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重回王後少年時 > 第22章 郭氏

第22章 郭氏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從起居錄讀到掖庭錄,他生出一絲割裂之意。

不但是帝後之間感情破裂得毫無征兆,更有一種當年黨禍本不會發生的荒謬感。

“先帝聞鄭氏死訊後勃然大怒,于第二年将本是先皇後宮婢的莊氏封為少使,并嚴厲苛責與郭氏素有姻親的世家,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弘農楊氏。”

魏冉面上浮起迷惑之色,“可為何更早些時候的掖庭錄中寫,先皇後為太子妃時,曾進言‘帝星飄搖時,當以非常法正之’,她後來為何改變心意?”

其實他也清楚,是楊栾之故。

這些書卷中并沒有記載郭氏與楊栾的相遇,但至少是在郭氏入主椒房殿之前,否則蠶宮地下的殿中不可能繪着兩人一道親蠶的壁畫。

來時,他本來堅信郭氏也是所謂穿越者的猜測,但現在反而産生了懷疑——

郭氏與先帝曾有感情甚笃的時候,她雖身為世家女,卻同意先帝當奪世家權柄以振皇權的舉措。與楊栾相遇後,她與先帝漸行漸遠,甚至甘願寫下“瓊枝寸斷”的絕筆,為楊栾赴死。

薛秋義深深看他一眼:“彼時先帝撫掌大恸,謂予癔症,命醫官施針數月。但此言與民間稗官之說大相徑庭,倒不知那些小兒如何聽說宮闱秘辛的。”

“為何勾連青州與西域輿圖?”魏冉指着最後一份帛書問。

薛秋義撫膺歎道:“起居錄中不曾記載,先帝決意廢後是因其一句狂悖之言——卉家氣數将盡,當借羌胡之力更始。”

魏冉與王昉之聞言對視一眼,彼此都了然——馬政。

所以在親蠶禮上,郭氏大費周章刺殺馬欽,而劉缌則與羌胡人多有勾結。

對于魏王兩個見識過羌胡之亂的人而言,這當然是個謬論,但郭氏與劉缌深深相信了這個說法。他們想要通過刺殺馬欽令青州大亂,而後引胡騎對抗各州興起的民亂。

王昉之歎了口氣,她的母親給這個時代究竟留下了什麼。

三人方論及此,忽有風穿庭而過。院門被被人推開,吱呀作響,十數黃門捧牍魚貫而入,為首者面白無須。

薛秋義蹙眉:“老夫緻仕多年,未聞......“

語未竟,寒光乍現。為首的袖中短刃直取薛秋義咽喉,餘者皆掣兵刃。

魏冉來不及多想,揮刀迎戰。畢竟雙拳難敵,且戰且退,一刀破空逼退了上前的幾人後,拽着王昉之與薛秋義退到室内。

“又是死士,黃門令雖受郭氏恩惠,倒也不必為其賣命到如此程度。”他将木案推倒抵住門,舉起青銅雁魚燈,“請薛公先行。”

屋有後窗,王昉之與薛秋義試探後翻出去,魏冉緊随之,将燭油潑灑在梨花案上。

田舍附近清幽,四下沒有掩障礙,不是久留之地,唯有入城才能避一避,王昉之這時才懊悔沒有騎馬來。

薛秋義雖有驚懼,但這麼多年見過無數場面:“魏侯之意,先皇後尚在人間?”

“今日之局,恐非止于此,請老師同我一道回府。有執金吾巡城,兼府上部曲,必護老師周全。”王昉之接過話頭。

想來他們去蘭台查閱《起居錄》時候便被郭氏盯上了,一路追到此地滅口,倒是半點情面也不留給薛秋義。可惜那一匣書帛落入賊子之手,他們再想找到楊栾一個時代的人,隻怕難上加難。

“孤命你保管遺澤,你倒毫不猶豫交給外人。”蒼邁女聲忽地響起,将三人駭了一跳。

兩輩子縱橫沙場幾乎未有敵手,今天卻被人甕中捉鼈,魏冉不免苦笑。

戴着幕籬的女子現身于諸死士之後,雖然看不到面龐,但三人俱能感受到她如鷹隼般的目光一一掠過,最後落定在王昉之的臉上。

“楊栾當年何其清醒,居然生出這麼個不曉事的女兒,跟着個自以為是的混小子胡攪蠻纏,幾次三番壞了孤的好事。實是,當誅。”

最後兩個字她吐得極其慢,好似金錯刀刮絹之聲。

“殿下。”薛秋義已有心理準備,但當真見舊主人在眼前,語調不免凄澀。

郭氏并沒有看他。

她露出自己枯瘦如朽骨的手臂,被烈火灼燒過的皮膚顯出猩紅紋路:“當年她自以為是,棄我赴死,如今隻能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孩兒來還此一報。”

那奮起一搏的自焚,隻是她對這個枯朽王朝最後的反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