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母親去世。出孝後一家回京,複職,任兩淮巡鹽禦史,加蘭台寺大夫。
又一年,玄玉出生,兒女雙全,夫妻恩愛,官途順暢,一切都好,仿佛陰影散去。
雖然,兒女體弱,要好好調養,可他們這樣的人家,不缺醫藥,總會好好養大孩子,看着他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白頭偕老。
可誰知,一場風寒帶走了他們三歲的兒子,也徹底拖垮了妻子的身體。
他從來以為他們會一起到老,他會是先走的人。
那以後,想起大嫂去後,大舅兄頹廢痛苦的樣子,總有些怕。
……
林海憶起從前,從開始到現在,直到聽到女兒過來才回過神,整了整神色,回首輕聲道,“黛玉,快來。”
小姑娘大概因為體弱的原因,看着不過六七歲的樣子,穿着一套月白色的衣衫,上面繡着蝴蝶花草,雅緻又熱鬧,連她眉宇間的愁緒都減去幾分。
後面跟着一串嬷嬷、丫鬟,都留着外面。
小姑娘看見父親,很是歡喜;看到躺着的母親,又難過起來。
黛玉不過九歲,卻已經早早見過了弟弟的夭亡,又天性敏感,聰慧多思,已經預感到娘親快要離開她了
她知道娘親身體不好,弟弟走後更是一直喝藥,她好好管家、虔誠拜佛,爹爹尋醫請藥,都隻是為了母親好好養病,早日恢複健康。
可還是留不住她了。
黛玉擔心娘親,小跑到父親身邊,輕聲問道,“爹爹,娘親還沒醒嗎?”
林海聽着女兒語氣裡的小心,心裡陡然一恸,他們的女兒也不是無知無覺。
是啊,他們的女兒從來聰慧,如今也什麼都懂,他們不過都不想相信罷了。
他該怎麼辦,說道,“快了,你娘親快醒了,黛玉,我們等你娘親醒過來好不好。”
父女兩依偎着,等待着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清醒。
哪怕不言不語,三個人的時光也顯得格外溫馨。
賈敏醒了。
床上憔悴的婦人甫一睜眼,盡是從容。
不懼生死的人很多,坦然說生死的人也很多,但又有幾個人真的到了生死關頭不見支绌呢?
賈敏也曾為了多活一段日子,為了多陪陪女兒丈夫,掙過命。
賈敏病重無數次想着,她走以後,她的女兒怎麼辦?她的丈夫怎麼辦?她年邁的母親怎麼辦?
丈夫續娶,她擔心新婦難為女兒。
丈夫不續娶,她擔心世人挑剔女兒教養,擔心他沒人照顧,怕他孤單。
送女兒回娘家,又擔心女兒受委屈,怕丈夫看着女兒未來有望,喪失生志;又怕母親難過,又怕母親為難。
她多想陪着他們。
她終究争不過命。
時間到了,賈敏也就坦然了。
“如海,黛玉。”賈敏輕輕的喚道。
黛玉開心起來,“娘親,黛玉想你了,黛玉怕。”說着撲倒賈敏塌前前。
林海撫了撫賈敏的手,看着賈敏的精神好了很多,卻遍體生寒。
父母死前,他多希望命運眷顧他們,原不過希望後的失望。
如今,他已經不敢有奢望了。
賈敏自然明白林海,她緩緩的看着女兒,微微的笑着,眼裡的從容褪去,漸漸浮現出很深很深的悲色,隻為了她的小女兒,她才九歲啊,“黛玉,娘親也想你啊”
黛玉說道,“娘親,我過來的時候下着雨,看到花園裡的殘荷,很有意境,不由想起娘親曾經教我讀李商隐的‘留得殘荷聽雨聲’,想讓娘親也看到。”臉上浮起一抹期待,“等娘親身體好了,我們和爹爹一起去看好不好?”
賈敏林海自然不願意女兒失望,齊齊答應。
“那我們說好了,拉鈎。”黛玉說着,一隻手勾了下賈敏的手指,另一隻手勾了下林海的手指。
賈敏伸手點了點了黛玉的額頭,“鬼靈精喲,娘親什麼時候騙過你啊。”又不由泛起悲意,她注定要失信于女兒了;她也知道,女兒不隻是想讓她看景,是惦念她的身體,想她恢複健康。
黛玉笑着又說着,“娘親,阿閱昨天給我送了京裡來的新鮮物件,孔姨還帶了話,說等你好了,接我們一起去玩。今天莊子上送了新鮮果子,我也給阿閱和孔姨送了些。”
賈敏說道,“黛玉做的好,阿閱和你孔姨喜歡你,有什麼想着你,我們黛玉也想着她們是不是。”停了停,“說起來,我們還有些親戚關系,阿閱的姑姑是你先大舅母,你和阿閱都是你琏表哥的表妹,隻是你大舅母走的早,怕提起來傷心,倒沒給你們說過。我和你孔姨也是打小的交情,你孔姨疼你,你和阿閱也投緣,以後娘親要不在你身邊,以後有什麼事,可以找你孔姨。”
黛玉猛然有股不好的預感,“娘親怎麼會不在呢?我們一家會一直在一起的,娘親。”
賈敏心中一恸,摟着黛玉哄道,“好好好,娘親都聽你的。”
她知道,女兒總要回京的,早早給母親和故交們都寫了信,托她們以後照顧女兒。
畢竟,世人對女子嚴苛,林海一個大男人,在女兒的有些事情上無能為力。
她想要在死亡之前,把什麼都給女兒安排好,讓她終身無憂。
可怎麼可能呢?她的離開就是她最大的憂愁了。
林海隻是靜靜地看着,看着她向女兒交代後事,又不忍心說的太透,讓女兒難過,林海握了握她的手,看着賈敏說道“放心,有我。”
不出聲。
賈敏又恸,二十餘年的相依,她怎麼會不放心他呢,可她又怎麼能放心他一個人呢。
說到底,她最不放心他,女兒還有他,他總會為女兒安排好一切,可這麼多年,他隻剩下她了。
賈敏絮絮的向黛玉說着,想要把一生的經驗都告訴她。
後來,說着說着賈敏就睡着了,黛玉要守着賈敏,林海勸着讓黛玉回去休息了。
PS:林海中舉後,林海賈敏成婚,婚後出京遊學;五年後,回京,參加會試,中探花,入翰林,入禦史台,黛玉出生;黛玉一歲,賈代善林父去世,回南守孝,一年後林母去世;三年後出孝回京,林海複職任巡鹽禦史,到揚州;一年後,玄玉出生,三年後,一場風寒,玄玉死,一年後,就是本文開始,黛玉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