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是昨晚,老爺給寶玉和探春說了個填數遊戲,兩個孩子玩了一晚上,今早一洗漱完,就要找老爺再去玩那遊戲。”王夫人也笑着把昨晚的事情說了出來。
“寶玉平日裡見了二老爺的确有些畏懼,如今這樣确實好。兒子天性總是更親父親,女兒嘛,就親近母親一些。”王熙鳳說道。
幾人又在賈母處談笑了一會兒,就各自離開了。
出門後,王夫人叫了王熙鳳去她院子商議賈母壽誕的事情。
她們剛到院門口,就聽到寶玉的聲音“我知道了,這裡要填五,不能填七!”
“這個孩子,真是入迷了。”王夫人笑着搖搖頭,與王熙鳳進了平時議事的屋子。
“轉眼已到了六月中旬,老太太的壽誕你操辦的怎麼樣了?”
二人一坐定,王夫人便問王熙鳳。邊說,邊捧了杯涼茶,抿了一點。
“回太太,今年是老太太的整生日,我問了大老爺大太太,都說最好是要大辦。昨日我與珍大哥商議過,壽宴兩府都擺。我想着是從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初五日,總共八日。”
王夫人點點頭,“之前老太太六旬誕辰也是設宴八日,這次也是應當的。”
王熙鳳見王夫人也贊同,就繼續說道“東府單請官客,咱們府單請堂客。二十八日至三十日這三天宴請外面的公侯長官等。初一初二初三分别是老爺們的家宴,初四是族裡的家宴,初五日就留給家裡管事的下人熱鬧。”
“各處應該請哪些人你有單子了嗎?”王夫人又問道。
“先前已問大老爺與珍大哥要了名單,其他的名單老太太吩咐我來找太太拿就行。”王熙鳳如實說道。
王夫人今日叫了王熙鳳來商議也是要把名單給她的,就吩咐了一個小丫鬟去取。
一會兒丫鬟拿來幾本名單,放在小托盤中,呈給了王熙鳳,王熙鳳的丫鬟平兒幫着收下了。
“這些單子上的人都是以往府上擺宴常請過的,或有些新增的需要請的,錦屏都知道,你有拿不準的地方,派人來叫了她去就可以了。”錦屏是王夫人身邊的得力丫鬟,做事也很妥帖。
錦屏聞言走出來向王熙鳳行了禮。
“太太跟前的人,定是調教得極好,也要讓平兒多和她學學。”王熙鳳笑說道。
“誰不知道你的丫頭都是七竅玲珑心的,錦屏也就在我這裡還看得過眼了。”王夫人素來喜歡侄女王熙鳳的性子,不然也不會促成賈王兩家的第二樁聯姻。
二人正笑說着,賈政掀簾進來了。
“老爺”“二老爺”王夫人與王熙鳳均是起身行了禮。
“說些什麼呢?這麼熱鬧。”賈政說話間坐在了炕桌東側。
王熙鳳回道“太太正吩咐我操辦老太太的壽辰呢,我年紀輕,不懂的地方多,還要太太多指點。”說罷,親給賈政倒了杯茶端到跟前。
“鳳丫頭歇着,讓丫鬟們來就行。”賈政笑着接過茶,又問道“老太太過壽,你父母親肯定是要來了。你父親倒是會享福,早早辭了官,回了金陵頤養天年。許久不見,他們身體可還好嗎?”
“回老爺,前些日子他們還給我傳了信來,說他們在金陵一切都好,老太太七十壽誕,他們月底就準備動身了,早日來京,也與親戚們多走動走動。”王熙鳳回道。
王熙鳳的父親是王家長子王子安,前兩年回了老家金陵,不再做官。其弟王子騰,這兩年仕途正通,做京營節度使。還有兩個親妹妹,一個嫁了賈家二老爺,也就是王夫人,另一個嫁了皇商薛家的長子,也就是薛蟠與薛寶钗之母薛姨媽。
說到這,賈政又問王夫人“你妹妹他們薛家也要來人的吧?”
王夫人略一猶豫,回答道,“前些日子她也捎了信來,說是妹婿身體不太好,怕是經不住舟車勞頓,兩個孩子年紀還小,她又走不開,大約不親自來了。”
賈政聞言安撫道“既然妹婿身體不好,就不要勉強,親戚之間,無論哪日走動都是好的,不拘什麼時候。”
“聽說兩個外甥,蟠兒寶钗與寶玉年紀相仿,都是很聰慧知禮的孩子。”賈政又問。
王夫人點點頭,卻不贊同。她自然知道薛蟠是個什麼性子,年紀雖小,可薛姨媽信中總是不忘訴苦,說薛蟠又闖了什麼禍,想來長大了也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
“琏二爺去金陵時倒是見過姨媽家的寶钗,說是極聰慧伶俐的孩子。比她哥哥強上不少呢。”王熙鳳又道。
“揚州林姑爺那邊,應該也會派人過來···”賈政說到這裡就沒說下去。
賈敏已經過世,林如海雖官職不低,但身居高位,也是如履薄冰。再加上夫人去世,這幾年他的身體也不好,膝下隻有一個女兒黛玉。
幾人想到這裡,都是難過,各自歎氣。
“若是你林姑父來了信,或是派人來賀,你記得也傳話叮囑他保養身體,切莫憂慮。”賈政暫時也隻能這樣,林家遠在揚州,他想提醒黛玉的父親注意身體,也鞭長莫及,沒有合适的機會。
随後,賈政讓書文遞了一份名單給平兒,對王熙鳳說“這是我這邊需要宴請的一些人,人不多,辦的不要太鋪張,按規矩來就好。”王熙鳳聽了,略有些納罕。
“前幾日,從宮裡傳了一些消息,說是聖上不喜那些豪門大族行事太過鋪張,因此還借機懲治了幾戶人家。所以我看,這次壽宴,你們還是要謹記,不可以太奢侈靡費,一定不要太張揚了。”
王熙鳳見賈政說得嚴肅,雖然心裡不太贊同,但也應下了。
王夫人見王熙鳳聽完賈政的話并不很是贊同,于是補充道。
“鳳丫頭,宴席既然安排了,就仍是擺八日。但在各處賓客人員上,把不必須邀請的減免了。還有諸多精細之物,丫鬟小厮,符合規格夠用即可。來的人中不乏皇親國戚王公大臣,宴席與回禮都按照等級規格來就行。聖上既然重視,咱們切不可因為此事被有心之人傳揚出去。”
她見賈政眼含贊賞,王熙鳳也聽得認真,就繼續道:
“隻是記住一點,雖然不能太張揚,也不可因為過于儉省而讓老太太不高興。宴席多了,隻要處處稍微克制一些,老太太發現不了,面子上也過得去。咱們呢,也不容易被有心人抓住把柄。普天之下,哪有國公之家,沒有一點氣派的呢?”
“的确是這個道理,老太太過壽,做子女的必然是要孝順的。隻是為了不被有心人拿這個說事,不如咱們處處做到符合規矩就行了。不鋪張,也不寒酸。”賈政意識到目前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如此,他也忙說道。
王熙鳳見賈政夫婦都是同樣的說法,就很幹脆地應下了。
她絲毫不覺得為難。相反,她很有信心辦一場既不鋪張也不寒酸的壽宴。既要讓老太太滿意,又要讓二老爺與太太滿意。還要符合國公府的規格,但不能逾矩鋪張,惹得聖上不滿。
正是:金紫萬千誰治國,裙钗一二可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