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們說的正熱鬧,丫鬟進來向穆郡主道,“夫人,大爺回來了,在外面候着。”
衛若蘭前幾日去郊外辦事,幾日未見兒子的穆郡主萬分牽挂,“快讓我兒進來。”
丫鬟出去傳話,一男子低眉走入。
衆人看去,少年頭戴劍眉星目、眼若朗星,頭戴玉冠,一襲雲紋錦衣,僅袖口繡着些許蘭草,腳踏一雙黑色雲錦長靴,腰間系一枚玉佩,不似公府貴子,反似世外人。
衛若蘭走到穆郡主跟前,深作一揖,“兒子見過母親。”又對各位夫人行禮,“若蘭給姨母們請安。”
穆郡主看向孔詞道,“這是你孔姨母,早先和張叔父在揚州,才剛回京。”
衛若蘭又施一揖,“若蘭見過孔姨母。”
丫鬟遞上準備的表禮,是一支玉筆。
衛若蘭推辭,穆郡主也道太貴重了。
孔詞道,“這不是好些年沒見若蘭了,給補的。”
衛若蘭謝過。
王熙鳳笑道,“那日去林府,見令公子踏馬而過,還道離京久了,出了個神仙似的少年都不知道哪家的,卻原來是您家的。”
孔詞道,“還是年輕人會說話,我們想說,都不知道怎麼說。今兒個你這女兒、兒子把别的比的都罷了。”
楊苼道,“以後可不能說你家牡丹最出名了。”
孔詞道,“是呢,都被孩子比下去了。前個兒我家孩子還說崇拜上馬能戰、下馬能謀的昭甯長公主,我還說改日見了他們的後人,可别被比下去。這不,果真被比下去了。”
穆郡主笑着謙虛,“哪裡,你家姑娘們各頂個的出色,我家若竹也就占了大幾歲的便宜。”
說笑間,衆姑娘進來,看見有一男子在内,趕忙退出。
穆郡主連忙傳話,“無妨,讓姑娘們進來。”
姑娘們聽了穆郡主的話,進來向各位夫人問安後,走向母親身邊,黛玉、素心走到王熙鳳旁邊。
姑娘們問安時,孔詞身邊的丫鬟連忙衛若竹奉上表禮,是一套粉珍珠打的頭面。
若竹推辭,孔詞道,“趕緊收着,許多年沒見,都成大姑娘了,這是姨母補給你的。”
若竹看向穆郡主,穆郡主同意才謝過收下。
孔詞又看向其他姑娘,“今個姨母出門也沒準備,改日去我家,給你們都有好的。”
衆夫人這人忒多禮,又向姑娘們道,“還不謝過你們孔姨。”
姑娘們謝過。
穆郡主指着衛若蘭向姑娘們介紹道,“這是你哥哥。以後要遇到了,有事盡管找他幫忙。”
姑娘們齊齊施禮,“見過世兄。”
衛若蘭與其他姑娘雖不熟悉,也都自小見過,回禮,“見過各位妹妹。”
穆郡主又指着王熙鳳、黛玉、張閱、素心給衛若蘭,說“這是你賈家嫂嫂、林家妹妹、張家妹妹、賈家妹妹。”
衛若蘭一一行禮,王熙鳳送上表禮,張閱、素心、黛玉還禮。
若蘭見了黛玉,突生熟悉之感,想着莫不是見過,隻出于禮教,不敢多看,趕忙向各位長輩告罪離開。
衛若蘭離開後還想着自己的熟悉之感唐突了黛玉,敲敲自己的額頭,懲戒自己的失身。
又吩咐随從,把自己帶回的禮物送給母親。
白汀看着衛若蘭趕緊避出去,嗔道,“這孩子實在多禮。”
穆郡主見兒子到了婚嫁之齡,還對女孩子這般敬而遠之,也很是頭疼,深歎一口氣,道,“這孩子一貫如此,我都要愁死了。”
夫人們都懂,楊苼道,“你要碰到我家那兩風流的,就知道若蘭好了。”
兩人瞬間想兒子換換性子,别的夫人看了哈哈大笑。
素心想,若寶玉也這般多好。
張閱和衛若竹坐在一起,調侃道,“我看你也不用羨慕我有個神仙妹妹了,你家不也有個神仙哥哥嗎?”
衛若竹做惋惜狀,“可惜不是妹妹。”
黛玉在旁邊也聽到了,想自己那日熟悉之情,或許是兩人太過相似;見着衛若蘭行止有節,想起那日的遷怒,很是慚愧;又想着若是弟弟長大,怕也該是如此,一時又有些許傷感。
丫鬟送來些許玩意,向穆郡主道,“公子身邊的竹枝送過來了,說公子帶回來的,送給姨媽、妹妹們賞玩。”
穆郡主打開看了看,原來是些竹編、藤編的小玩意,不算名貴,卻也有些野趣,道,“分給姑娘玩吧。”
衆夫人看了衛若蘭進退得體,外出還不忘給母親、妹妹帶禮物,不免有些羨慕。
衆人又玩笑了會,楊苼道,“天都快黑了,我們也散了,改日再聚。穆妹妹也就歇着了。”
穆郡主道,“哪裡的話,我巴不得你們不回呢,再坐會兒。”
孔詞道,“回去還一堆事呢,改日再聚。女學的事姐妹們回去想想,我改日設宴,咱們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