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内響起敵人擊中數提示音,湯非瘋狂奔跑着,地面不斷被緊随身後的流彈射中,翻飛出無數碎石。
剛跑出考試樓範圍,就看到路邊有活動中的機器人,但隻要身後追擊來的報廢站職員的槍聲一響,四周原本在行走的路人也都直接停下了任何運行。
而甚至都沒有要湯非一個個全部擊殺掉後面的追蹤,身後的槍聲就消失了。
湯非抱着僥幸心理回頭,卻看到那些帶着黃帽子的職工還疾速跟在自己身後,隻是他們都空舉着槍。
他們沒子彈了?湯非腦中劃過一個念頭,但他根本沒有閑心去細思,跟這個世界相比,自己那點想象力完全是太有限了。他隻猜可能是這個世界鮮少有反抗者,所以這些職工并沒有給自己配備相對無限的子彈吧。
這還真對得起自己花了幾個晚上配備裝入的5噸彈藥。
這個世界對個體裝備重量是有一個相對限制的,也依據每個職業不同。負重最高的職業是采礦或建築工程,與此相關職業的個體會限定在2000噸以内。
但每種可以修改涉及核心數據的基礎屬性職業,都是需要考入專業資格證才能在對應的職能部門才能接受負重升格。
而他們這些還在學校中修習的新人類,與普通的非搬運職業的機器人所擁有的負重屬性相等,都是20噸内。都與湯非時代的一輛卡車自重差不多。
配備了初始生存功能的機器人自重在100kg以内,而機器人所搭載的具有額外功能的裝備必須在自重的60%以下,才能進行輕便的日常活動。
與之對應地,若搭載了超出額外負重的裝備,要想保持輕便移動,便需要更高級的基礎裝備,而這類基礎裝備都有極高的重量,自然也就附帶提升了自重。
大部分新人類為了讓自己更像人類,都傾向于保持在基礎身體重量100kg以内。這裡也算是一個以“超薄”為美的機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