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南方有雪 > 第1章 Ch.1

第1章 Ch.1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九九零年。隆冬。上海小雪紛飛。

邵雪枝懷揣返城證明,推着舊拉杆箱,背着棉布面粉袋改的旅行包,牽着妹妹穿過人群,離開綠皮火車站台,迎着茫茫飛雪走向廣場。

映入眼簾的恢弘、繁忙都會,是遠東明珠。是祖輩、父輩的故鄉。是出發和到達的碼頭。

但對她來說,這是陌生的異鄉。周圍的吳侬軟語,她一句也聽不懂。

她出生在喀什戈壁灘邊。那裡黃沙漫漫,最熟悉的景物是胡楊,沙棘,駱駝、鴿群。

媽媽是她四歲那年奶奶去世後從兵團辭職的。

起初被老領導安排到地委做辦事員,後來爸爸胃出血,她就又辭職,搬到戈壁小鎮開裁縫鋪。

結果襯衫、毛線衣、布拉吉根本賺不到錢,人家自己也會。反而被鄰居奶奶們追着教會了烏孜别克族繡花和手工毯賺手工費。

整個童年時期,家裡經濟非常窘迫,吃的穿的幾乎全部自己動手。玩具隻有沙子,毽子,繩子,棍子。她對這些沒有興趣。

夜校有個老師看她會畫地形圖,贈她竹筆,教她把青核桃皮加水熬成墨汁,可以記日記,可以畫鋼筆淡彩。

掌握了一定技術後,她迷上畫哈薩克族、烏孜别克族的服飾。那些豔麗的紅,多麼美妙。

每逢集市,梳好麻花辮,戴上丁香和小花帽,買個香得流油的烤包子,走街串巷去看漂亮的裙子和手工飾品就是她最開心的事。

逛完了後就趕快拿紙筆,抓緊時間在做晚飯前把喜歡的都畫好,偷偷曬幹保存起來。幻想着有朝一日,媽媽會同意由她自己獨立縫制一條裙子。

除了這個,她最盼望的是爸爸回家。

每次爸爸回來,媽媽就會非常隆重地宣布今晚煮辣醬面吃。然後,拿出珍藏的自制醬油、豆幹、甜面醬,安排她跑腿買肉,哥哥削洋芋。

她家的辣醬不放辣,又炒又炖。

澆頭焖在煤爐子上咕嘟咕嘟翻滾,熏得滿屋醬香油潤時,爸爸會從門外進來,掏出一顆大白兔奶糖,笑眯眯地剝開扔到鍋裡增加香甜滋味。

她仗着年紀最小,爸爸來了有了底氣,每次都要吵着要先嘗一口。

爸爸會不顧媽媽反對,給她和哥哥各喂一口肉,然後帶着他倆圍觀媽媽做手擀面,美其名曰幫忙。

吃晚飯時,全家圍着一盞微茫的油燈,就着爸爸繪聲繪色的“沙漠曆險記”呼哧呼哧吃面,并不時發出驚呼,哇,啊,噢。

這是他們家最歡樂的時光。爸媽通常會奢侈地對飲一杯酒。

可惜這世上好景不長久。後來,爸爸懷抱筆記和繪制好的圖紙,永遠留在了沙漠裡。永遠沒能吃上魂牽夢繞的雪菜黃魚面。

那陣子每天都有地質隊的人來送錢和物資,媽媽沒有要。媽媽把爸爸和奶奶埋在一起,開了證明,帶着哥哥和她,千裡迢迢移居伊犁。

經過阿克蘇時,路邊驿站躺着一個小嬰兒,臉色烏青,襁褓裡塞着糧票和出生日期。

可他們窮的要死,根本無力撫養。

媽媽給喂了熱水,拿舊衣服重新包了一層擋風,然後狠狠心強行拖走她和哥哥。走出老遠後,突然聽到比貓崽子還弱的哭聲,又扭頭折了回去。

她趁媽媽沒留意,回頭看了一眼那個跟了一路的小蘿蔔頭。

就這樣,家裡多了個妹妹。媽媽貼身裹在懷裡,一路跟牧民讨羊奶養活。

到了伊犁,妹妹起名含之。

幾經周折買屋租地安頓下來後,他們倒錢袋一數,這下家裡半個烤包子都買不起了。

好在伊犁物産豐茂,水草繁茂,可挖野菜,可養牲畜,可種地,可捕魚。村委會看妹妹孱弱不好養活,隔三差五找牧民送羊奶過來。

為了養活他兄妹三人,媽媽忘了青年喪夫的痛苦,完全褪去了最後一絲女性的柔美,像強壯的野牛一樣勞作。完全看不出曾在兵團文工團工作。

春天農忙,食物非常随便。整整兩三個月,除了大餅配草頭就是草頭配大餅。殺羊吃是不可能的,買也不可能。好在奶茶管夠,蛋也有,偶有能撈到河魚。

到了五六月份三夏大忙時節,媽媽和哥哥幫人割麥子是重體力活,家裡每天能吃上肉。

她白天牽着妹妹出門挖野韭菜、荠菜,摘椒蒿、野薄荷,抓魚……晚上做飯,一般是茭蒿炖魚,椒蒿炖羊肉,荠菜餃子,錫伯大餅配韭菜辣子醬随機。

冬牧場,家裡牲畜并不多,媽媽堅持學當地人騎馬穿過松林,進入雪山深處。

陽光在松林裡形成丁達爾效應,他們的小氈房埋在雪地深處。每天在遠處哈薩克牧民的歌聲裡,圍着蘋果木炭火,抱着新生的小羊羔為伍,以囊、包爾薩克泡奶茶充饑。

村委會看不下去,送來半扇羊,并說:“想回上海的話,返城證明我們找上面給你解決。”

媽媽笑着拒絕了:“謝謝。可屯墾戎邊是一生的誓言。而且我的愛人、家人也都長眠于此……”

村委會的人走後,她斟酌再三,用了特别平常的語氣:“媽,上海是不是能買到彩色的墨汁?李老師說了,鋼筆淡彩其實是彩色的。”

媽媽憤怒地大聲呵斥:“怎麼,你想去上海?我告訴你,你就不是上海人!上海不是你能去的地方!畫畫也不是你該學的東西!”

她非常冷靜,試圖解釋:“我不是想學畫畫,我隻是想畫好衣服圖樣。”

然後,媽媽說她狡辯,打了她。妹妹在旁邊吓得哇哇大哭。她和媽媽爆發了激烈的争吵,并冷戰。哥哥怎麼說和都沒用。

直到除夕夜,媽媽别别扭扭地遞給她一個碎布頭拼的包裹。

打開一看,《服裝裁剪講座選集》《服裝裁剪基礎與縫紉》《美與打扮穿着》,以及一本重達五斤的、美國50年代出版的、美化服裝運動時進口的服裝設計英文原版書,

裡面的款式新穎的讓她心跳加速。

什麼斜波浪無袖長旗袍禮裙、後開襟小姐裙、叉胸荷葉邊禮裙,不對稱裝飾花俏麗連衣裙……那是一種精緻、凜然的美,幾乎讓她自相形慚。

這讓她更想去上海了。她看過太奶奶在中西女塾念書時的照片。她想,在這方面,上海一定有更廣闊的視野。

但媽媽經不起刺激。她隻笑着讨巧:“媽,等我學會了,縫裙子給你穿。”

收到這些書的第三天,年都沒過完,哥哥穿着穿着她織的毛線襪當兵去了。妹妹年幼,撕心裂肺哭得差點厥過去。

到了部隊後,哥哥每個月都寫信回來,寄津貼,報平安。

當年第二年,哥哥立功轉了志願兵,家裡經濟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小木屋翻新擴建,變成了草坡上最顯眼的兩層樓,玻璃窗,伊利藍。

辦完喬遷酒,媽媽一下子垮了,身體日益變差,再也割不動麥子,羊也越養越少。隻留了七頭。

為了照顧媽媽和妹妹,念完高中後,她選擇在離家最近地方做辦事員。

80年代局勢一年一年好轉,風氣也逐漸開化,她也二十出頭了,開始買布照着書上的款式裁剪好,去同事親戚家借縫紉機做裙子穿。

作為報答,她免費為同事和同事的親戚家做衣服,每次都被誇漂亮、手巧。

讀書時,她因為性格孤标沉靜,不論怎麼搭讪、挑釁都面無表情,意外成為學校名人。喜歡她和讨厭她對半開。

喜歡她的覺得她細眉細眼小鼻子小嘴個子高挑皮膚白得炫目莫名神秘有氣質。不喜歡她的覺得她長相平淡性格冷淡,整個人都很假,傲什麼傲。

她不想那麼惹人矚目,參加工作後一直努力随大流。可人骨子裡的東西是很難更改的。

有人問她穿那麼好看幹什麼,她張口就,這是我自己的事。

托朋友帶回淡紫色艾德萊斯絲綢,做了條寬松的無袖低腰V領連衣裙,被說款式老氣,現在不流行這個。

她看對方一眼,我不喜歡穿和别人一樣的裙子。

給妹妹織了條彩虹長镂空背心裙,裡面搭自己做的棉布背心裙打底,特别适合乍暖還寒的天氣。被一堆人圍着要求幫忙做。

她沒有任何迂回,我妹妹也不喜歡穿和别人一樣的裙子。

諸如此類種種,高傲不會做人不好相處的壞名聲很快越傳越響。當然,她家兄妹都争氣,還是有不介意這個的人家托人來做媒。

這是她最恐懼的事,女人一旦嫁人,這輩子就完蛋了。

但她沒敢直接說我不想嫁人這種驚世駭俗的話。隻是拉臉挑刺趕跑、吓退每一個來說媒的。

哥哥排雷犧牲消息傳來前,她已經變成了這個小地方飽受指指點點的對象。

那天又來一個說媒的,話裡話外,女人二十幾歲還沒談對象,說明自身條件差,有人要就不錯了。

她打斷,讓對方出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