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道,“兔皮攢了不少,我走的時候十月,剛讓她們把去年的送過去,一共一萬多張,就是顔色、質量參差不齊。”
楚楠道,“我走的時候還沒收到,好壞無所謂,我也不指着這些賺錢,保暖就好,将士們不冷行。”
黛玉道,“可這些也杯水車薪。”
楚楠道,“沒事,姑蘇養兔這個走上正軌了,到時候姐妹們都可以搞,甚至可以把養兔的方子散出去,讓百姓養了,我們群芳會直接收兔皮,或者我們自己也養。”
楚榕道,“這樣好,藏富于民。養了兔子,不管怎麼樣,我也看了林姐姐送的信,兔子多産,養兔子,百姓總不會缺肉吃;吃了肉,剩的兔皮,她們要不舍得賣,留着給孩子們做些棉襖,以後冬天就不會有那麼多孩子凍死了。”
姑娘們聽了都歎氣。
楚楠道,“黛玉,我之前提的兔毛紡線有沒有結果。”
黛玉道,“那邊還在試,我走的時候還沒消息,這段時間也沒來信。”
楚楠道,“要是兔毛、羊毛能紡成線,到時候我們養了長毛的兔子和羊,一年四季都能剪毛,一隻羊可以一直剪,可比皮草劃算的多。”
衛若竹問道,“你确定兔毛、羊毛能織衣服,能保暖。”
楚楠道,“我确定,兔毛、羊毛都能紡成或粗、或細的線,到時候織成衣服,貼身穿着;還可以織成披肩、披外面。”
楚楠突然一拍腦袋,又道,“要不試着把他們搓一起試試。就像搓麻繩一樣。”
衛若竹道,“我這邊也安排人試試,反正今年冬天已經過了,明年還有一年時間,不急。而且,到時候羊毛還可以找北疆胡人收,她們有利可圖,會不會都去養羊,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邊疆之禍。”
楚楠道,“我明年回去找李将軍聊聊。這個辦法好,養羊的事情,我們不用做,到時候留給胡人做。”
黛玉道,“希望有用,邊疆有太平的一日。楠姐姐你說的報紙我也都記着,隻是這幾年在姑蘇不太方便。”
楚楠道,“好,到時候我們姐妹們可以把各地的見聞寫了投稿,要有人寫話本,也可以投稿,一張報紙也一回,喜歡的人就會一直買了。”
衛若竹道,“報紙,我也聽你們說過。我們還可以宣傳一下朝廷的政令,免得百姓不知道,讓百姓被蒙騙,欺壓。”
黛玉道,“可以,那這樣報紙不能賣的太貴,成本必須控制。”
張閱道,“我手下有個印刷坊,到時候紙不用太好的,成本價就行,要是賣的多的話,我覺得也有賺頭,到時候咱們專門開個印刷坊。”
黛玉道,“思思姐可以發自己做手工的心得、琋琋的畫、我的詩、閱閱行商過程中遇到的趣事都可以用。”
姑娘們也能聽出裡面好處,紛紛許諾,回去找閨蜜,要有才藝的就動員她們給女報投稿,還有之前詩集的詩人們,現成的作者,到時候可以吸引她們來女報。
黛玉道,“到時候我找個院子,我們做女報的根據地,女報的内容審核、姑娘們送的文稿都可以直接送到院子。”
楚楠道,“其實,直接擴建群芳女學也行。”
黛玉道,“這個還是分開好,女報畢竟可能引領輿論,到時候兩廂分開,就放是兩波人辦的,要出了事,也不至于牽連。”
楚楠道,“妹妹思慮周全,我們以後有的産業确實要分開,樹大招風。畢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