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梅花三弄 > 第19章 第 19 章初禅

第19章 第 19 章初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師父:還初禅都沒有體驗過。

昨天呢,有個居士,他問我,其實也是聊天啊,聊天說了這麼一句話。他是怎麼回事兒呢,他自己有茶室,喝茶待客的地方。裡面也有蒲團,打坐也有佛像,自己有時候呢,打打坐,清修一下,他就說呢,就是妄想特别多的,妄想紛飛的,然後就來了這麼一句,說要能感受到初禅的這種境界就好了。

初禅啊,它一般講的就是,這個禅定當中的四種禅定,四禅八定啊,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初禅呢,要達到一個什麼境界呢?要達到内心非常的柔順,而且充滿了這種喜悅。這個喜悅是佛法帶給我們的喜悅,叫法樂,法喜。而且初禅的境界呢,心念要集中的。大家想想,我們心念怎麼樣才集中啊?是不是把很多妄念都破除掉了,心念才能集中,身心才能輕安嘛。

其實啊,你看我講的這幾句話,也都是書上經常說的,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的。這些話說出來,都是輕飄飄的。張口就能來的東西,但是大家想一想,我們要能做到,那真的是難如登天了。就像内心,柔順法喜充滿。心念集中啊,身心輕安,他需要是什麼呢?包括呼吸都是細長的。他需要什麼呢?他需要要離五蓋的。

什麼叫離五蓋呢?五蓋就是系統的說了一下我們自身的這個問題,貪嗔癡慢疑呀,昏沉掉舉這個方面的。就是系統的講呢,叫貪欲蓋,嗔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蓋和這個疑蓋,其實就是貪嗔癡慢疑,要讓我們去離開貪嗔癡慢疑。

你看,我們講你論,談佛法多好談呀,住在文字像上,就像我們講那個畫畫一樣的好畫。紙上談兵都好談的,你看我們做他就難做了呀,對不對?我不知道是不是在這個群講的,因為我好幾個群都會講的。反正是因為一個人嘛,他的肚子裡的東西就這麼多,我把以前的講完了,然後呢,現在的吸收的肯定是少一點的,反正是能吸收多少就講多少的,有時候可能講的也會重的。你看就像說釋迦摩尼佛。釋迦摩尼佛呢,他是這樣子的,大家都知道,就像前一段時間一個居士,他發過釋迦摩尼佛的東西,那釋迦摩尼佛是舍去王位出家修行了。

如果讓我們有一個王位,我們能不能下來?我們下不來的!真的,絕大部分人都不可能下來的!一旦坐在王位上,就下不來了。住在文字相上這此人,更白瞎,更下不來。你看佛陀,他就能夠悟出來。就是說要舍去王位的。佛陀舍棄王位呢,你看我都出家都七年多了,我才慢慢的能夠理解釋迦摩尼佛他為什麼要舍棄王位的。因為經常看一些東西,經常去思考嘛,經常想,經常悟啊,才知道他為什麼要出家的,對不對啊。首先呢,宮裡的孩子,皇宮裡的孩子,你要經常看這些片子就知道的。宮裡面的一一個王子,能夠出生,能夠長大,就是特别難得的。你看看宮鬥片就知道了嘛,對不對?不是下毒呢,就是搞那些什麼什麼麝香啊,啥東西的,堕胎的!因為皇帝隻有一個,妃子特别多的。我們知道的隻有一個摩诃波舍波提夫人,還有一個摩耶夫人嘛,我們知道這兩個。

實際上,宮裡面他是這樣子的,他還有舞女嘞,還有仆人嘞,随時都是供這些王室享樂的。男人就那麼那麼幾個,完了,女人這麼多,互相争寵,互相下毒,互相陷害,互相迫害。你像我們知道是佛陀呢。他父親這一輩兒是四個嘛,淨飯王、糊飯王、甘露飯王,還有白飯王嘛。然後各家是生了兩個,你要擱到中國,我們古時候的皇帝生個二三十個兒子,那都是很正常的。這其中再選,找出一個是太子,這麼多兒子在互相去争,去鬥,對不對?選出來這一個太子,有一半兒的又很難繼位的。等到繼位以後呢,他又害怕自己的兄弟去篡權,對自己的骨肉兄弟又下手,甚至皇帝到老的時候,他連太子都要防着的。連太子都在防着。

你看過那個甄嬛傳你就知道了嘛,你看那個雍正皇帝,他就不不讓年貴妃懷孕。他就是一直寵着年貴妃,但是不允許她懷孕。為啥呢?因為年貴妃太強勢了,年羹堯又特别強勢的,一旦叫她生了兒子,那必定要為了這個兒子當太子,争權奪利,那就大權旁落了,那整個江山就大權旁落了。所以,不允許年貴妃生孩子,一直就哄着她,騙着她。最後,利用的就是炸的一點利用價值都沒有的時候,再把她廢掉,就是這麼殘酷啊!

王氏的一生,從從小那真是叫朕啊,孤啊,那真是一個孤啊。!一直到老,時時刻刻都要防着别人。你想想那種生活是什麼樣一種生活?悉達多太子,他就能夠有這個善根,有這個福德,能悟出這個道理。他要把這個輪回斷掉,于是就出家了。你看我們一說像佛陀這個都是太高大了,和我們就離得特别遠,對不對?你看我不說了,我再換一個角度來講吧,我不說漢傳佛教,因為我們這個漢傳佛教呢,(我們漢地的人)本身每一個人都有這個大乘根基的,說的人又特别多,幹的人又特别少,所以很難已經描述清楚了,而且又離我們這麼近啊,很難能看到自身了。

你看我打個比方,咱們就說個藏傳佛教,藏傳佛教你要修行的對吧,你你處于資糧道的時候還沒啥的,你如果要一直修下去的話。藏傳佛教和我們是不一樣的,我們是講那個圓滿的,他們是講次第的。對藏傳佛教很講次第的。你看比如說你要修行的話,你要去除掉這個貪嗔癡慢疑的話,你就一步步來嘛,行菩薩道啊,首先第一步叫布施。你看他讓你布置啥,比如說十萬盞酥油燈,10萬盞,你看你一般家庭是不是就一下就幹了10萬盞酥油燈!磕10萬個大頭,念10萬唵嘛呢叭咪吽,做10萬個,那個叫幔紮嘛,就是那個用香料弄成一個盤子,給弄的跟一個跟壇城一樣的,也是特别燒錢的,後去供佛去了。

你看比如說你有百萬家産的話,基本上這樣子供養一下,就供養的幹淨了,基本就幹淨了。所以他們的理念和我們不一樣的,他們認為存錢就存在寺廟裡面的。我們是存在銀行裡的嘛,對不對?他覺得他們一生就是這樣子的,他覺得吃用之後呢,其他的都要去供養給三寶的。我們這個心眼特别多的,我們心眼特别多的,你再給他講,他也不會相信你這些東西的。

你看金剛經裡講祗樹給孤獨園是黃金鋪地的。佛陀,我們現在知道他是一個圓滿究竟的人,對不對啊?現在都知道他是圓滿究竟的,但是在2500多年前,他住世的時候,他顯現的是一個老比丘相,就是老和尚相。老和尚相啊!大家想想,如果一群專門靠乞讨的人,然後都坐在黃金土地呀,坐在上面要是你看到你會怎麼想?你會怎麼想?你現在都拿手機,如果我們現在再看到金剛經裡面那個開頭的這一幕的話,你會怎麼想?你會不會認為釋迦摩尼佛就是搞名門利養的?你看看這些出家人,都黃金都鋪地了,你看看這哪是修行啊?對吧,你很會說的,就是噴起來特别會噴的。然後大家更想不通,既然黃金都鋪地了,你還跑去托缽要飯,你腦子是不是有問題啊?你看用我們的這種根性來看待你,你根本跟道上都不靠邊兒啊,能理解嗎?

然後,我們轉一圈回來,我們心眼子多呀,想法多。然後呢,那個你看,這個五蓋都不去除掉,貪嗔癡慢疑都不去除掉。那我們心裡它是不是住的東西就非常多的?心心念念都是住的東西,住着家,住着孩子,住着錢,住着車子,住着這事兒那事兒的工作,雜七雜八的營生啊,掙錢呀,生活呀,雞鴨魚肉啊,飲食啊,吃住啊,對不對?我們我們心裡住的東西多,那你必定會被你住的東西所系縛,系縛就是拿繩子綁你的意思。你住的東西越多,綁你的東西就越多。你看當我們講一個人被綁着的時候,他的心被綁着的時候,你覺得他心裡可能是柔順嗎?可能柔順嗎?可能有什麼法喜充滿嗎?可能有那個心念集中嗎?可能有身心輕安嗎?大家想一想,對不對?我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我說那個假的和尚都能把頭剃了。真的,真正的純真的居士,他就邁不進佛門,就是進入佛門這道坎兒,你叫他出家,他就出不了這個家。我可能講的話,你不相信。這個不需要相不相信,很多話你反問自己就知道了,知道吧?

我頭幾年啊,就是我沒上佛學院以前,我還想着去收個徒弟呀,或者怎麼樣的。現在根本都不想這些事情,很少想這些事情,這些啊,現在人沒有辦法講的,講的人特别多,做的人特别少啊。我是佛學院畢業以後啊,我在這裡講講沒有關系的,我在公衆号我都沒講,沒敢講的,你看當時我們畢業以後到成都去參學去了,參學是什麼意思啊?就是我們一次去了有三十多個和尚,到那個峨眉山佛學院,我們這邊也是佛學院嘛,他也是佛學院,互相交流一下子。對吧,順便再到樂山大佛呀,拜拜那些諸山長老,什麼那個寶光寺啊,昭覺寺啊,大慈寺啊,還有那個文殊院啊,這都是成都的千年古刹嘛,都去拜一拜嘛,朝個聖啊。

我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照片了。應該在我朋友圈裡有這些照片兒吧。當時那個會議室,他專門有一個會客大廳。會客的地方都是我們出家人。他們佛學院出的領導也是有些學生啊,學習的僧人嘛,我們也是這個領導。領導就是執事的和尚嘛,帶着這些佛學院的和尚一塊兒呢,就是聊嘛,其實參學啊,互相交流啊,就是各聊各自的情況嘛。以及各自的處境啊,遇到的這些問題。當時我就聽到峨眉山佛學院那個副院長:說了,他說峨眉山佛學院他是依托的是啥呢?他就是依托的這個叫那個叫什麼寺啊,反正是依托的寺廟嘛,就是這樣子的,峨眉山佛學院那個副院長就講,他說我們這個峨眉山啊,在四大名山當中。,峨眉山是屬于香火同比其他三座名山的話,峨眉山的香火是比他們都是少的多的多的。一般香火旺的大家都知道普陀山香火旺嘛,九華山香火也旺,對吧?還有這個五台山的也可以了。最差的呢,就是四大名山裡面來說的話,最差的就是峨眉山。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