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聽了,也殷切的看着熙鳳。
熙鳳道,“也不是沒有,隻是為了保險起見,大都不會用。”
黛玉想起青黛,道,“要是有大夫推薦呢?”
熙鳳道,“那肯定會有很多人趨之若鹜。”
正是說完,姑嫂三人逗起孩子,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後來,素心、黛玉幾人把從熙鳳這得到的建議給姐妹們說了,姑娘們還特地回去問了一下家裡的姐妹們、丫鬟都用多少價錢的脂粉,最後根據調查結果、制作成本,調整了價格,楚楠還給了幾個捆綁銷售的套路。
楚楠、沈安、楚檸幾人安排身邊的随從跟慈幼院的管事一起走訪周邊縣城、村子,尋找需要幫助的女嬰和婦女;她們三個并楚榕休沐日也時常跟着去周邊找尋,考察。
後來,在楚楠的建議下,楚榕也在群芳繡莊、脂粉鋪都摻了一腳,掙了錢都投入慈幼院,半年下來,又在周邊的縣城多開了幾家慈幼院;有了楚榕的投資,群芳繡莊、脂粉、正心堂也都快速鋪開,又花大價錢宣傳,迅速扭虧為盈,再過半年,多開幾家分店也不成問題。
黛玉、陸沅、楊梧、蔣易、賈琋幾人整天整理賞讀送過來的詩文,最後經過讨論決定不隐瞞性别,但用筆名出詩集,一個月出一冊,後面要人對那個詩人的作品感興趣,可以出單人詩集。
第一冊詩集面世,聽說是皇後作息,詩人是女子,對詩文感興趣的姑娘紛紛購買,有的甚至買了好多本。
楊梧、賈琋、陸沅她們還給詩集配了畫,詩畫結合,互相映襯,備受好評。
當然,也有姑娘鄙薄出詩集的姑娘不安分。
學子們聽了也有買的,有的是為了批判;有的純粹是為了看看女子寫的詩怎樣的;更有學子不管寫的怎樣,直接批判……
那些大人消息靈通,聽了皇後作叙,有公主參與,不管心裡怎麼想,都買了一本回去看,就當讨好皇後和公主了。
但總有人會真心稱贊、看見她們的才華。
陸青黛二次抵京的時候,已經過了快半年,好在,這趟辛苦沒有白費。
大理寺的官員去了沒有通知安陽府官員,到了直接明察暗訪。
陸家正心堂火災不是意外和青黛被刺殺的事實很快就查實了,但真相卻花費了很多精力,九死一生,才查出了真相。
陸青黛本以為是父親沒有救活知府夫人才殺了父親、燒了正心堂洩憤的,可真相遠比他們想想的更殘酷。
原來,安陽府知府早先不過是寒門出家的進士,因為才學出衆,被當地知府看中,嫁了女兒過去,又多有幫扶,到了如今的地位,倒比嶽家的子嗣成器些;如今嶽家敗落,嶽父西去,妻子人老珠黃,恰巧因為一座新發現的鐵礦搭上了安陽王,打算娶安陽王家庶女為妻,作為雙方結盟的橋梁;妻子擋了路,便給妻子下了慢性藥,可妻子被陸大夫救了,慢慢恢複,他怕事情敗露,便一不做二不休,快速了解妻子,又以害死妻子為由,殺了陸大夫;怕陸家人知道些什麼,又放火毀了正心堂,斬草除根,誰知有漏網之魚。
青黛離開的這段時間,安陽王的庶女已經成為知府的繼妻,知府夫人的幾個孩子也慢慢病逝了。
這已經不是幾個刑部幾個小官能處理的,幾人讓陸青黛和黛玉派的幾個随從帶着證據先走,他們幾個斷後。
青黛回京的時候,黛玉正好休沐,聽了林府下人的傳話,趕忙回了林府。
黛玉見了青黛,知道事情始末,安慰過青黛後,忙帶着青黛去了公主府。
公主正好慈幼院有點事,還未進宮,知道後立即帶着證據進了宮,皇上看了勃然大怒,立馬宣了刑部侍郎進宮,讓刑部侍郎親自帶人前往安陽府處理這件事,查實後安陽王帶回京處理,知府看情況抄家流放或斬首,刑部侍郎可便宜行事。
皇上處理完,宣楚榕觐見。
楚榕給皇上詳細說了事情始末,聽了楚榕說起青黛答應給慈幼院、群芳繡莊的姑娘們教醫術,還打算把正心堂辦起來,忙寫了“醫者仁心”幾個字,打算送給正心堂;又想着一個女孩子不容易,此番也冒了不少風險,又多虧了林家父女心善,賞了好多東西給黛玉和青黛,首飾、藥材、布匹、金銀應有盡有,又讓内侍大張旗鼓的送去林府,也是給她們庇護的意思。
楚榕聽了心花怒放,“父皇真好,你太大方了!”又端端正正的行了一禮,“兒臣替兩位妹妹謝恩了。”
皇上道,“改天帶林姑娘、陸姑娘給你母後看看。”
楚榕道,“那我下次休沐帶她們進宮給母後請安。”
楚榕和皇上聊了一會兒就去皇後宮裡,給皇後請安,請安過後,就出宮回了公主府,把皇上的裁決和賞賜給黛玉、青黛說了。
黛玉、青黛兩人早先收到賞賜很是激動,知道肯定楚榕說了好話;現下又聽了楚榕說了知府的下場,都很是開心,尤其是青黛聽了知府的下場好點流放,差點就是抄家滅族後,隻覺得此生無憾,連忙跪下叩謝皇上、叩謝公主,楚榕、黛玉趕忙扶起青黛,安慰青黛以後過好日子。
青黛隻覺此生無憾,以後的日子就來報答姑娘們,辦好正心堂,是她的願望,也是姑娘的願望。
第二日,黛玉等人繼續去了女學上課。
青黛帶着黛玉、楚楠她們選的學醫的丫鬟去了群芳繡莊,繡莊還未擴建完畢,暫住在慈幼院,也在慈幼院選适合學醫的姑娘,開始培養。
黛玉身邊的逢春、素影、素晖也自願去學醫,為姑娘分憂。
時間就在姑娘們忙碌、學習的縫隙中溜走了。
林海一行一路向北,開始還算順利。
到了最後,可能因為等救援的太久,當地縣衙治災不靠譜,有的餓死,屍體都腐爛了,爆發了疫情。
當然也有的地方官員很是盡責,基本不用林海他們做什麼。
林海一行官員、太醫、衙役趕緊把感染的百姓集中在一起,讓太醫治療;又征召當地大夫給未染病的百姓診治,把健康和感染風險較大的百姓分開,煮了預防的藥給他們喝了;一邊清理死亡百姓,把他們焚燒火葬;一邊分糧煮粥,吆喝百姓來領。
衛若蘭和柳湘蓮還根據太醫們的叮囑,寫了一份疫病防疫手冊,林海看了忙讓衙役們給百姓們宣讀,四處張貼;又寫了個折子,送往京城,道這個防疫手冊可以發往大楚各地,以後有災情了能好多了。
用了将近兩個月,疫情才控制住。
赈災工作将将完成,林海就病倒了,把身邊人都吓壞了。
大夫道,“沒什麼大礙,隻是累到了。以後一定要看着大人好好休息,不然……”
一路走下來,衛若蘭、柳湘蓮很是佩服林海,他病倒了,兩人都很是着急,忙問,“有什麼要注意的嗎?沒什麼後遺症吧?”
大夫道,“大人這是好幾年的老毛病了,過度勞累,又長期飲酒,要是不好好保重,怕沒幾年了。”
衛若蘭、柳湘蓮和林海的幾個随從都一臉震驚和悲傷,“怎麼會,大人那麼好的人。”
大夫道,“以後大人千萬不能太過勞累,酒也不能喝了,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飲食得營養均衡,多補補。”
林海的随從連連應是。
衛若蘭連忙叮囑幾個随從要好好盯着林海,不能過度勞累。
後來,衛若蘭、柳湘蓮攬了赈災的後續工作,讓林海躺在床上休息,閑了又陪着林海逗悶子,林海很是感動,本就待他們如子侄,生病後受他們照顧,更親切了點。
林海醒來聽了大夫的話,倒也沒什麼反應,隻是叮囑他們别告訴黛玉。
林海知道原因在哪,他當初答應賈敏,要陪着黛玉嫁人生子,也慢慢走出來了,可還是難過。
于是,隻能沉迷公務和飲酒。
林海不禁又想起賈敏,她知道了,肯定要埋怨他。
他下定決心,以後要好好的,他還有黛玉,他們的黛玉已經沒有娘親,不能沒有父親。
七日後,赈災事宜徹底處理完畢,林海一行回京,衛若蘭、柳湘蓮前往北疆。
林海出京的時候才二月初,回京的時候卻隻接上秋天的尾巴,寒風雖然淩冽,卻吹不冷遊子歸家的暖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