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我靠曆史直播破除洗腦包 > 第22章 陸遊(蔡邕?)(1)

第22章 陸遊(蔡邕?)(1)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少女行止帶風,糊了蔡琰一臉。蔡琰哭叫着“阿琬”,叫姐姐把她從父親越箍越緊的懷抱裡摳出來。

蔡琬扒開蔡邕手臂,自己抱着蔡琰。她眯起眼睛看哭叫捶地的蔡邕,一吹額前碎發。

蔡邕這個親爹,志向高遠,奈何不會做人。你邀請他作詩寫賦指點河山确實能成,但讓他于周圍人好好處關系,就太強他所難了。

他真有點眼光就不會在董卓仇敵面前惋惜董卓,她和娘也不用為他常得罪人而到處修修補補。

家裡清廉,換句話說就是貧窮。蔡邕也不是會盤剝百姓的那種人,故而向上送禮的路子是斷的。

剩下的路,就是會交際、能聊天。她們在家裡要立起來,在他人面前也要能支撐門庭。

“爹,”蔡琬占了蔡邕原來坐的位置,“你不如和那個元稹結拜吧。名士們互相交流一下得罪所有官員的經驗,挺好的。”

【“滿村聽說蔡中郎”,這是怎麼個聽法呢?原來陸遊路過趙家莊,聽到村裡盲藝人正在彈唱《趙貞女》,講述這樣的故事:

蔡伯喈進京考中狀元後另娶高門,發妻趙貞女在家鄉饑荒中獨自一人贍養公婆,在公婆死後賣頭發湊錢葬了他們。她進京尋失蹤已久的丈夫,卻遭到了蔡伯喈的拒認和縱馬踐踏。

最終棄親背妻的小人蔡伯喈被雷劈死,也算善惡有報。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覺得不對了。我們介紹蔡邕時剛剛提到過蔡邕以孝名才名聞名天下,這樣一個孝子怎麼就在《趙貞女》裡棄親背妻了?

是的,《後漢書·蔡邕列傳》記載,母親生病三年,蔡邕殷勤侍奉,甚至為了照顧母親70天不睡覺,母親死後他也在墓旁結廬而居。②《趙貞女》中所說趙貞女獨自贍養公婆、母親死後蔡邕不在身邊,是不合史實的。

稍微了解科舉史的網友們也應該能找出另一個問題。蔡邕處于東漢末年,那時候的選官制度是舉孝廉,什麼科舉啊狀元啊,是要等隋文帝設立分科考試以後,才能有的。

綜上所述,《趙貞女》隻是宋人所編小說,與曆史上的蔡邕毫無關系。】

初聽父親被編入天幕時,蔡琬就提着一口氣,隻怕天幕給自己編出另一個娘來。

如今另一個娘确實是有了,自己親爹也變成負心漢了,她的一口氣還是堵在胸裡不上不下。

有準備接受親爹被造謠,并不意味着她就不會為爹被污蔑不孝不貞、娘被編出受馬踐踏而生氣!

蔡琰在姐姐懷裡一蹦一蹦,蔡琬把她放下,她就在地上亂跑,跑去又跑來把一顆米粒大小的饴糖塞進蔡邕嘴裡。

蔡邕正在地上哭得起勁,突然吃了一嘴灰塵,又被塞進一塊硬物,一時嗆住。

蔡琬趕緊一腳踢到他背上。

“咳咳咳!”蔡邕又咳到哭了,蔡琰也抱着姐姐的腿哭起來。她指着地上落灰的饴糖:“阿姊,爹不開心,我把糖給爹,爹還是不開心!”

她跺着腳大哭:“我的糖沒了!爹也沒好!”

蔡琬頭上爆起青筋。這如果不是親爹和親妹,她肯定狠狠地一人踢他們一腳!

【我們再來說蔡邕的女兒,大名鼎鼎的蔡琰蔡文姬,當然,原先她可能叫蔡昭姬。她博聞強記,才名遠播,奈何戰亂時被匈奴擄去,淪落匈奴12年。

她所作《悲憤詩》傳世,以情緯事,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創作的自傳體長篇叙事詩,為我們提供了戰亂中難得的女性視角。

錐處囊中,不得不出。因為蔡琰的才名,曹操于建安十一年假托為舊友蔡邕留嗣将她贖回。畢竟蔡邕長女嫁泰山羊氏,育有孝獻皇後羊徽瑜和名臣羊祜,蔡邕無論如何不能算“絕嗣”。

蔡琰也不負曹操所托,默寫家中藏書四百篇作答,填補了部分蔡家四千多本藏書被付之一炬給中華文化造成的損失。

至于“昭姬”變成後世的“文姬”,可能是為了避晉文帝司馬昭之諱。

這件事還挺有意思的。蔡琰姐姐是司馬昭哥哥司馬師的嶽母,這樣算來司馬昭還應該叫蔡琰一聲姨母。

可最終還是已經去世的蔡琰為司馬昭避諱了。】

“晉文帝,司馬昭?”

此時漢獻帝遜位,曹丕稱帝。

曹丕正與臣子商議如何應對孫權送來的稱臣表。去年孫權殺關羽,與劉備關系惡化,便送表試探欲與魏聯盟,共抗劉備。

孫權又不想真聯魏抗劉。曹丕想,若孫權真動用魏兵,魏國必然要向西南得到自己的戰利品。蜀地艱險卻有長江能直搗建康,是孫權心腹之患。

商讨間,曹丕卻聽到亡國就在眼前,司馬懿那九歲的小兒子居然成了皇帝!

他掃過伏地請罪的司馬懿,漠然道:“仲達于國事兢兢業業,竟然忽視了兒子的教養。念在仲達赤心為國,司馬昭也尚是黃口小兒,便着仲達罰俸十年,你見到每月缺的俸祿,便要警醒自己教子不嚴之過!”

不禁足是為了尋錯處,不殺人是為了防國朝剛建,人心不穩時令人人自危。

司馬家,還是不要留在魏史上了。

蔡邕聽到女兒流落匈奴,終于舍得從地上起來。他抱着哭泣的女兒又是一哭。

蔡琬艱難扒開兩人:“爹,你不如專心修史,不進朝堂,隻為我們家謀一個去處。”

蔡邕眨眨眼,眼白裡蔓延的血絲使他顯得憔悴。多少年風姿俊美,也抵不過剛才的一哭。

蔡琬倒是能松一口氣。她見過葬禮上的人,能哭出來的還算好事,不能哭出來郁結于心的,卻有許多郁郁而終。

“我……”蔡邕捏緊衣服,拍拍身上灰塵,“不如流放遇赦後我去問問鄭兄,請他指點。”

北海名士鄭玄,潛心著述,桃李滿天下。蔡琬點頭,她不啰嗦,隻去尋母親,搶在父親改口以前先把這件事敲定。

一拐,蔡琬抱走了蔡琰。妹妹流落匈奴,母親心裡必然擔憂。如今妹妹健健康康走到她眼前,就是最好的定心丸。

保全自家,再談其他。

現在處于流放之地的他們離生機隻差一場大赦。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