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樓中,令知知将要與魯班閣切磋的事情告知了夥計們。
大家夥似乎是因為好久沒有幹些像樣的活計了,對這世代花園有按耐不住的渴望與熱情,紛紛躍躍欲試地表達着自己的看法。
小蝦将拿出自己珍藏的各式園林景觀畫作來,全部挂在樓内,讓大家将自己覺得有特點的布景全都用紅墨标注出來。
阿荇阿藻兩姐妹都認為水景是園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将江南一處被溪流串聯着的宅院圈了出來;小蟹和玉蓉這對夫妻考慮到陸家世代都要居住于此,更加注重古樸的文物建築保護,将建國将軍杜駿的府邸中,承載着曆史故事和歲月滄桑的、由嘉德皇帝親筆題寫“輔國元勳”的照壁圈了出來。
小泥鳅圍着畫作繞了一圈,說:“陸朱雖然是個文官,但這陸家是因祖上擅長制作精良的武器而得到當時皇帝青睐和資助發家的。所以我猜,這陸府裡肯定有許多寶物,不如修建一個展示寶器的樓閣,給那些文人墨客也開開眼界。”
“小泥鳅,”令知知最近對他愈是刮目相看了,有種要重新認識此人的陌生感,“聽小蝦說你的徹州人?”
小泥鳅木讷地點點頭,不知令知知提及故鄉是何用意。
“我曾到過徹州遊玩,聽說整個徹州隻有一處在招攬各派人士切磋武藝、交流傳承各路劍法。”
孫客警覺,道:“劍影山莊?”
令知知眯着眼上下打量着小泥鳅,把他看得有些不自在,“你不會是劍影山莊的人吧?”
小泥鳅上次拿上輝雲劍武的那一招,絕非凡品,就連令知知都看呆了。自那時起,她就懷疑起小泥鳅的身世來。
“掌櫃的,你們說得對。”小泥鳅摸摸後腦勺承認了,“但我隻是少時在裡面幫忙打掃,有時候能偷看弟子練武、偷聽先生講學,對劍術和這些傳說都略知一二而已。”
令知知笑了,他武的那一招确實有些瑕疵,說:“你若真對劍術頗感興趣,我可以教你。”
其他人沒想到令知知會這麼說,都鬧着道:“我也要!我也要學!”
陳魚聽不得吵鬧聲,咳嗽了幾下,樓裡又瞬間安靜了下來。
“未來怎樣都好說,隻是現在我們先把各自的想法整合一下,畢竟三天後就要給出完整的圖紙。”令知知又顯露出她成熟的那一面來。
“是。”幾人齊聲說。
大家都自己去琢磨了一下,在手稿上選址記錄起來。
“二位還沒說你們的意見呢。”令知知跑到二人旁邊,用肩碰了碰陳魚,再用屁股擠了一下孫客,真是個端水大師。
孫客說:“我聽你的。”
“我也一樣。”陳魚心裡藏着事,也對修繕之事沒有什麼其他想法,“你們随我到房間去,我有話和你們說。”
令知知和孫客相視一眼,就知是那件事又有線索了。
陳魚在房中将阮徽告訴她的事情告訴了二人。
“阮姐姐果然蛛網密布整個白子城,竟然還能找到左閱的屍體,”令知知用指節敲打着桌子,“那玩意我在義莊找遍了,都未曾看到。”
“屍體不在義莊,聽阮徽講,就埋在紫竹林裡。”陳魚說。
“不在義莊,而是在紫竹林?難不成是紫竹林戲院的人?”孫客猜測,又搖搖頭,“不對不對,那幾個人都不會武功,更别提放血殺人了。”
“像殺雞一樣放血,再抛屍紫竹林……”令知知想到殺雞放血的過程,哆嗦了一下。
孫客想了想,說“或許是要套出什麼話來,先以紫竹林的阿荇性命要挾,再放血相逼他說出真相。”
“承桑栩還沒來找你嗎?”令知知趴在桌上,眼神八卦地看着陳魚。
“沒有,有消息了我會再和你們說。”陳魚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這些時間你們先忙陸家的事,其他的交給我。”
知道陳魚這個動作是在趕客了,二人起身。
“辛苦你了,注意安全!”令知知拍拍她的肩膀出去了。
孫客也學着拍了拍,收到陳魚的白眼一枚。
回到樓裡,大家還在七嘴八舌的争論着。令知知學着像陳魚那樣咳了幾聲,幾人擡頭見是令知知,停頓了片刻又恢複了吵鬧。
“我這麼沒有威懾力?”令知知指着自己。
孫客聳聳肩,雙手攤開表示很無辜。
“好了别說了,看圖紙不如去實地考察。”令知知繞了一圈看着他們亂七八糟的圖紙,氣得直揉太陽穴,“明天一早,拿上你們畫得亂七八糟的玩意兒一起去看看。”
這句話像是點燃了炮竹,孔明樓裡亂作一團。小蟹把玉蓉抱起來轉圈,小蟹和小蝦還在争論着要建藏寶樓還是暗房,阿荇和阿藻跑過來确認是不是真的可以進到陸家花園中……
陳魚冷不丁地突然摸進來收拾他們胡亂擺放的筆墨紙硯,把他們吓得又趕緊去幫忙整理。
“我好像慈父,陳魚像那個嚴母。”令知知遮着嘴和孫客說。
要不是陳魚像是有預感一樣看過來,孫客都要問一句“那我呢?是你二人的孩子嗎?”
第二日,令知知還未起床就聽見一樓傳來窸窣的說話聲,揉着惺忪的眼看下去,大家像是要去遊玩一樣背着大包小包的東西。
“還未到秋天,你們就要去秋遊了啊?”令知知打着哈欠,把各個背簍挨個看過去。
孫客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拿起小蝦背簍裡的畫卷,說:“與其說是秋遊,倒不如說是去寫生。”
令知知點點頭,還是孫客說話嚴謹。
“這不是要去陸家花園嘛,聽說遠近聞名的才子方能受邀。今日沾掌櫃的光,我們也去飽飽眼福。”小泥鳅圓滑得很。
令知知抱着手挺挺胸膛,倒是做出一副領導的模樣,叫孫客去拿畫紙畫筆。
“這是湖州名貴的稱心宣紙和如意硬毫筆,可小心着用。”令知知忍着心疼,小心地分發着。
陳魚小聲說了句“差生文具多”,就揚長而去了。
“大家去時可要打直腰杆,不能被魯班閣比下去了。”令知知說道。
“得令!”
孔明樓一行人彼此間的情緒互相感染,似乎讓整條街都充斥着興奮和激動的氣息。
到達陸家花園後,眼前的美景讓他們已經顧不得禮儀,無法控制腳步地“闖”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