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梅花三弄 > 第24章 漁

第24章 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那為啥他成高僧大德了呢?我們和那三惡道的衆生比要好的多的多呢?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問題,就是做壞事的人,他不長久。他不會長久的,好人,他就是一生平安的。你看,做壞事的人,你試一試就知道,其實我們都試過的。我們從小到大都幹過壞事兒,為啥現在不幹了呢?壞事沒意思,一個呢,他不會長久。再一個也會造成自己很多的心理的壓力和煩惱。

我們感覺到得不償失嘛,就放棄了做壞事。就像我們小的時候偷東西都偷過,偷過一個鉛筆呀,一個橡皮呀,拿一個什麼好吃的呀,都嘗試性的幹過。結果發現發現呢。他引來的這個果報太大了,得不償失的,沒有意思的,就是這樣子的。

最迷的是三惡道的衆生,越往上越不太迷,一直到佛是完全不迷了,完全覺悟了嘛,他不迷了,剩下的都是會迷,但是迷的程度有深有淺。是這樣子的,其實我們任何一個修行人啊,!你不是迷理就是迷事啊。

你看迷道理的人,往往有些人他是一直學這個教理,但是他不把這個教理用在現實當中去的。就像我常常給大家說的,有些人就修啥呢?修假大空的。哎呀,這也空,是那也空啊。講的都是把這個佛教裡面的東西,講的是頭頭是道的。你叫他拿出來練一下,啥都幹不成,他的世上。全都是貪嗔癡。理上面非常的精湛。

你看,種這種人在我們佛教裡面太多了,百分之八九十都是這樣的人。就是你叫他聽經聞法是可以的,你叫他解脫呀,布施啊。持戒,忍辱,精進,禅定,你天天給他講道理,而且他就天天活在道理當中的。天天活在道理當中的,這樣的,你這樣,你叫他拿點錢出來,我們幹點這個善事兒吧,他馬上就往回退啊,不吭聲,往回退。為啥呢?因為他的錢要幹啥用呢?要忙着供養騙子。供養讨債鬼,供養業障鬼的。他的錢要要忙着貪嗔癡來,他骨子裡面就認為佛教就是假大空。

你看,我們社會所有的吃瓜群衆是不是都這種心态?你看,我們給錢,比如說把錢給夜總會,是合理的,把錢給那電信詐騙的,沒啥毛病啊。該去就去嘛,也沒啥毛病的。大家發現了沒有?一旦把錢給了和尚,給了寺廟,哦,一旦拍下來,一旦把這個視頻拍下來以後,全社會都讨伐。大家不要忘了啊,就是你的錢在哪裡,你的心就在哪裡呀!是不是這個道理?你錢在孩子身上,你的心就在孩子身上啊!你錢在哪,心就在哪嗎?你心不在佛教上,我怎麼度你都度不了的。

其實,我們大部分人他是支持于道理的,但是把事情給廢掉了。他沒有把道理聯系到實際生活當中的,他沒有的。于是注定就是一事無成的。這個叫什麼呢?這叫這個執理費事,就是執着于道理,把事給廢掉了。修到最後呢,修假大空了,修增上慢了,修虛頭巴腦的。你看大家想想,你一個人的心裡,骨子裡面都是虛頭巴腦的東西,你這種人在現實生活當中,你可能成就嗎?不可能的,不要再做夢了,真的。現實當中一點的小事情,你都不沒辦法成就,你動不動還要成佛,還要叫所有的人給你供香火,你覺得可能嗎?有的時候,有人說,我一直啥啥啥,你在做夢啊,就是妄想嘛!妄想就是這樣子的嘛,自己在那胡思亂想嘛!你你看,有一種人叫執着道理把事兒給廢掉了,大部分人都是這個樣子。

還有一種人是咋回事兒呢?怎麼回事兒呢?他是執事昧理。什麼叫執事眯理呢?他就是他就忙着實際行動上下功夫。把道理給廢掉了,比如說你看有的人念佛,一天念3萬句佛号。我們大家你都可以試一試的,你念3萬句佛号試一試,你看你念多少個小時。你自己看看,你念的就哪怕快,你人要呼吸吧,你一分鐘能念多少,一個小時念多少,你可以算出來的,你三萬句佛号,那麼一天要很多的時間都是用于念佛了。

還有的人是忙着打坐,對吧?隻是實際行動上下功夫嘛!有的忙着打坐,有的忙着念佛。你看,他是這樣子的,他執着這個事相的修行。但是他沒有去依止道理,就是沒有依止于聖言量。沒有依止什麼聖言量呢?就是釋迦摩尼佛說的東西,或者說法師給他開示的東西,他沒有去想,沒有去認真聽。也沒有去把它這個道理悟完了之後再去做。就跟我們農民種地是一樣的。

我說農民種地,你一下就聽懂了,有的農民他隻管種地,他不管什麼科學不科學的!不管科學不科學的,那這個地他肯定種的不行。有的隻當科學家,他不種地,那也白瞎。就是這個道理。你真能讓一塊兒地能夠高産的話,你既當農民要去種地,完了又要當科學家,就像袁隆平這樣子的。袁隆平就這樣子,現在就受香火了。大家應該在網上能看到袁隆平已經被被大家封成谷神了,稻谷之神啊,已經開始受香火了,已經把他塑像了,放在廟裡了,已經供奉了。初一十五,都給他上香了,有的人。

我們有的人是這樣子的,他執着這些事相,把道理都廢掉了,叫執事昧理,就是把道理給廢掉了,不管道理了!隻管自己修。其實,這種修到最後就修到哪裡呢?就是盲修瞎練。你看,我們有很多人詐現異相的,高聲立威的,自贊功德的,都是這種毛病,就是隻是忙着自己修,自己修是依止什麼修呢?依止胡思亂想去修,就是自己咋想,他就咋修,也不依止于聖言量,就是不依止于佛陀講說的東西,完了自己盲修瞎練就行了。

其實大部分人也是這個毛病,不是不是執埋費事,就是執事昧理。對因為我們大部分人他不喜歡學習的就是。學習,大家不要想着,我學啥了。學習是要思維的,要領悟的,才叫學習。我們大部分人,他不願意動腦子,就是。手上很勤快,但是腦子不喜歡動。大部分人也是犯了這個毛病。

腦子不喜歡動,也不喜歡去學一些東西的,完了呢,一知半解嘛,懂的不太多。一知半解,然後再着一個大家怎麼看,我怎麼看,别人怎麼看,佛怎麼看?師父怎麼看?再執着一個壽者相,我相,人相,衆生相,然後就開始盲修瞎練了。

不喜歡讀書,不喜歡領悟書上的那些東西,他不喜歡的!大家想想,就像袁隆平,他不喜歡讀書的話,你覺得他可能成為一個谷神嗎?袁隆平不去種稻子,你覺得他可能成為一個谷神嗎?就是袁隆平,他既不執理費事,也不去執事昧理嘛!他是理事圓融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不去這個迷理,也不去迷事啊。他能夠對事和理,都完全以覺悟的心看待,以辯證的心去看待。然後就成就了嘛,對不對?

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是這個樣子的,事和理,就可以把一個修行人看的明明白白的。你看我也到處出去走過的,比如說像四大名山我都轉過的。四大名山普陀山,九華山,五台山,峨眉山我也去過。然後也去過很多寺廟,上過佛學院,實際上一般修行人呢,聊一聊就知道他的心住在哪裡的。你隻要心住在哪裡了,就都白瞎了。我們這個佛法是這樣子的,這個修行講無助的。隻有從無助中生出來的,才能産生一個大智慧的心啊,把很多的事情才能看破,才能放下,是這樣子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