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志第二十期空軍亮刃朝鮮】
【第五次戰役結束後,朝鮮戰場交戰雙方決定展開和平談判,朝中雙方組成了以李克農為團長的談判代表團,分為三線。
第一線是直接出面談判的朝鮮人民軍南日大将和志願軍副司令鄧華,第二線是談判前方指揮部,由喬冠華、李克農與中央直接聯系,第三線則是最高決策層由朝中領導人協商确定總體方案、方針和原則。
1951年7月10日,停戰談判在開城來鳳莊正式開始。】
“談判破裂。”王耀看着這一期的标題,無奈的搖了搖頭,但談判雖然破裂原因卻不是好猜的,這場戰争太重要了。
對中國是,對美國是,對蘇聯是,對朝鮮是,對韓國也是,對這個世界也有着重量。
是兩個大國的博弈,兩個主義的博弈,不是第一次了,有人想要退出,但晚了,戰争就像是黑洞,進入了,不是遍體鱗傷,出不來。
這場戰争注定中國之後幾十年的安穩發展,世界立場态度甚至是局勢的轉變,美國和蘇聯的态度。
中國是赢了的,但怎麼赢,才說了一半多,為什麼能赢,他們卻是知道了。
“是啊,談判破裂。”另一個主角阿爾弗雷德說道:“明明上一個視頻末這一個視頻初都是在說談判,但這一次的标題,卻是和這個開端相差甚遠。”
“空軍啊……誰的空軍呢。”
陳述句一樣的話,似是暗示什麼,又或是說,他猜到了什麼。
伊利亞眼眸微垂,猩紅色的眼睛向來是壓迫感與理性并存的,他當然明白阿爾弗雷德在暗指什麼,他知道,他隻是好奇究竟是哪個關鍵的因素刺激了他的領導人轉變了主意。
他笑了笑,淡淡的說:“瓊斯先生說的不錯,這可算是個大消息呢。”
現如今神色不算多自然的弗朗西斯和亞瑟,他們當然知道時間如此之長的談判之所以破裂那必然一開始就埋下了種子,種子發芽即是破裂。
很多事情,對他們這群活了千年的老油條來說,何必說的太明白。
【列國志反絞殺戰】
【談判中,雙方都希望在利益最大化的條件下達成和談,而這裡面的核心問題有三個。
軍事分界線怎麼劃分?怎樣監督停戰問題?戰俘如何進行交換?】
“反絞殺?”亞瑟捕捉到了醒目标題給予的信息,看來談判破裂後,是一場由美國發起的絞殺戰。
空軍勢必是在一個重要節點上出現的。
“這種事情上注重利益的,果然不可能隻有資本主義國家,真奇怪,明明是哪個國家都一樣,怎麼現在搞得像是我們的專屬操作一樣,布拉金斯基先生,你真的那麼大公無私嗎?”
别騙人了,也就那些不谙世事的小鬼信你那些鬼話了,大家都一樣,有什麼可藏的。
阿爾弗雷德發出質問,話鋒指至向伊利亞。他質問,而他沉默半晌,隻是說:“瓊斯先生,這是現在人們達不到的。”
人們達不到不注重利益的大公無私,他們的理想社會離他們還太遠,所以現在符合實際才是最重要的,這可沒什麼不對。
沒了實際利益,他們拿什麼兌換自己想要的,美化一切,才是不對的。
而軍事分界線,這項牽扯三個大國利益的事情,大抵是誰赢了誰說了算,他們保證不了會不會有人耍賴。
王耀不免開始擔心,這是幾千年來怎麼也改不掉習慣,他可以默然接受太多的事,卻是怎麼也接受不了孩子殘忍的死去,他隻是想:無論如何,先好好休息吧。
“處理戰俘可是好問題,畢竟都不想一直留着敵人,那麼他們想怎麼做呢?”弗朗西斯不理會某兩人的拉扯,他陳述着他所知道的,然後提出了疑問。
為了利益,他們顯然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畢竟談判亦是戰争亦是博弈亦是比較所有。
【為了實現各自的利益,雙方在談判桌上打起了一場看不見的硝煙,卻同樣激烈的戰争。
朝中的策略是開城布公,談判一開始就提出了包括雙方同時下令停火,确定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和撤退一切外國軍隊在内的議程草案,直接把核心問題抛上了談判桌。】
也算是硝煙彌漫,談判正式開始,隻是沒想到,一開始就是核心問題。
但這是和美國談判……從時間來看,兩個人必定交換過多次意見,可惜,誰也沒能犟的過對方。
【但對美國而言,朝鮮戰争是它第一次在沒有取得勝利的情況下迫于國内壓力不得不進行的停戰談判,是反複均衡利弊得失後做出的不得已選擇。
這種情緒上的極度不情願,緻使美國面對任何問題都要先說一個不,那麼針對朝中提出的三項建議,美國說:不,我們隻讨論與朝鮮有關的純粹的軍事問題。你們的建議含有政治,我們讨論不了。
随即拿出了足足九項議程的提案,提案中隻字不提三八線,也不提撤軍,美國人的想法很明顯,就是将談判拖延下去。】
美國并非自願參加談判,那麼這場談判注定不會如任何人所願,這麼多提案,他們堅持己見,朝中也不會放棄自己提出的三個核心問題。
兩年,大家都是聰明人啊,都是會說話的,誰都覺得這太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