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每年對秀才補貼18兩呢”,高大貴還忘不了屈清遠說秀才的事兒,語氣十分豔羨。
18兩。
高宴腦子裡飛快回憶大闫的物價,他們去茶園做一天幫工,田主發的工錢20文,其中還得勻2文交納給田主做稅貢。
這麼算下來,一個普通青壯年一年到頭就算不休息,也隻能賺6兩銀子。
而秀才僅僅是補貼就有18兩,還不說做點教書等其他營生。
讀書自古以來,都屬于一條非常不錯的路子。
但是,他前半輩子讀書都煩死了,幸虧茶學專業博士點非常少,讀完研他立馬上了班。
“宴哥,不用羨慕,以後你們家肯定更厲害!”高大武道。
高宴點點頭:“高文讀書還可以”。
高文才12歲,小小年紀,已經讀了一屋子的書。
“錯!”
高大武搖頭否認:“高文是個書呆子,我娘說他考不了秀才”。
高大貴兩眼一閉,他哥怎麼還沒有被娘給揍死呢,實在不行變成啞巴也好 。
“高文不行,難道是高昌?”高宴又猜,他搜尋原身的記憶,終于發現此高宴和他的最大不同。
原身絕不是塊讀書的料,三次入學堂,三次被夫子退貨。
簡直和自己的學習能力形成極大反差。
“肯定也不行,昌哥參加不了科舉呀”,高大武搖頭。
高大貴也認真道:“真别說,5年前有個算命先生路過學才叔家讨水喝,順便算了一卦,說你們家一定會出個大才,家裡必定大富大貴。說不定就是宴哥你呢,将來一鳴驚人”。
“算了吧”,高宴搖頭笑笑。
三人一邊聊天,一路騎騾子,騎到天亮,中午眯了會兒覺,又騎到天黑。
終于,到了林家河的地界。
林家河因中間穿過一條大河而得名,人們也靠着河邊居住。
林宏義的住處就在河的中間地段,也是林家河最寬敞平整的位置,聚集許多攤販,成為整個村子最繁華熱鬧的地方。
三人在林家河的入口段找了個地方生火,大概離林宏義家有半個時辰的路程。
“哇,這塊的石頭真好看,是雨花石吧?”
高大武趴在河邊刨起一塊拳頭大的石頭。
高大貴掃他哥一眼,見他把石頭塞進懷裡,又去刨第二塊,無語道:“重不重啊,撿兩塊破石頭回去”。
“你不懂,聽人說,好看的石頭在永恩郡還能賣錢呢!”
高大貴懶得再聽他胡說八道,把包裹倒出來,抖得幹幹淨淨,隻有兩個硬邦邦的饅頭了。
“要不我們進城裡看看有沒有什麼吃的?”他提議道。
高宴喝口水,席地躺下去:“你們分着吃吧,我不餓”。
他現在隻想睡一覺,養足精神打完明天最後一場仗。
“那怎麼行!”高大貴把饅頭架在火邊烤。
“對啊”,高大貴點頭:“路上咱吃什麼不是對半分”。
高大貴扭頭看躺在地上的高宴,順手扒拉他衣角沾的枯草根,琢磨道:“宴哥,我覺得你現在應該收拾一下,聽說林家河這邊很愛狗眼看人低的。”
聞言,高宴睜開眼,從地上坐起來,搓了把臉:“是該收拾一下,明天必須清清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