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王教練話音落下,第五組的其他三位選手依次走到了起點處。
李彤一臉你自求多福的眼神看着于思夢。
于思夢對李彤點了點頭,接着便走上前去。
來到起點後,每個人還有一分鐘的準備時間觀測前三段賽道。
于思夢事先幾輪比賽已經把能看的全看了,如今也不打算再靠着一分鐘的時間臨時抱佛腳,而是一邊思索接下來的戰術,一邊活動手腳腕關節。
可還沒等活動一會,于思夢突然感到有人來到自己身邊,她扭頭一看,隻見來人竟是張小哥。
“小于呀,”張小哥抱着成績記錄冊,呵呵笑了笑,“怎麼樣,感覺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謝謝張老師關心。”于思夢一邊回答,一邊轉着自己的踝關節。
張小哥此時專門上前和于思夢搭話,其實也是抱着幾分給于思夢搭台階下的意圖。
卻沒想到,小姑娘問題回答的這麼果斷,且情緒平穩,一臉的面色鎮定。
這般的态度,反倒是襯的他一位成年人顯得大驚小怪了。
“呃——”張小哥有些不相信,“你真的确定麼?如果感覺沒準備好,或者身體不舒服,今晚可以先不比。”
“張老師放心,我沒有覺得不舒服,狀态也挺好。”眼看着張小哥一臉緊張的神色,于思夢半開玩笑說,“當初可是張老師你推薦我參加這次比賽的,怎麼你現在反倒比我還緊張了?”
于思夢不說這話還好,一說到這話,張小哥不由得捂住臉。
“當初是我大意了,一開始還以為今年的賽制和往年一樣,誰想到中途竟然變了……”
“我看這賽道雖然難,但設計的挺精細的,”于思夢好奇地說,“這次的滑速比賽,賽道到底是誰設計的?”
張小哥先是左右張望一下,接着壓低聲音,小聲說:“是白蕭然。”
“白蕭然?”于思夢聽了這話,神色一變。
于思夢開口,正準備繼續問些什麼時,可就在這時,王教練喊了一聲,“還有10秒!各位準備!”
張小哥眼看着于思夢如今這架勢,俨然是不準備中途退出了。他對于思夢投來愛莫能助的眼神,退到了一邊。
于思夢沒問出想知道的問題,倒也沒有太在意。而是伸展了一下手臂和肩膀,最後趁着比賽開始之前活動了一下膝關節。
事實上,聽到這次賽道是白蕭然布置的,于思夢反倒沒有多驚訝,而是感覺張小哥的話在冥冥之中印證了她早前心中的某種猜想。
白蕭然是天賦異禀的前國家隊運動員,正是因為賽道是他布置的,越發也就代表着這次的滑速比賽含金量不小,且不可馬虎應對。
無論從什麼角度看,于思夢都覺得,自己參加這次比賽,值了。
白蕭然專門布置這樣的賽道,一定有他的用意。
這次的滑速比賽,一定是針對花滑練習者的;一定是有助于花滑技術提升的;一定是需要參賽者對于滑行技術多加運用的,不可單單憑借蠻力的。
于思夢總結到此處,心中已經有了底。
“最後3秒鐘!”王教練喊道。
于思夢身體半蹲,做好了沖/刺的準備,在比賽開始的最後一段時間,她無意識地看向了冰場欄杆外的方向。隻見,奶奶和餘思思正站在那裡。
看見于思夢看向她們,李奶奶喊道:“夢夢,安全第一!”
“開始!”
随着比賽的哨聲吹響,于思夢幾乎是想也不多想,憑借着本能,猛地沖出了起點!在向前滑的同時,她的上半身重心降低,在最初的助跑過後,雙腳大步邁開行進。
如今于思夢滑行的姿态,不像是花滑,而是像短道速滑。
而使用這一滑行姿态,原因也很簡單——
第一賽段的前半段,說到底隻是拼單純的滑速和爆發力。而要論速度,沒有什麼冰上項目比短道速滑更有學習價值。
于思夢近些日子在家裡刷花滑相關視頻,和花滑同在一片賽場的短道速滑也了解了一二。
她前世學習武術,運動能力本就很強,再加上兩周來針對滑行能力的集中性訓練,因此,一口氣滑了大概30米後,于思夢大緻卡在了第二名和第四名之間。
在第五組選手比賽的同時,王教練把記錄成績的手冊放在了欄杆旁,他看了眼張小哥,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張呀,這一組比完,今晚就結束了。我看你剛才和那位小姑娘聊天,你們聊了什麼呢?”
“沒聊什麼,那姑娘是我推薦來參加比賽的,我剛才勸她呢。”張小哥無奈地說。
王教練好奇地問:“勸她?勸她什麼?”
“王叔啊,你是不知道。”張小哥捂着臉,“剛才那個女孩叫于思夢,她隻練了兩周花滑……”
“什麼?隻練了兩周?”王教練幾乎是大驚失色,“你之前是怎麼想的,還讓她來參加滑速比賽!?”
張小哥一聽這話,心中一把辛酸淚。
如果他提前知道了今年的規則變動,他自然是不會叫于思夢參加比賽的。
可如今,于思夢報名比賽已成既定事實,他是有苦說不出啊!
王教練看向賽道,“小張啊,你說的于思夢,可是穿白T恤那個?”
“是的。”
“隻練兩周也就罷了,連鞋子也不自己帶一雙!”王教練恨鐵不成鋼。
他正想再說些什麼,可就在這時,他看着前方的賽道,突然神色一變——
賽道之上,于思夢邁動雙腿,穩定滑行,雙目則聚精會神地盯着前方。
她如今排在第三的位置,可雖說隻是第三,四個人之間的差距都很短,随時都有趕超他人或被他人趕超的可能。
在第一賽段,想要與他人拉開差距,最好的機會,隻有一次——也就是賽段的正中間,180度轉角處。
不僅如此,于思夢心中還很清楚,對于她自身而言,這恐怕也是今晚唯一能夠暫時領先其他參賽者的機會。
從第二賽段開始,賽道對于選手的技術能力要求會越來越高。她練習花滑的時間畢竟不久,雖說今晚的比賽隻是模拟賽,可這也并不代表于思夢沒有野心。
40米,50米,55米……
眼看着離60米的拐角處越來越近,果不其然,前方第一名的選手開始降速。
而随着第一名的選手降速,第二名的選手也開始降速。
于思夢目不轉睛地盯着前方。眼看着自己離拐角也越來越近了,她蓦地擡起左腳冰鞋,整個人重心向左倒——
換足轉體180度!
在于思夢作出轉體動作的同時,原本排名第一的選手剛剛完成側轉,略顯笨拙地控制腳下冰鞋進行了180度轉彎。
然而,正當他準備在接下來的60米繼續進行沖/刺,誰知,還不等他開始提速,他便看見一個身影輕盈又快速地從他旁邊略過,向着前方快速滑去!
“什麼!?”
一時之間,冰場一側的觀賽區,包含李彤、黃雨婕在内的一衆參賽者,全都震驚了。
“小張啊,”王教練看着于思夢的方向,緩緩轉過頭,有些不相信地說,“你真的确定,這姑娘隻練了兩周?”
王教練震驚,張小哥比王教練更震驚!一時間,他瞪大眼看着前方,許久都說不出話來。
彎道“超車”,這個場景在前幾組的模拟賽并非沒出現過;至于換足轉體,這更是學花滑稍微久一點的人都知道的基礎步法。
180度的彎道,不同于短道速滑的環形賽道,選手需要轉向的角度更大。事實上,在第一賽段夾角處利用轉體技術轉彎正是賽道設計的用意所在。
然而,在今日的模拟賽上,将換足轉體靈活運用在此處的人,于思夢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
“這個孩子,是你手下的學員?”王教練一拍欄杆,贊賞地看了眼張小哥。
“這姑娘,有前途!”
于思夢這一番換足轉體,動作标準,姿态優雅,無論是重心的轉向,還是冰刀的控制,全程都顯得絲滑又遊刃。
也正是因為這一分絲滑,她幾乎是在毫秒之間反超了第一和第二,一躍來到了領頭羊的位置!
轉體完成後,于思夢也不含糊,她俯低身體,恢複了短道速滑的滑行姿态,立馬就是一個二次提速。
而在她滑出沒過兩秒,原本排名第一的選手意識到了自己被反超,瞬間也被激發了好勝心。他立馬也加大了雙腿的跨步頻率,手臂擺幅增大。卻不想,前方于思夢和他的距離卻并沒有縮小,反而還有越變越大的趨勢!
“天哪!”冰場之外,眼看着兩個孩子仿佛要在冰上起飛,速度越來越快,李奶奶擔心地握緊雙手,“思思,夢夢是從什麼時候滑的這麼快了?”
“奶奶,你怕不是忘了,”于思思聽了這話,頗為自豪地說,“姐姐以前不僅喜歡練武術,跑步也很快呢!姐姐參加學校運動會的短跑比賽,次次都得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