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L的用戶主頁一片空白,沒有任何發帖,連評論也寥寥幾條,内容基本都和時政經濟有關,回複内容很短,都是陳述句。
但這樣一個純路人用戶,關注他的人卻很多,竟然高達4萬粉絲。
栗山稚香好奇地點進去,發現很多人都是通過那幾條評論關注了他,理由無一例外——
太、準、了。
比如:【23L:讨論這些沒意義,這條建築法案還是會通過。】
後面先是銜接了一些即時回複,内容有支持又反對,但半個月後,更多的用戶來回複他,說這條法案竟然真的通過了。
再比如:【23L:最終上台的還會是目原清二。】
後面緊跟目原清二的支持者和反對者,但一個月後,又是很多用戶回複他,目原清二果然上台了。
如果隻是一條兩條還可以說偶然,但他的評論,每條都是這樣。
簡短的、笃定的話語,關聯無法私人操控的時政或經濟,最後答案的天平永遠會倒向他。
而且他隻在23L評論。
所以剛才“23L!求細說”不僅僅是在喊他,還是在喊他的名号。
栗山稚香摸摸下巴。
其實她也覺得這話不像是在博眼球,反而真的像是一句提醒,畢竟她也是剛從工藤宅出來的人,現在這個世界的工藤新一是什麼模樣,她親眼目睹。
但按照“23L理論”,他說的每句話都會在一段時間後被證實,那麼“少接觸工藤家的産業,勸惜命的,離他遠點”又怎麼說?
難道未來某個時間,會有人因為接觸工藤家的工作而死?
栗山稚香轉頭看向旁邊這位正被無數人讨論、懼怕或者好奇着的主人公。
少年沒有看她,依舊自然地翹着二郎腿,将手中的書抵在膝蓋上,單手翻看着,後面的書頁所剩無幾。
碎發從額間散落下來,光影疊疊,半遮着那雙平淡的、深藍的眼眸,疏離感濃厚地包圍着少年。
栗山稚香輕輕地呼出氣息。
她忽然有一個疑問在腦海中形成——
這個世界的新一,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天生的?還是說家庭影響嗎?
或者小時候遭遇了什麼……
“怎麼?”
冷淡的聲音忽然響起,打斷了栗山稚香的思考。
她回過神,發現工藤新一已經對上了她的視線。
這是一雙一旦注視着别人,就會讓那個人心底一涼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