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廣播催着上廁所,這種感覺太過美妙。事情的起因是兄弟們在和貂蟬解釋時被李儒媚娘聽了去,這件事理所應當的傳到了董卓耳中。
董卓自以為掌握了一切,洋洋得意的準備着下一步計劃。
他命賈诩叫來司馬懿,關上門進行了一場友好的談話。“你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讓劉備競選學生會會長。”
司馬懿見他的想法居然還停留在分化曹劉這一方面,不禁心底失笑,面上卻不動痕迹,“仲達鬥膽猜測,校長是想要分化他們二人,但這個想法未免太不成熟。”
董卓來了興趣,“我不成熟?那你有沒有更好一點的辦法呢。”
“在下不才,辦法倒是有一個。”
“校長大人有旨,封五虎及劉備為東漢書院紀律委員,負責管理校内不文明現象,若有違者當即上報校長。諸位同學可在旁監督。如果發現六人有包庇或是不文明舉動,亦可上奏校長,取而代之。”
賈诩面露不屑,在廣播室宣讀校長旨意,知道此計和上一次大學士事件沒什麼區别。
反正都是挑起曹劉陣營人的矛盾,不過上一次将注意放在了曹操和五虎脾氣最爆的張飛身上。這一次則是激化矛盾,上升到曹家陣營和五虎。
曹操可以和他們和平共處,但是曹操手下的曹家軍可不行。
本來上一次關羽不肯幫忙在曹家軍眼裡就已經是忘恩負義了,更不要提曹家軍的主子曹操都親自下場求人了,事還是沒成,這個時候的曹家軍以及偏向曹家的人對五虎都是有一些抵觸的。
相比起來,現在曹家軍最信任的外人非司馬懿莫屬,畢竟司馬懿可是什麼都沒要求,隻是要了五分之一曹家軍的管理權,還是名義上的。
忘恩負義關鍵時候不肯幫忙的人和平常不顯但是關鍵時刻會盡最大努力幫忙的人,傻子都知道怎麼選。
不過紀律委員的職責對于六人來說,可能真的不是什麼壞事。
紀律委員的主要職責隻有一個,那就是将不文明的人抓住,扣分。
并且同時,紀律委員在職期間需要保持中立性,同學們可以随意找紀律委員舉報,但是紀律委員不可以和同學走的太近。
這對于五虎來說是一個好機會,董卓那一幫部下在學校裡就沒幹過什麼好事,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好好懲處。
五虎可以借此機會積攢名氣,得到大部分同學的支持,命題大學士的事情也可以很快過去。
五虎的名氣越大,和曹操之間的差距也會拉得越來越開,長此以往,雙方是走不到一起去的。
賈诩宣讀完聖旨,暗暗驚歎,董卓不會用這樣的計謀,那隻能是主公背後給出的幫助了。
初一聽到這個消息,修和阿香是不理解的,他們無法想象董卓能給出這麼大的權力,紀律委員可是有着扣分勸退權力的學校裡最為恐怖的群體。
上一次設立紀律委員還是在三十年前,也正是因為年代久遠又重新啟用,阿香才看不懂董卓的真實用意。
黃忠和馬超試探性的扣了幾個河東學生的分,發現董卓不僅不生氣,還誇他們做的好。張飛和趙雲本着趁現在手裡有權,多抓幾個敗類是幾個的原則,一時可謂出氣出的爽了。
關羽卻總是擔憂,懷疑董卓居心不良,劉備作為五虎的大哥,理所應當的成為了紀律部長,搶了曹操不少活。
惴惴不安的修找到會長,直言自己不明白董卓的用意。敏銳的曹操則是分析出了大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