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東西都到齊了,孔明樓的牆壁木材被敲打拆卸而發出的轟鳴聲整整持續了一月有餘,隔壁的鄰居們因為收下了糖豆而不好意思出面打擾,唉聲歎氣地挨到七月底。工人們和夥計們來回穿梭在各種房間中做着收尾工作,從材料的搬運到安裝、再到打掃,等到連細枝末節都已經打理好時,已是白子城的雨季。
後院門外不知何時栽種了一排臨河柳樹,東南風沿河吹來時枝條搖曳多姿。當初選址時就想着背後有一條河,可以方便樓裡人做飯浣洗,此時柳樹一栽,遇水又生财,“柳”又通“流”字,如此一來财富都順着東南風吹進了門内,對風水學隻略懂皮毛的令知知對這無心插柳的恩賜歡喜得很,認為是上天眷顧。
她嘴裡念叨着一句口訣:“真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東西南北中上下。八卦方位心中記,一線連起機關迷!’”
“掌櫃的怎麼神叨叨的。”阿荇小聲嘀咕着。
沒想到令知知耳朵好得很,鼓起腮幫子說:“你懂個毛毛!這植物在東南方,又吹東南風,是助事業的好吧!說不定,哪天财富就從這門裡跟着風湧來了。”
幾個人撐着傘,有些被逼無奈地看着跑進跑出的令知知朝着門比劃來比劃去、又頗為滿意地向衆人解釋這塊“聚财寶地”如何如何好,他們就負責時不時附和地點點頭鼓個掌。
“這财從後門進,感覺哪裡怪怪的。”小蝦撐着傘的手有些酸了,遞給小泥鳅。
小泥鳅是唯一一個把這些這些迷信之說當作真理聽進去的人,用崇拜的眼神盯着令知知,手裡自然地接過一把傘都不知道。
他順口一問:“哪裡奇怪?”
“貔貅是隻進不出,有口無排洩。而我們這好像反了,财運從排洩口進來了。”小蝦喃喃道。
小泥鳅這才回過神來,反駁道:“那有何不對。我們每天早晨從大門出去上工,晚上揣着銀錢從後門入院,财運從後門進來才對着呢!”
“你這樣一說,是有些道理哈!”小蝦一聽這話,摸了摸自己癟癟的錢袋子,感覺過幾天能換個大些的才裝得下滾滾而來的财運。
令知知看面前一“團”人表情困倦,不知從何處拿出一堆“金銀銅鐵”,叮叮當當相互碰撞。
她随意地将這堆器物攤在新搭在院中那六角亭子的木桌上,衆人果然被吸引了目光。都把傘合上往亭子裡擠。
“莫不是這些就是掌櫃的要給我們的防身之物?”小泥鳅是夥計裡拳腳功夫最好之人,對器物也頗有些見解。
小泥鳅捧起其中最為顯眼一件,興奮道:“這是……這是輝雲鐵石做的,這種鐵石最有韌勁,能化他人之力助自己之勢。”
“傳說中的以柔克剛?”小蝦羨慕道。
令知知看他喜歡,自己也心安了許多,說:“你倒是與這輝雲劍頗為有緣啊,拿去吧,這便是送你的。”
聽了這話,小泥鳅立馬拿起輝雲劍,在衆人面前毫不掩飾喜悅地武了一招。
細密的雨珠停留在劍身,片刻後凝聚于劍尖。不知是他刻意收了勢,還是功力不足,雨珠并未如想象般同石子彈射出去,隻是化在雨幕中不知所蹤了。這一套劍法,盡顯鋼之柔情。
“這是哪派的劍法,我竟第一次見。”令知知幼時幸得班項之妻久月派雙霜女俠傳習劍法,在劍會之上見過不少江湖弟子的劍術,也算有些見聞。她也曾在雙霜指導下習得一套鴛鴦劍法,在元宵宮宴上嶄露鋒芒,被先帝稱為“絕代鴛鴦”。
小泥鳅的這劍法,敏捷飄逸、以守為攻,再搭配這輝雲劍,如同錦上添花,一套招式下來渾然天成。
“小時候随便練的,隻學了這一招就放棄了,沒想到今日還能用上。”小泥鳅笑呵呵地抱着劍。
“好了好了,都過來拿吧。”令知知看其他幾個人也對桌上的器物頗感興趣,挨個為他們介紹着。
她拿起一件像竹節般的物件,說:“這三把蛇紋玄雲短刃是給你們三個姑娘的,平時像個裝飾一樣挂腰間,但在關鍵時刻抽出按下此開關,”令知知示範按下一個前端圓塊,刃尖迅速從手柄中竄出,衆人湊近的腦袋被吓得淺淺向後躲閃了一下。
“這手柄後還有一開關,按下後會噴出信煙。若遇險情,定要保護好自己後再發射信煙通知我們。”
三個姑娘點點頭,接過劍柄拿在手中把玩着。
“至于這個東西,”令知知拿出兩支粗銀簪,“我叫它千絲萬縷,旋鈕管身後會從前端竄出36根銀針,銀針上都是羌青新調配的毒,解藥便藏在管底。小蟹和小蝦你們二人,一個太壯實一個太瘦弱,跑幾步便要大喘氣,給你們些刀劍也不見得你們會用,這個便贈與你們了,這會子便戴上吧。”
小蝦小蟹羞澀地接過去。玉蓉替小蟹簪在發髻上,小蝦在一旁酸唧唧地咂舌,小泥鳅便也拿過簪子裝作柔弱的樣子說:“張郎,我來替你簪。”
小蝦奪回簪子,厭惡地擺手,“去去去,什麼蟑螂!”
大家興奮了一會兒,小蟹道:“那陳姐和孫哥兒的呢?”那日令知知拿出來顯擺的盒子裡可是有不少刀劍呢,如今這幾樣除了小蝦那把輝雲劍以外,都隻能算作小機關器物,還有多餘的那些蛇皮也不知所蹤。
“都放在房中了,自己去看吧!”令知知說完輕輕向後一撤,扭過頭去拿起一把雨傘就往外跑去。
衆人莫名其妙,愣了兩秒後吵着鬧着也要看令知知給二人的驚喜。
他們二人也知道,令知知此時逃避不過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這麼多年的交情之下,很難袒露自己的心意,若是擺在明面上,或許顯得有些矯情。
二人也拒絕了衆人的圍觀,隻是告知他們今日是最後一天假,下午可以去放松放松,明早起來還要去陸家花園趕工。
衆人皆歎說這一個月來為了省人工費,自己也沒少幹活。陳魚說令知知今日送他們的東西都快趕上他們一年的收入了,幾張嘴這才閉了起來。
陳魚回到房中,如心中所想的那樣,自己榻上多了一條被紅絲帶系着的鞭子,旁邊還有一紙條。像極了新婚之夜新娘逃跑給新郎留下的一紙文書——
“陳魚,你應該早就想到我會送你鞭子吧。我知道你的那條鞭子跟着你很久了,對你而言意義非常,不到萬不得已時絕不用它。但那日班绫來鬧,你為了孔明樓将它抽出來,我有些意想不到。那日晚上透過窗子,我隐約見你撫着那皮革鞭,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讀到此處,陳魚拉開了紅繩,看見了用蛇皮包裹的鞭柄,不知為何鼻子有些酸澀,于是繼續讀下去。
“這副新軟鞭,是我從鬼市中掏來的,賣東西的人和我說,這是用上古将士屠龍抽出的龍筋制成的。我當然不信,但你也看見了,無論這是什麼筋做的,韌筋和光澤都不輸朝冕城岚山派掌門的那副順心鞭,所以我便收了,還挑了好看的蛇皮包裹鞭柄。你可不要不知好歹哦,将你那副古董好好收起來,江湖險惡若再遇事故,用這龍筋鞭保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