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梅花三弄 > 第25章 狠人

第25章 狠人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頂禮師父![合十]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說中國佛教四大菩薩:地藏王菩薩(大願和孝)、觀世音菩薩(慈悲)、文殊菩薩(智慧)、普賢菩薩(行持),依次是我們修行的四個境界。但我覺得,這四個境界不是次第修,而且同時進行,少了哪個就不圓滿了。不知道我想的如不如法?

這是今天的一個居士,他問我的,他說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說中國佛教四大菩薩,地藏王菩薩(大願和孝),就是他這個意思是說地藏王菩薩代表的是大願和孝順父母。觀世音菩薩呢,是慈悲,文殊菩薩是智慧,普賢菩薩是行持,依次是我們修行的四個境界,但是我覺得這四個境界不是次第修。而且,同時進行,少了哪個就不圓滿了。不知道我想的如不如法。

你想的是對的啊,完全是正确的。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其實就代表個我們的大乘佛教。大實際大乘佛教他的這個主體是啥呢?就是菩薩乘。菩薩的形态非常了不起的,你看我們先看這四大菩薩啊,實際這四大菩薩,都是成佛的。咱們先說地藏王菩薩啊。地藏王菩薩,地藏經上面都講了他在過去生,他是兩個王嘛,對吧?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然後廣度衆生。另王發願就是衆生不度盡,我都不成佛。菩薩的心态就是這樣一種心态。菩薩是這樣子的,他不厭煩生死,菩薩還喜歡去生死。當然,他那個生死和我們的生死不一樣,他那個生死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了。他是不厭煩生死的,為什麼呢?因為他要在六道當中一直度衆生,要一直度衆生的。他是不喜歡涅槃,這是菩薩的心态。不厭生死,不愛涅槃,因為涅槃以後就成佛了嘛,成佛就回到虛空當中去了嘛。你像觀音菩薩那是正法名如來嘛,他是道家慈航的,他本來成佛了,按道理應該回到虛空當中去嘛。但是他憐憫衆生啊,他不舍衆生的,又以這個菩薩來示現嘛。

菩薩的精神就是這樣的,舍己為人,舍己為衆生。包括這個文殊菩薩也是這樣子的,他是龍種上如來,他也是成佛的。但是又示現一個菩薩形象,然後教化菩薩。這就是菩薩的心态!這種形态就代表了我們大乘佛教菩薩乘。跟我們現在學的好像有點出入啊,我們現在都是這樣,末法時代嘛,主體就是念佛,念佛幹啥?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實際呢,這個求往生念佛,實是在沒有辦法了。因為末法時代衆生的根基太差了,天天就是受這個手機呀,電腦啊,電視的這種影響,很難能夠靜下心來去悟個道的!沒有辦法,這個祖師或者說大師啊,他就開出這樣一個法門來,隻針對我們這個末法時代人:你念佛就好了,你念念佛就好了。

其實,我們這個漢傳佛教就是典型的大乘佛教,就是菩薩乘的佛教,讓你去自覺覺他的。你看,地藏王菩薩就是衆生不度幹淨,他都不成佛的。衆生度幹淨,你說有多難呀!衆生是一會兒進一會兒退,對吧?你這邊兒呢,剛解脫了,那邊又跑去呢,就是說還沒到圓滿,又跑去輪回去了!一直就喜歡随業流轉嘛。地藏菩薩是衆生不度盡,都不帶成佛的。

然後,這個觀音菩薩呢,就是慈悲嘛。慈悲呢,是大乘佛教的基石,就跟地基一樣的,就跟大梁是一樣的。就是這個慈悲精神支撐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缺乏慈悲精神的話,一切都無從談起了。你看,我打個比方啊。就像有一次,我看視頻上有一個男的。他是看樣子,應該是兩個人,那個人是拿着手機錄像,另一個他在滿大街抓和尚。見到和尚,他就開始攻擊,他沒好聽的話,嘴巴一講就是你是大師,先給你标簽一下的。

然後見了和尚開始說和尚又是攀緣了什麼的。其實人家那些出家人有的是那樣子走在馬路上的,沒招誰,沒惹誰。他上去就給你這樣子的去刁難,種種刁難。就和尚,你看看他都跑。他有兩個視頻,都是!我都看到那裡面的和尚見了他都跑掉了,都跑掉了。你看這是我們佛教啊,你換了别的教,你試試,你這樣刁難人家一個教職人員,你試一試,你試試,看看人家是怎麼對待你的。

你看我們和尚就是這樣子的。别人打你了,你跟人家還手,性質就特别惡劣,跟人家在那兒對着吵,對着罵,太不像樣子了!為啥呢?因為慈悲是佛教的基石,是佛教的地基啊!你不能缺,缺乏了這個慈悲精神。實際你看,就說我們和尚,和尚從哪裡來的,和尚不基本上都是從居士中過來的嘛,大部分都這樣。自幼出家的,這個很少的,這個一般都是那個沒爹沒娘的孩子,很少的。大部分都是半道出家,他從哪兒出的,都從居士這個裡面出來的。

就是居士學佛嘛,信佛時間長了,完了有的是婚姻不幸福啊,離婚的或者喪偶的,然後又覺得在世間呢,也也弄不出來一個什麼名堂出來了,他有的就幹脆就出家了。你看,沒出家的話,都是師兄啊,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出家了,怎麼這麼多問題呢?其實啊,就是我們這個人的劣根性就在這裡的,你一旦叫人标簽了,你怎麼做都做不好了。你看,打個比方,就像我們額頭上寫兩個字叫“好人”,那你走到哪都是壞蛋!你隻要給自己貼個标簽,你走到哪你都是壞蛋,你就是上公交車,你坐個座位,你都有罪!你還好人嘞,好人都不知道讓座嗎?對不對啊?

我們不說遠了啊,還是說這個觀音菩薩。他表的是慈悲,慈悲精神。慈悲精神呢,就是佛教的這個這個基石啊!文殊菩薩表法表的是智慧。這個智慧是這樣子的,這個智慧是幹啥用的呢?他是破除無明的,我們每個人都是無明的,隻要你是一個凡夫,你哪怕就是十地等覺的菩薩,他還有一絲的生相無名沒破除掉嘛!換成我們這個凡夫,那迷的就多了去了,你不是迷在道理上,就是迷在事相上面,在事和理上不能圓融的。

你看我們大部分居士,他不是迷理,他就是迷事。要不然就修行上迷,要不然就教理上迷,就是這樣子的。你要說,理世無礙,世事無礙,那就厲害了,那真叫厲害了,那太厲害了,你破除無明就靠啥呢?就靠智慧呀,你沒有智慧,什麼都幹不成。沒有智慧,你甚至什麼事情幹的都是魔業,你哪怕就是放生都是魔業。你隻要缺乏智慧呀!

你看,放生按道理是好事兒,但是放生出了多少事情,比如說在公園裡面放眼鏡蛇的!你說這人玩兒的,這居士玩兒的,是不是腦殼叫門擠着了嗎?怎麼回事兒?我都弄不明白!拿眼鏡蛇,你往公園裡面放!哎,還有的是往那個海水裡面放淡水魚,放下去就是死!還有的就是放那個食人魚的,還有什麼這個巴西龜,這這些都破壞生物的,這個一旦放在水裡就完了!真的,這一片水域就被破壞完了。就像我原先在蘇州的時候,蘇州有一個湖很有名的叫金雞湖。

那個金雞湖,後來是把那個前把這個進水口和出水口全砸死了,把水全排掉,全排完了,最後排不出去的都拿抽水機給它抽幹淨。這個金雞湖是怎麼回事兒呢?它原先是很環保的,後來就因為有人放生,就放這些外來生物,這個外來生物它沒天敵呀,它可以一直繁殖。然後這個外來生物呢,它就對那個魚吃的特别厲害,他把那個其中那個草魚都吃完了。草魚,沒有草魚了,那個水草就沒有魚吃它了嘛,水草太多的話,那個水它流動不起來的話,它就臭啊,就臭的就沒辦法。就那個這個叫什麼。有一種水草,叫做什麼來着,好像叫西葫蘆來着,繁殖特别厲害,你非得有草魚,沒草魚就不行了。後來是怎麼治理都沒有辦法了,最後隻有用笨辦法嘛,把水全抽幹淨,把這個外來物種把它弄出來。那你大家想想,那得死多少衆生啊?就是因為你前面的放生啊,後面那個湖裡的衆生都死完了!那你說這個賬算誰的嘞?最後人家又重新注水,然後又買的這些的草魚,就是本地的這些魚,鯉魚、泥鳅這些東西,蟹呀,這些東西都沒啥,沒關系的。這些這些水生物都沒關系的。

你沒有智慧,看不懂也看不破,更放不下,對吧!還有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就是行持大行嘛!大行,普賢菩薩最著名的就是十大行願嘛,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忏悔業障……這十大行願就是給我們講啊,這個不管是你幹什麼,慈悲也罷,大願也罷,智慧也罷,你要行持的,要把你所學的東西要行持的,一定要奉行的,就是要用在生活當中的。

嗯,普賢菩薩呢,也叫金剛薩朵。這是密教說的啊。他說呢,這是依次我們修行的四個境界,哎呀,這個就是給我們表這個法嘛,就是你修菩薩乘就應該走這四個方向。境界,你啥境界?你告訴我呢?什麼境界談不上什麼境界,就四個方向啊。然後講次第修。什麼叫次第,我跟你講次第是啥意思?就像我們講上學一樣,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往上走的。藏傳佛教就講次第的,他主要是受宗喀巴大師的影響,宗喀巴大師不是寫的那個《菩提道次第廣論》嘛。他系統的講這個事修怎麼,修理觀怎麼修,對如何自覺,又如何覺他。然後一系列都給你說了一下子,就是祖師嘛。然後慢慢形成了他這種次第。次第就是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走的。他不像我們漢傳佛教,我們漢傳佛教他沒有講次第嘛,都是都講圓滿嘛。你修啥的都有的嘛,從哪個門進來都行的嘛,對不對?從般若門進來也行,因果門進來也行的,對吧?

這四大菩薩,就代表了四種精神,指引我們修菩薩乘的方向。要發大願,因為我們人是這樣子的,人的根基是比較散漫的,很容易退失的,特别是在這個娑婆世界,你要不想退失的話,你隻有發下一個誓言嘛。這個誓言就叫願嘛!像這個地藏王菩薩,他發的這個誓言太大了,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嘛,太艱難了,太大了,我們也應該學他發一些誓言。發這個誓言,其實就是個願,就是許下了這個願。形成這樣一股力量,由願力導行。我發下這個願由願來支撐我這個行持,把這個路走下去。說我們每個人都給發願啊。

我們凡夫發願,不要發那麼大,不要動不動我要那個度盡一切衆生,什麼拯救一切生命。哎呀,行了,你把你自己解決了都不錯了,把你家裡的人身邊的人對吧,有緣的人能夠影響到都很不錯了,不要太好高骛遠了。你就發發願,發願就是自己能做到的。你看,就比如說我發的願,我發的願,我就是我來生還做一個和尚,我覺得當和尚還是挺好的。對吧,既清靜又自在的,嗯,也沒那麼多煩惱。然後我就以這個願,我就要導行嘛,今生呢,把這個和尚做下去,把這個衣服一直穿到死啊,對吧,來生的再當和尚,因為當和尚人太少了。

大家呢,要不然就不信佛的,要不然信一點都想成佛了。說做和尚的太少了,哎,我來生我當和尚,你們成佛去吧。可能我說當和尚這個,有些人還看不上啊,我記得好幾個居士都給我講,哎呀,師父,你發這個願真是太小了,太小了。有一段時間我有點懷疑,我覺得發這個願就是有點小。後來有一次我一看人家那個星雲大師發的也是這個願,來生也是當和尚,來來生繼續講經啊,當和尚。

行雲大師發的就是這個願,來世當和尚,還當和尚,因為當和尚能做很多事兒。能做很多事兒,能夠修行,能夠清靜,能夠自在。當然啊,這個人和人不一樣啊,你們也可以發願,發什麼願呢?比如說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你發下這個願,就要給自己定下定下目标啦,定下功課啦。我一天我念200聲佛号,對吧,無論風吹雨打,無論是任何的事情,我一天兩百聲佛号必須要要滿願的,要圓滿的,要滿足自己這個願望的。就是就說,哪一天地震了,你還在那兒念佛嘞,就對了。你念到那個境界,那就成了,真的,那就成了。其實,人啊。我們外面的人,我看的都是你看不到人,看不到真相的對吧,隻有自己知道,地震了,你心中沒有煩惱,沒有恐懼,沒有貪戀,沒有妄想,沒有執着,沒有那些分别,那你當下不都是解脫嗎?這個不是喊口号啊!其實,我們都是反着來的。我們當下都在受苦啊,我們心裡都是煩惱。你家裡的煩惱,各種各樣的煩惱,工作的煩惱,生活的煩惱,沒有一天好過過啊!

對不對啊,你其實就要發願,發自己能夠做到的願,不要發的太大了,務實一點的,一步步來的。哎呀,真的,我覺得這個末法時代真的有的時候講經講的真真的,我都不知道我該怎麼去形容呢。釋迦摩尼佛成佛了,還要經過三大阿僧七劫呀。我們有的是這樣子,讀兩本經就要成佛了。腦袋一剃,就要成佛了。你這比釋迦牟尼佛……算了,算了,我也不想打這些比方了,沒有啥什麼意思,慢慢來的,慢慢來的。

當然,我說這個願啊,是可以變通的。你就像金剛經裡面講,一切法都是佛法,法法平等,沒有高低上下之分的。你可以發任何的願。你可以發我今年計劃,我掙2萬塊錢,對吧?你發這個願也可以的,因為你掙的錢目的要幹啥,比如說要孝敬老人啊,要照顧好你的妻子啊,要照顧好你的丈夫啊,要把你孩子伺候好啊,對不對啊?要叫家庭過得好一點。你發下這個願也行的。然後,由願來開始導行持嘛。你就在生活當中,你都要注意了。

首先你得肯定要持戒的嘛,就是有些事情能幹,有些事情不能幹,對不對?比如說,我不能亂花錢,不能去過量飲酒,不能去抽煙,這錢不都省下來了嘛!不要呢,信那些那天下掉餡餅的事情,不要相信什麼這個網貸,不要相信電信詐騙。嘿,這樣子來融會貫通就行了。

然後呢,一個講持戒,第二個講修福,怎麼修福呢?你錢是怎麼來的,你就靠舍當中得到的呀。到生活當中去舍去啊,要不然舍你的體力,要不然舍你的腦力呀,對不對?隻要你舍了,他肯定能得到的。就怕你那個守着自己那個我執,天天不是不好意思啦,就是那個懶啦就是住在那個我執當中了,要不然就是啃老了,要不然就是天天就是幻想啊,不要這樣幹,這樣不可能滿願的,對不對?你看你一個懂得去培植福報,第二個講持戒,年底可能有兩萬塊錢的福報,肯定能滿願的。

你看我們講你發下一點小願,然後你能夠實現了,那你的這個幹勁就起來了,第二年又開始發願了嘛!對不對?當然發願一定要行善道,走善道對吧,你不能幹壞事,我就發個願,還沒滿月呢,結果叫人拿下了,那不行的,對不對啊?生活當中處處都可以發願的。一定要去實現,修行就是這樣子的,就是訓練自己,天天訓練自己。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