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看着屏幕閃着金光,吐出一張圖片,眼睛随着時間的流逝越瞪越大。
“嘶哈……一根蟲子?”這是驚訝也不忘吃魚的蘇轼。
“好像是個蜉蝣……未來的蜉蝣長得這麼大嗎……”這是被未來生物拍攝技術驚到的蘇轍。
“天幕要怎麼講?辟謠千年蜉蝣變成人始亂終棄,還是辟謠蜉蝣精被當成奸臣罵幾千年?”這是突然開始興緻勃勃的文同。
“不要以為我聽不出來你在影射誰。”蘇轍把頭轉到另一邊。
“天幕辟謠不就那幾個方向嗎?什麼下三路啊,奸臣啊……”
這話說得三人都精神起來
嗯,這次又會聽到哪位前輩……或後輩的“小故事”呢?
【這就是我們要辟謠的對象!】
屏幕上顯出大字“蘇轼無爪蜉”,天幕把前兩個字圈上紅圈,蘇轼也把嘴裡的魚噴了出來。
“始亂終棄?”文同湊上來。
“千古奸臣?”得到文同暗示的蘇轍慢吞吞湊上來。
“是辟謠!辟謠!”
【1082年,蘇轼被貶黃州,泛舟長江,遊覽黃州赤壁,留下“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千古絕句。
2024年,我們将長江發現的新物種命名為“蘇轼無爪蜉”,以紀念蘇轼與長江、與蜉蝣的這一刻相遇。
蘇轼,中國傳統士大夫的偶像、中國詩詞書畫史上的不朽豐碑。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詞四大家之一、中國古代十大文豪之一,他還是詞聖、芍藥花神……】
宮内,新任參知政事王安石攜宋神宗趙顼,正與禦史中丞司馬光辯論青苗法的施行。
王安石與司馬光私交甚密,奈何對于如何變法,二人有些分歧。
變法上,王安石主張大變,司馬光主張緩改;财政上,王安石主張開源,司馬光主張節流;财富上,王安石主張國家理财,司馬光主張藏富于民。
他二人都有要改些政策振興宋朝的想法,變法開始時便相互扶持,彈壓泥古不化的反對派。
可青苗法,這一為根除新苗青黃不接時地主向農民放高利貸而設的政府低息借貸的提出,讓司馬光與王安石有了分歧。
于是司馬光面聖,不久王安石奉诏入宮,二人在趙顼面前開始了這一場辯論。
辯論正到酣時,外頭忽然來報天幕降臨,他們便聽到了上頭官家的決斷。
“介甫、君實,不必再辯,外面天幕到了。這回天幕講的是蘇轼,想來必會提到變法。”
趙顼記下司馬光提出的“以放青苗貸為官員考核标準,會讓官員強迫民衆貸款,同時滋生腐敗”這一觀點,把兩人帶去屋外。
屋外陽光正好。趙顼看着王安石在陽光中站得筆直,帶着一往無前的銳氣,忽然想起當年仁宗皇帝曾經評過蘇轼兄弟,說二人皆有宰執之才。
可他不是仁宗,蘇轼能用則用,而他的宰執永遠隻會是王安石。
他的變法必定不會像慶曆新政一樣失敗。
【蘇轼,字子瞻,号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上面我們已經說過了他的一大串稱号,這裡不再贅述。
他是伴着我們長大的文人,擁有著名詩作《題西林壁》、《贈劉景文》,著名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著名文章《赤壁賦》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義務教育的必背篇目。】
“什麼時候天幕介紹古人的文學成就已經變成了羅列必背詩歌啊……”蘇轼在小坡上繼續吃魚。
“因為你是詞聖。”蘇轍托着腦袋,“你有那麼多名号,還怕後人不了解你的偉大嗎?”
“诶呀!卯君也是很偉大的,唐宋八大家裡面一定有卯君!”
【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直到蘇轼把詞的地位提高到與詩歌等同。
蘇轼認為,詩詞“同是一家”,将壯闊融入纖美的詞作,唱出了鐵闆銅琶才能歌出的宋詞豪放派先聲。
做官呢……蘇轼官運有多黴,每個中國人應該都有所了解。
這家夥有文壇領袖提攜,考上了宋朝建立以來隻有一個人考上過的制科第三等,第一次當地方官還遇到了好說話願意提攜後輩的上司……
但是這和他十幾年如一日的一貶再貶毫無關系啊!】
“所以,因為我被貶,所以我成了古往今來無數士大夫的偶像?”
蘇轼擦擦臉上油,不可置信地盯着自己的手:“好奇怪的邏輯!”
蘇轍把手撐在草地上,臉剛好對着天幕。他想說話卻覺得不該說,他想罵卻覺得不能罵。
定然是王介甫變法,才讓兄長在外蹉跎!
王介甫,小丈夫也!①
【王安石變法後,蘇轼得罪新黨自請出京,輾轉州郡。
烏台詩案後,蘇轼險死還生,一貶黃州,二貶汝州,回京得罪舊黨,再次自請出京。
第三次回京不久,蘇轼被新黨三貶惠州,四貶儋州,最後病逝于大赦北歸途中。
他是海南文化的恩人。海南的儋州市至今還有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連語言都有一種“東坡話”。讓恩人千古留名,這或許是當時困苦的海南人民能想到最好的感恩方式。
他是中華文化的孩子。蘇轼一身交融佛道儒三種思想,艱難坎坷中從不言棄。被貶黃州,他便泛舟赤壁,叩舷而歌;被貶惠州,他便“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他命運多舛,卻總能在被貶的路上見到雲外青山。
他是偉大的,所以……
蘇轼用自己懷孕的小妾換了一匹馬哦~
蘇轼仗着自己弟弟是宰相半夜叫張懷民起床陪聊哦~】
蘇轼:“……”
蘇轼:“卯君,你當宰相了诶。”
雖然有所準備,但前一秒還為自己千古留名而感動,後一秒就被後人給自己編的奇怪謠言震得抖三抖的感覺,還是好奇怪啊。
【蘇轼就這樣因為自己過于有名,謠言纏身,爛梗不斷。
他最有名的爛梗當屬弟弟蘇轍“撈哥哥”。一句“弟弟,撈撈~”讓後人總覺得蘇轼毫無政治智慧,靠弟弟才能在官場上勉強容身。
當然,一些被附會在他身上的小故事,比如“一樹梨花壓海棠”,up也會辟謠。
還有某位一不小心被拉進烏台詩案告密天團的北宋著名科學家,up會為沈括洗清告密并差點害死蘇轼的冤屈。
大家可以随時把進度條調到自己想了解的謠言部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