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趙構殘害忠良,我們都知道西湖有個嶽少保,聽爛了風波亭那場“莫須有”。
趙構和秦桧的罪是洗不清的,可大家隻聽風波亭的故事,也未必能知道為什麼嶽飛之死算一場南宋的國恥。
到底是為什麼?
北宋滅亡以後,趙構後兩次逃亡都是從浙江逃往海上,金軍已經深入浙江。
而嶽飛等将領生生把宋金疆界從浙江推回了河南。
紹興十年郾城之戰,嶽飛大破金軍,正要北上卻先遇到朝廷召回韓世忠等與嶽家軍相策應的軍隊,後收到中央傳來的接連十二道班師命令。
不得已回到臨安後,嶽飛被奪走兵權,關進囚室。紹興十一年,他與兒子嶽雲、副将張憲被殺于風波亭。
有了忠臣良将的性命搭的橋,趙構終于簽下了紹興和議。他終于對金人俯首稱臣,終于送出了淮河以北的一切土地,終于為宗主國奉上了銀25萬兩,絹25萬匹的歲貢!
嗚呼!
臣飛死,臣俊喜,臣浚無言世忠靡。
桧書夜報四太子,臣構再拜從此始!①】
“老師……老師!”
朱淑真駭然看着李清照用酒杯作槳,小舟逆着水流滑了一小段。
李清照哭着揚起一捧又一捧灼熱的水,清溪被攪得渾濁,她們在往上,再往上。
這讓朱淑真更想哭了。她抄起正牌船槳,拼命往反方向劃。
“老師你醒醒……别劃了,你擡頭看看!”
李清照确實回頭了。她看着朱淑真,雙眼迷蒙,實在不知道是醉的還是哭的。
“徒弟兒,你怎麼也要攔我啊!這破爛世界裡,我不能上北去,不能上朝去,為什麼還不能上遊去啊!”
朱淑真木着臉:“老師,你把頭轉回去,就轉個頭往後看——
“後面是瀑布啊!”
李清照回頭,太陽的光透過天幕打在南方一節一節的小瀑布上。這裡的瀑布太精巧,像是上天偏愛的小孩,北方的瀑布則雄渾咆哮着讓人害怕,讓人驚訝于上天偉力鬼斧神工。
“小孩……”她扣着船舷:“往上面看,那裡的藕花開了。”
像一個個沒被砍下的人頭。
汴京,百姓們一擁而上,揪着執勤的士兵問今年是多少年。
“紹興十年!”士兵回答完,就見百姓們從各種剛能藏人的石瓦磚房裡湧出,往大營去。
這個荒廢在戰火裡的汴京,居然還有這麼多人……
布衣芒履彙成一條向大營去的潮流。缺腿的拄杖,沒眼的拉人,孩子被抱在懷裡,動不了的被背到肩上。
人們騷動着,而士兵聽清了隊伍末尾的沒腿人那句話。
“快……快找嶽将軍!”
【趙構丢了骨氣,也把北方的百姓抛下了。
我們已經說過,當時的陝西一帶被戰火一燒,幾乎成了白地。
而山西平遙也在這時出現一塊碑。碑名《汾州葬枯骨記》,是1142年當地進士李緻堯所立。
他為平遙的死者收屍,1134年收集屍骨1500多具,1137年埋葬2000多具,1141年從井底掏出屍骨50多具,百人坑中找出屍骨700多具,水中撈出屍骨200多具,各處尋找又找到100多具。
三次收屍,共獲得軍民屍骨4550多具。在平遙城中這一角,4550具屍骨甚至是一個保底的數目。
……up想到了著名的甯城大屠殺。
18處萬人坑,裡面埋葬了從0歲到80多歲各個年齡段的活人。水邊荒灘變成屠殺場,死者的屍體被日本士兵拿來取樂……
那裡的死亡人數超過30萬。】
此話一出,天幕之下人人瞠目結舌。
盛世百姓為亂世平民的悲慘命運而哀傷,亂世百姓為自己掙紮活下來而苦笑,為戰争中慘死的同胞們痛哭。
甯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
有良心的人們紛紛為戰争帶走的生命默哀,或痛斥軍隊的殘忍。看慣了戰争的人也為這場死亡把眼與嘴巴張的極大,一時竟讓他們掩飾住了自己與大多數人的不同。
為什麼……那可是30萬人啊!戰争不缺人口的嗎?為什麼連不在軍隊裡的人都要殺光啊!
80歲老人和剛出生的小孩……這種殺俘真的有價值嗎?
白起回憶起自己那次殺俘,來自趙國的四十萬兵士挖着坑,他們不知這是用來做什麼的,還以為自己能活着見到家人。
他殺他們,是因為四十萬人太多養不起,放他們回趙國卻成了資敵的行徑。
這畢竟是四十萬青壯年士兵。
他又想起自己伊阙之戰滅韓魏聯軍24萬人,上黨之争殺三國聯軍15萬人,陉城之戰斬首韓軍5萬人。
他殺壯年士兵,是為秦國一統掃清阻礙。
那日本國,為什麼連拿不動兵器的老弱都殺?
【另外還有一個點要說明。靖康之變裡作為高級俘虜的皇室女性沒有受辱,不代表底層女性也能得到禮遇。
宋朝宗室“北狩”,音信全無,所以冒名頂替宋朝宗室“認祖歸宗”的人群堪稱兩宋一景。
混在其中的平民“帝姬”遭遇,就是那時候被俘北上的女子縮影。
比如假榮德帝姬易氏。她是亂世中一普通婦女,先被亂兵掠去,再入劉超軍中,最後嫁商人為妾。
再如假柔福帝姬阿李。她是汴京城外一女尼,逃出金營後三次委身于人,好不容易用帝姬身份得到趙仲禮遇,趙仲又被殺了。阿李沒入劉忠軍隊,又入韓世清軍隊,自稱柔福帝姬才被韓世清以禮相待,被送到江南“認祖歸宗”。
我們無法認為她們冒充帝姬是因為貪圖富貴,她們可能隻是想逃出火坑。
她們也算幸運,被史書一筆帶過。那些湮沒在曆史裡的人生,也因為她們被記錄的生命而有了顔色。
灰暗、可怖。】
“皇室尊嚴竟然沒落至此!”宋徽宗趙佶一屁股坐到龍椅上,又被堅硬的龍椅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