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這麼神奇嗎?我講朝代更疊,給我引流來前幾個的觀衆就有三個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
李世民感覺自己被哄好了。
姜茵覺得自己隻是和觀衆朋友們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卻沒想到在各時空位面裡又引起了陣陣波瀾。
“恭賀陛下!”
“天佑吾皇!”
……
這是各個三位千古一帝位面的大臣。
唐漢位面選擇性沒發現這四個人是分成兩批進來的。
而更有大把的位面氣氛微妙,雖然不知道剩下兩個是誰(其實心下有數),但肯定不是自家陛下就對了……
原本看天幕看的津津有味的漢高祖劉邦臉上的愉悅消失了一瞬。轉瞬又面帶笑容的問道:“這明豬也不知道是乃公哪個子孫啊?”
“幹的不錯嘛!都可以和始皇帝并稱千古一帝啦!”,已經在心裡給手辦愛好者冠上了秦始皇的名頭,反正大秦也就這一個了!
高祖哼哼一笑。
明明是誇贊的話,滿殿群臣一時卻沒有人敢接話。
更有大臣心下悄悄地想着:您作為老祖宗怎麼還叫人家陛下明豬啊,沒看這位陛下都不發言嘛。
還是呂雉拯救了所有人。
“這天幕選人發言難不成是按照所立功績的大小為标準?”
有定力差的臣子沒忍住驚訝的看了皇後一眼。
呃……
好像也沒有完全拯救……
但是和下臣們揣測的不同,劉邦的語氣真的舒緩了。
“也不知是乃公第幾代子孫?”
自漢朝建立起,劉邦心下總有一份擔心。
這份擔心從發現劉盈不堪大用開始,就在他的心裡日漸壯大。
正是這份隐秘的心思促使他在繼承人問題上和以呂雉為代表的沛縣政治集團發生了很大的分歧。
秦二世而亡的教訓深深的印刻在劉邦的心上。
前車之鑒,不能不重視啊!
朝堂後宮的暗流湧動在天幕出現後的這些天停下了,取而代之的是風雨欲來的平靜。
高祖劉邦面上不顯,心裡不免存了一絲迫切,希望天幕能解答他心裡深深的困惑。
今日,大漢明豬出現的第一時間,劉邦就将視線投向衆皇子所在的地方,确認不是他們任何一個人後,先是一陣失落,但是馬上劉邦就感到了狂喜湧上心頭。
比起自己的兒子裡有一個千古一帝,此時的劉邦更希望這位“明豬”是自己的曾曾曾曾曾……孫。
誰又不希望自己建立的王朝萬世流傳呢?
原本因為唐太宗李世民的發言黑了臉的始皇帝被千古一帝四個字哄好了。
再一想之前和天幕的博弈,以及自己才是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可以和天幕交流的皇帝。
始皇帝心裡暗暗點頭,天幕對先人曆史功績的評價還是很中肯的嘛。
隻是,始皇帝不知道的是,他能成為天幕鍊接的第一位古人的原因不止是他開天辟地的功績。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是姜茵最喜歡的帝王,沒有之一。
這一點,讓始皇帝在之後嘗盡了甜頭。
當然,此時的古人們還不知道他們在天幕的規則下做出的種種選擇,都要由姜茵的意願作為主導。
清澈見底的大學生固然讓人放心的同時又好拿捏,但是新時代長成的青年總能帶給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貞觀位面的大殿上,衆臣一起為自家陛下的千古一帝稱号慶祝自豪之後,就将重點放在了三位陛下的昵稱上。
“手辦是個啥?”程咬金的大嗓門在大殿裡想起。
“這個肯定是秦始皇,看看他最喜歡什麼就是什麼喽?”
“大秦?”
“長生?”
脫口而出的兩個回答讓大殿安靜了一瞬。
“咳咳”
李世民咳嗽了一下,開口說到:“看天幕這起名方法,想必不是這麼正經的答案吧。”
“畢竟漢武帝……”
說到這裡,李世民沒忍住,笑了一下。
不少臣子也是忍俊不禁。
隻是一味朝着陽間猜的衆人不知道自己一開始就猜錯了方向。
和秦皇漢武比起來,李世民對自己的昵稱滿意極了,就是還不理解,為什麼是鳳家,不是李家?
而寂靜一片的漢武位面,劉徹正在讓群臣瘋狂研究怎麼才能更改昵稱。
因為太過瘋狂導緻召喚了天幕之靈。
沒錯,就是被始皇帝恐吓過的那個(擦汗)。
所有人面前的天幕上突然出現一行文字。
昵稱不得更改!!!
衆人看到這句話,無不愣怔了一瞬。
緊接着,各位面都爆發了一陣大笑,即使為自己不是千古一帝而郁悶的各帝王也沒有例外。
今天,是豬豬犧牲自己娛樂大家的一天呢。
後來,劉徹再回想這一天,才發現......
原來一開始,自己的人設就已經出現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