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果然抱有目的。”
亞瑟:“針鋒相對的兩個家夥。”
阿爾弗雷德:“多正常的事情。”
【而這件蠢事正是美國軍事介入朝鮮。
安理會決議通過後,美國以“緊急援助”韓國為名建立了“聯合國軍令部”,任命五星上将麥克阿瑟為總司令。
聯合國軍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南非、盧森堡16國組成。
其中美軍占了總兵力的90%以上 英國派出了兩個旅,加拿大、土耳其各派一個旅,其餘國家僅象征性地派出了一個排或營。
瑞典、印度、丹麥、挪威、意大利則派出了醫院和醫療船。日本也秘密向韓國派出了掃雷部隊(打雷艇)。】
弗朗西斯:“好吧,有我和亞瑟也不算什麼奇怪的事情。”
亞瑟:“真是一盤大棋,這可是把不少國家都拉了進來。”
伊利亞:“小英雄還真是在乎東北亞的利益。”
再次被提及的霍蘭德:“……”
怎麼還有他的事,真就沒完了呗。
王耀看着上面一個接一個出現的國家名稱,他想象着那觸目驚心的差距最後隻說了一句:“不要害怕孩子們,我與你們同在。”
阿爾弗雷德看着他也說了一句:“是的,孩子們無需害怕,我與你們同在。”
【這期間朝鮮軍節節勝利,6月28日奪取漢城、7月20日占領大田、7月24日占領木浦、7月31占領晉州将韓軍、美軍逼退到了僅占朝鮮半島面積的3%的釜山防衛圈。
這期間中國多次提醒朝鮮,仁川将是美國的登陸地點,一定要做好防禦。
但□□根本聽不進這些建議,他認為現在戰争形勢一片大好距離将韓國人攆下海隻剩最後一步,此時分兵仁川就意味着放棄了對釜山的進攻會給被圍困的美韓軍隊留下喘息的機會。
同時仁川一帶浪大,登陸點都是淤泥而且隻有一條狹窄的水道,這樣的條件是完全無法實施登陸的,就連美國海軍都認為——“如果在這樣的地方登陸成功,海軍就不得不改寫教科書。”】
阿爾弗雷德:“事實是仁川登陸大獲成功。”
王耀:“戰争本身就是一場賭局,任何賭注都是不能忽略的。”
伊利亞:“這步棋做的不錯。”
弗朗西斯:“教科書确實要改寫了。”
亞瑟:“可惜他們沒有将意見聽進去。”
【然而正是仁川成為了逆轉戰争局勢的破局點。
9月15日在麥克阿瑟親自督戰下美軍第十軍團成功登陸仁川,切斷了朝鮮半島的“蜂腰”,将朝鮮的後方攔腰折斷,包圍了釜山一帶的朝鮮軍隊。
7萬朝鮮軍隊被15萬聯合國軍徹底包了餃子。
9月23日認清局勢的□□下令全線向三八線撤退,但此時登陸的聯合國軍已經與南方的美軍實現了會師,全面封鎖了朝鮮軍的退路。】
伊利亞:“被全面包圍了啊,但來不及了。”
弗朗西斯:“王耀家有句叫什麼來着?哦對,聽人勸,吃飽飯。”
亞瑟:“誰讓在這之前局勢太好了呢。”
王耀:“一定會損失慘重的。”
阿爾弗雷德:“還是要看hero出場。”
【7萬朝軍僅有不到3萬人撤回了三八線,坦克等重型裝備幾乎全部丢失。
仁川登陸兩周後聯合國奪回了漢城,開始向三八線進軍,為此中方多次表态:“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甚至通過印度駐華大使轉告美國——“若美國跨過三八線,侵略朝鮮,我們不會坐視不顧。”
但是中國的這番警告卻被杜魯門認為是外交訛詐,僅僅是裝裝樣子而已。】
伊利亞:“王耀同志你的意見呢?”
王耀:“我的意見……我選擇相信他們。”
阿爾弗雷德:“我們之間的博弈開始,老實話我期待你的表現。”
弗朗西斯:“王耀要參戰了嗎?”
亞瑟:“明顯是的。”
【10月1日韓軍越過三八線、7日美軍越過三八線、8日朝鮮向中國求援、19日美軍占領平壤,同時美軍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安東地區(今丹東),巨大的戰争陰影再次籠罩在了新中國的上空。
朝鮮戰争的突然爆發對于剛剛得以新生的中國來說無異于一場生死考驗。】
空間之外有人因為貪生怕死而猶豫不決但更多人願意參戰。
為國而戰,至死殊榮。
伊利亞:“很顯然王耀同志,你度過了這場考驗。”
王耀:“是的。”
他的孩子們啊,終于要過上好日子了嗎?
阿爾弗雷德:“真是一幫有骨氣的孩子。”
弗朗西斯:“畢竟民國在那時已經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