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你怎麼來了?之前你推辭了那麼多次,今天倒跑來前朝了。”
馬皇後知道朱元璋心煩後人不信明朝編的大書,往亡國的漢人公主身上潑了那麼多髒水。他從底層起來,喜歡女人貞潔,但真遇上了這種造謠的可不會手軟。
尤其那是漢人的公主,潑上了被異族蹂躏的髒水。
“今天事大。漢人公主都被造這種謠了,我一個國母不來和你呆着我也不放心。大明,也是漢人的朝廷啊!”馬皇後憂心道。
太子朱标苦笑一聲:“父皇,母後!現在唯一能笑出來的,隻剩下天幕說的明朝小說昌盛了!”
【《靖康稗史》裡面錯誤其實很多,我們真要把它說完,大家都要看着屏幕睡着了。所以我們從簡從速,盡快讓大家知道為什麼這是假的。
首先呢,我們要知道,《靖康稗史》出現前幾年,它的假發現者真作者謝家福跑去書店,買了一本當時大賣特賣的清朝特供袁本《三朝北盟彙編》。
好巧不巧,袁本《三朝北盟彙編》以錯字多出名。比如“都轄”被抄成“都輻”,“習馭直”被抄成“習馭司”。
又是巧了,這些錯字被《靖康稗史》完美承襲。
在朝鮮傳了幾百年的書裡出現了清朝才出現的錯字,我們還能說什麼呢?
哇~真巧!】
永樂大典編纂委員會未發現《靖康稗史》,文淵閣書目編纂委員會未發現《靖康稗史》,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未發現《靖康稗史》。
南宋也整理書目,派人将皇室藏書一本一本查過去,仍然不見《靖康稗史》。
不同時代的人齊齊發聲,或大聲斥罵謝家福,或筆落千言力争将謝家福釘在恥辱架上。
搓磨公主,造謠皇室,其罪當誅!
【《靖康稗史》作為一本宋朝的書,還出現了清朝的名字。
書中說,茂德帝姬名為“趙福金”,福金暗合金人的王妃稱呼“福晉”,而茂德帝姬後來被送給金國皇子,這也太巧了吧!
對呀,這也太巧了吧。靖康恥那時候女真人的王妃叫“薩納罕”,清朝的王妃才叫“福晉”,剛好謝家福還是個清朝人!
而且茂德帝姬叫趙福金也很奇怪。北宋和金人打仗,宋欽宗還是一個迷信道士開壇作法就能讓士兵刀槍不入的人。他怎麼還能容忍妹妹叫“福金”呢?
打個比方。
茂德帝姬叫福金,相當于委員長老蔣在戰前生了個孩子,取名蔣福國,字日本,在抗戰爆發後還堅持不改名。
怪,真怪。】
這“抗戰”是什麼?
天幕多次言及靖康恥是“恥”,趙匡胤卻不曾生活在那個年代之後,隻能借天幕那隻言片語揣測靖康恥究竟是什麼樣的。
隻是現在天幕所說,能相信的部分都已經是相對較好的亡國皇族待遇了。不能相信的稗官野史倒一大堆,聽得他們隻想對着後人痛罵,把軍營裡這十幾年的積累都傾瀉上去。
那“恥”從何來?
趙匡胤前面坐着弟弟趙光義、宰相趙普,在這關系到趙宋存亡的事上,他們心意相通般地共享了一個皺緊的眉頭。
趙光義起身面對皇兄:“靖康恥是異族侵略中原,或許與能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比較。天幕所說抗戰,似乎是那日本國也像匈奴契丹一樣圖謀中原。”
趙普卻不同意:“日本國不過撮爾小國,怎麼能與天朝争輝?他們的土地貧瘠不養人,國力與大宋差的遠,哪兒來侵略中原的能力?”
最後還是趙匡胤蓋棺定論:“西晉胡人比中原落後那麼多,又是哪來侵略中原的實力!”
可恨中原尚未一統,防遼為上,實在騰不出手去監視日本。
而尚有餘力的皇帝,如前期的唐玄宗李隆基、明成祖朱棣等,已經将東征日本寫進了日記裡。
【說到這裡,大家又要提出疑問了。網上不是說茂德帝姬谷道破裂而死,怎麼嫁給金人了呢?
那個所謂的谷道破裂而死是該死的營銷号造謠,不足為信。
還有茂德帝姬嫁給金國皇子,也是《靖康稗史》裡的謠言,她的結局并沒有信史記錄。
謝家福估計也沒有想到,他随手寫個“洗衣院”,都能被營銷号發明成金人妓院;他編了明确結局的茂德帝姬,也能被營銷号改成被金人輪/奸而死。
excuse me,營銷号們,你們造謠前就沒有想過,茂德帝姬是一個曾經和你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的、一個活生生的人嗎?】
趙長樂緊緊抱住她的姐姐。
她太小了。她聽不懂輪/奸,聽不懂谷道破裂,隻知道自己死了,姐姐很傷心!
原來“死”這麼奇妙,一個“死”字就能讓姐姐把她抱得好緊!
聖人看過來了,聖人對姐姐和她很好,所以她笑着和聖人打招呼。
奇怪,聖人怎麼哭了呢?
姐姐……也哭了?
“長樂太小了……”姐姐把她抱到聖人懷裡,聖人撫摸她的頭頂,另一隻手被椅子硌得通紅。
“為什麼你們要哭?”茂德帝姬趙長樂問。
“因為後人覺得我們會被脫了衣服在大街上展示。”鄭皇後說,“可我沒有辦法膠住他們的嘴巴,拔掉他們的舌頭,折斷他們的手指。”
“那真值得哭一場。”趙長樂懵懵懂懂地應和着。
“是啊,值得哭一場。”
【另外,謝家福還編造了一個宋徽宗妃子李春燕的故事。
李春燕封号華國夫人,亡國時21歲,被金人賜給僞帝張邦昌為後。
然而曆史上真的有這個華國夫人。她的名字叫李從和,亡國時四十來歲,是當時宮裡的頂級女官,後來留在汴京城的宮人首領。嫁給僞帝張邦昌則的是她的養女陳氏。①
《靖康稗史》據說是被俘虜的官員所作,可真正被俘虜北上的官員絕對不可能出現這樣把頂級女官的名字、年齡、職位、婚嫁全部記錯的情況。
《靖康稗史》必定是托名古人的後人僞作。】
鄭皇後記得,“從”是朝廷賜名,是為得用的女官們準備的名字。
如今未必有李從和這個人。賜名是要皇後過目的,她卻對這個名字沒有半點印象。
這人雖然與僞帝有首尾,可她要護住當時汴京留下的宮女們不受金人侵犯。她的存在也應證了她們沒有被脫衣遊街,沒有淪為妓女,可記一功。
以後有宮人李氏要賜名,不必再用“從和”二字了。
可惜宋徽宗趙佶不這麼想。
天幕來前,他與蔡京還談着國事,不知怎麼的話題就拐到了新來的花石上。天幕來後,他尋思着自己手下的宋還富裕着,亡國不知要等哪個不肖子孫,還特特意在蔡京面前啐了幾口。
誰知天幕話頭一拐,亡國之君就落到他頭上了呢?
……還捎帶一個太子趙桓。
好在蔡京聰慧,用憂心國事的名頭掩蓋了他自己罵自己的尴尬。宋徽宗剛要得意,卻聽到自己宮裡的女官跑去侍奉僞帝,對自己如此不忠!
“李從和目無王法,宜殺之!”
【“牽羊禮”、“洗衣院”、“女人抵押”、“茂德脫/肛”。
這幾個謠言的真相已經很明顯了,希望網上造謠的人能少說話,多翻書。
學會閉嘴,也學會尊重人。
反正以後惡臭營銷号們也是青史無名。後人的後人造謠你們肛/裂而死,也會有挺多人信的吧?】
這日以後,百姓們供奉的簡陋天幕神像變成了“天幕捉妖像”。
他們為營銷号捏了個青面獠牙,又過些年,不知何處竟然傳出一場“天幕降妖記”。它講述了毒舌卻嚴謹的天幕神看見人間陷于謠言中,多番辛苦,終于捉住散播謠言的妖怪“營銷号”的故事。
更有一日,“營銷号”成為了“天幕神”的宿敵。歲月如水流,竟有人磕起了“天幕神”和“營銷号”的cp。
隻因為兩個字——
“宿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