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姑蘇林黛玉[紅樓] > 第41章 第四十一夜

第41章 第四十一夜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黛玉本想着過完年再返京,但齊俨來年要參加春闱,外祖母再三邀請,衛若蘭也多年未回京,黛玉便決定與他們同行。

幾人商議過後,決定十月啟程。

素心、齊俨夫妻急着歸整行李,待了兩日便回了姑蘇。

守孝結束,黛玉也好出門了。

半個月間,黛玉在林管家、衛若蘭的陪伴下去遍了林家在江南的莊子、店鋪,又順路去了各地的群芳女學、繡莊,還有兔子養殖莊子、兔皮鞣制工坊。

黛玉看過還算滿意,賞了管事和小工們,又對現有缺漏提出了新建議,一切都還算圓滿。

隻是,以後怕很少有機會回姑蘇了,黛玉也在考慮江南的産業怎麼辦?

這些都是祖産,或者林海夫妻在江南這些年置辦的,留給黛玉的嫁妝,找合适的托付過去,可一大筆财産,誰能保證人心不變呢?

兌出去,黛玉又不舍得,畢竟,是父母留給她的。

黛玉身邊的丫鬟倒都信得過,尤其是四個大丫鬟,八個二等丫鬟,這幾年跟着從南到北,又從北到南,又别黛玉放出去各處曆練,都能獨當一面,隻是年齡太小。

更何況,這些年她們一直陪着她,耽擱了年齡,最大的逢春已經二十了;如今她出了孝期,快要成親,她們的親事也該張羅起來,不好一直耽擱下去,倒不能讓她們單獨留在姑蘇。

晚上,黛玉向林管家、梅染、荼白提起這件事,林管家沉吟片刻道,“族裡也有做生意的,不若托付給族裡,到時候給些分成,惠及族裡,姑娘再給族學捐二十畝地,或者請幾位好先生,供養公子姑娘們讀書,小輩有了出路,族裡肯定對姑娘的托付上心。”

梅染提起,“月白一直在老宅守着,到時候可以讓她做個監督,姑娘也可以托付表小姐關照些。”

黛玉想了想,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她也不是沒想過托付給老仆,可不是所有都是林管家、梅染她們,又天高皇帝遠的,有些事情不好處理,林家族裡因着人丁稀少,倒也算團結,隻要地契什麼的都在她手裡,銀錢給族裡些,倒也沒什麼。

黛玉點頭道,“好,那明日林叔陪我去趟族裡,拜訪五爺爺和族長叔叔。”

林管家下去就給林家五太爺林樾和族長林淳寫了拜帖,送過去。

黛玉祖父那一輩,林家共林松、林柏、林彬、林楓、林樾五個男丁,林老侯爺林彬排老三,族長是老大林松,如今隻剩下最小的林樾還在世;如今,林家的族長是林松的長子林淳,是林海他們那輩的老大,考了舉人後并未出仕,主管族裡的事情,平日也在林家族學、林家女學當夫子。

林家男丁少,女兒更好,每每有了女兒都如掌珠般養大,倒也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想法,一貫讓姑娘和兒子一起讀書,也就前些年林海請了先生給姑娘們上課,才送了姑娘去林府念書;後面林家父女離開姑蘇,林家女學搬到了林家族學旁邊,便也就讓姑娘們一直讀了下去,直到成親才離開學堂。

姑娘們都嫁的不遠,一個城裡,閑時還去女學給孩子們上課,這兩年去看黛玉,聽黛玉提起繡莊、女學和兔子養殖的事,也都積極幫忙。

甄士隐後來去了林家族學、林家女學坐館,英蓮也跟着父親去林家女學讀書,和林家幾位姑娘交往,常去林家玩,後來更是嫁給林靈的兄長林爍,現也在林家女學做女先生,林爍考了秀才後無意再考,在林家族學當先生,夫妻兩個志同道合,琴瑟和鳴,過得十分和美。

夜裡,幾個丫鬟們陪着黛玉規整東西、收拾行李的時候,黛玉問起丫鬟們未來的打算,紛紛要陪着黛玉。

她們從小陪着黛玉一起長大,雖是主仆,黛玉待她們如姐妹般,她們對林家和黛玉也有歸屬感,想要一輩子陪着黛玉;後來,黛玉接連喪父喪母,她們更是沒有心思想别的,隻想陪着黛玉;加上,她們跟着去群芳會,見多了婚後的滿地亂麻,更不想成親。

黛玉道,“别不好意思,你們以後要遇上了,來找我說,我給你們準備嫁妝。”

丫鬟們紛紛答應。

主仆說說笑笑,夜就深了。

第二日一早,黛玉、衛若蘭、林管家一行帶着禮物去了林家族裡。

林家現在有四房,多是一脈單傳,隻有四房人丁興旺些,木字輩有兩個男丁,水字輩三個男丁,可到了黛玉這一輩,隻剩四個男丁,四個姑娘,黛玉的弟弟還夭折了。

其他三房都是林侯兄弟的後人,到林海已過五代。

林侯這一脈五代單傳,到第六代林海這,有了姑娘,又有一個兒子,本是喜訊,誰知,隻剩下黛玉。

前朝的時候,林家也曾顯赫過,後來一朝落敗,歇了仕途之心,辭官帶着家人回了老家姑蘇桃花村,辦了族學,教村裡小孩讀書,也收周邊慕名求學的學子,林家族學在姑蘇名聲很好。

林家子嗣後來從未出仕,隻考了舉人回族學教學,這也讓人丁稀少的林家在村裡一直備受尊敬。

一代代下來,過了百年,林家還出了幾個名滿天下的大儒;林家也從朝堂敗歸的“敗家犬”成了姑蘇望族。

說到底,林家當年也不是犯了什麼大錯,不過是為官清正,又一不慎,被政敵算計,才遭貶谪。

後來,亂世來了,初代林侯林甯不顧家人阻攔,離家參軍,因讀過書,在軍裡當了軍師,屢出良策。

天下大定後,林甯受封“文信侯”後,立馬告假回了桃花村。

十餘年未曾歸家,林家還以為林甯已經去世了,見他平安歸家,又封了侯爵,自是喜出望外。

他們雖然埋怨林甯多年渺無音訊,可也知道戰争時的苦處,隻高興孩子回來了,想着孩子受了許多苦。

林侯看着破敗的家裡,年邁的兄弟,和去世的爹娘,隻覺如夢初醒。

他後悔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他隻能補償在兄弟和侄子們身上。

林侯找人修了祖宅,又在姑蘇城裡買了同在一條街的四座院子,想着兄弟四個以後也能團聚,隻可惜,天不遂人願。

林侯一脈常年在京城、各地為官,林家其他幾房都留在姑蘇,教書、從商的都有,但門風清正,很少出仕,隻是有林侯庇護,雖未讓他們如賈史王薛一樣上護官符,但也能讓他們不受人欺淩。

至少,在姑蘇的地界兒沒有人不長眼的仗勢欺負林家。

百來年過去,林侯留給自己的院子,經過一次次的修繕已經成了姑蘇有名的院子,旁邊的三家林宅自然遜色許多;如同林侯一脈和姑蘇林家一脈,血脈早就疏淡,加上兩家差距越來越遠,分割兩地,多年難得一見,雖彼此惦念,到底生疏。

再次親近起來,還是林海、賈敏當初回姑蘇守孝,安葬父親,後來又安葬母親,林家族人多有幫忙;林海感懷于心,投桃報李,給林家族學捐了銀錢、田畝,還費力請了好老師坐館,自己閑時也去給族裡的孩子講學。

族裡幫忙,林海投桃報李,搬入京城的林家人和留守姑蘇的林家人又親近起來。

如今,林海一脈隻剩黛玉一個孤女。

林家族裡不管怎麼想,都沒有過趁火打劫的動作,還在父母喪事上幫忙良多,黛玉都念他們的好,願意相信他們,也願意讓出一部分利,讓族裡更好。

不一會兒,林黛玉一行就到了林五太爺府前,五太爺的兒子八老爺爺林深、媳婦估摸着時間已經到了門口等着。

見黛玉來了,忙迎上來,幾人行禮厮見,客套間到了廳堂,五太爺、族長已經等着。

黛玉、衛若蘭緩緩步入廳堂,行禮道,“見過五爺爺,五奶奶,大伯父、大伯母。”

林管家、林深夫婦随後。

上首的兩位老人看着迎面走來的少年少女,好似看到了當年的林海、賈敏,連忙道,“好孩子,快起來。”

林五太爺她們也都見過衛若蘭,也知道黛玉将要進京,這些日子正忙着呢,今個想必有事。

幾人閑叙幾句,林五太爺便問道,“玉兒今兒個怎麼來了,五爺爺也知道你最近忙着呢?”

黛玉感動,在丫鬟的指引下坐下道,“五爺爺,大伯父,玉兒确實有事求你們。”

林五太爺笑着道,“玉兒有事盡管說,你這些叔叔伯伯、堂兄弟們都在呢。”

黛玉說道,“五爺爺,我下個月就要去京裡了。”

五太夫人張嘴道,“怎麼這麼突然?”

黛玉道,“我本想着過完年再返京,隻是外祖母多次來信,二表姐夫要參加明年春闱,加上衛世兄好幾年沒回京,年後水路一時半會走不了,便商量着年前一起同行。”

林家衆人聽了,都點了點頭,“也好,一起安全。”

林家衆人本還想着林侯一脈隻剩下黛玉一點血脈,留在姑蘇,林家護着,又有祖上留下的家财,一輩子無憂無慮的過着也挺好,到時候若有兩個孩子,過繼回林家一個,林侯一脈也不至于斷了傳承。

隻是,林海早早給黛玉定了親事,衛家也把黛玉當自己孩子護着,衛家公子也出類拔萃,他們沒什麼不放心的,隻是到底遠了,他們看顧不到,早些時候的打算便也沒說出口。

黛玉繼續道,“我以後怕不能常回姑蘇,我爹娘留下的産業不舍得賣了,想留着當個念想,便想托付給叔伯們照看着。”

林五太爺和林族長自然知道林家在江南的産業,本以為黛玉會安排家仆照看,他們到時候再暗中照看着,别讓黛玉被人欺負了;如今黛玉願意托付給族裡,他們也會自會盡力。

五太爺、族長林淳同時表态,“好,玉兒放心,族裡會給你看好的。”

五太爺又道,“江南到京裡路遠,不方便,到時候半年給送一次賬本和出息,有我看着,你放心,總不會讓人欺了你。”

林淳也道,“五叔說的極是。”

黛玉道,“五爺爺、大伯說的那話,我自是信得過叔伯兄弟們。不過,也不能家裡白出力。到時候我拿出兩成利潤,一成給幫忙的叔伯兄弟們,一成留着,給族學和女學,幫助族裡老幼,誰家有困難,也方便都幫幫。”

林家衆人都贊黛玉心好,衛若蘭也隻是跟着黛玉來拜訪長輩,知道黛玉想把江南的家業托付給族裡,卻不知道黛玉的打算。

他知道黛玉很好,可黛玉總是能更好,讓他有點壓力,看來,他要多多努力才行。

畢竟以後,他們要并肩作戰許多年,他可不能被黛玉落在後面太遠。

林淳道,“玉兒,給學裡的,大伯就厚顔留下了,隻是給我們的那一成就不必了,到時候給他們開一份工錢就好。”

黛玉堅持,“叔伯、兄弟們到時候肯定勞心勞力,您就收着吧,大不了到時候讓兄弟們多出點力,賺得多了,他們分的雖多,可我分的更多。”

黛玉說的像自己占便宜似得,可林家人都知道她是想幫族裡。

僵持幾番,五老太爺、族長終究沒有抵住黛玉的勸說答應下來,隻說分成不必一成,半成就好,剩下的一成半存起來,給學裡、村裡用,或者到時候有災難的時候救災,或者黛玉遇到難題了,也好拿出來幫她。

黛玉感激,隻得答應,想着以後報答。

正事說畢,閑話一會兒,想着黛玉離京,時間緊張,五太老爺和族長帶着林管家去交接。

因着都是長輩,也不用避嫌,五太夫人就留着黛玉、衛若蘭和她們叙話。

林家女眷們你一言我一句的叮囑黛玉到了京城好好照顧自己,要有不好就寫信來,或回姑蘇來;又叮囑衛若蘭好好待黛玉,以後若有不好,也别彼此磋磨時光,給她們來信,他們自會接黛玉歸家。

林家女眷的話是真的,也是給衛若蘭一個警告。

黛玉如今雖隻是孤女,可林家還在,長輩還在,黛玉永遠有歸處,有一群家人做後盾,甚至願意姑娘歸家。

黛玉聽了很是感激,眼裡蓄滿了淚水,沒留下來,隻一句一句的應着。

衛若蘭聽了也鄭重承諾會對黛玉好,一一答應長輩的要求。

衛若蘭聽了林家長輩的話,想他會對黛玉好,可時光太久,人心易變,未來如何,誰也不能保證;若有朝一日,他們感情不再,那就了林家長輩的話,放她歸家,總有長輩為她做主。

雖想了許多,卻不過電光火石間。

衛若蘭起身,向林家的女眷躬身行禮,鄭重承諾會對黛玉好,說道後面,他的語氣有些艱澀,卻同樣堅定,“若有朝一日,我負了妹妹,自會送她歸家。”

林家女眷聽了,自是放心。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