他的情緒,再次出門時,他感覺自己稍稍冷靜了一點。
他走到梁曉康家門口,正要敲門,手還沒有扣在門上,門就開了。
梁曉康站在裡頭,幫甯嘉安把拖鞋拿了過來。
“謝謝。”甯嘉安說,聲音有點輕,但梁曉康聽得很清楚。
甯嘉安換好鞋跟着梁曉康進房間,很自然地占據了一半的書桌。
他拿出作業,和梁曉康并排坐着寫作業。寫了一會兒,甯嘉安放下筆,發了會兒呆。
梁曉康寫了套卷子,一側身就看到對方因為發呆而顯得有些木的側臉。
他瞬間從聯考想到競賽,從課堂想到跑操,思緒繞着兩人的學習和生活跑了一大圈。
最後梁曉康決定直接問。
“你怎麼啦?”他感覺甯嘉安的情緒不太對,但又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啊……沒事。”甯嘉安回了神,揉了揉眼睛,轉頭朝梁曉康露出一個笑來,拿起筆接着寫作業。
梁曉康又看了他一會兒,片刻後才轉頭接着寫作業。
他在心裡緩緩歎了口氣。雖然梁曉康能看出甯嘉安很努力想要作出沒什麼不對的反應,認識這麼多年了,他怎麼看不出來笑容是自然而然的還是擠出來的。
可也同樣是因為認識這麼多年了,他反而沒有追問。梁曉康知道甯嘉安大多數時候情緒都及其穩定,因為他自己有張弛的度。
在情緒問題上,他和甯嘉安都認同堵不如疏,因此甯嘉安不會刻意把事情壓在心裡,自然也沒有什麼過夜的情緒。
梁曉康想:等你願意告訴我的時候,我随時都願意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