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個的藥膳練的還算不錯,今天講的是第五個,也是關鍵點,煲。”
“煲,在常見生活中大多部分指代煲湯類型,所謂煲湯就是将營養都存活在湯中,并不是在食材中。”
“所謂的藥膳中的煲,是指藥材較多的湯,而家常菜的湯食材較多。”
“今日要做的藥膳湯為當歸黃芪雞湯,适合女性養顔補氣血,還能調理身體,你去琢磨吧!”
當歸黃芪雞湯的配料表是雞1隻、當歸15克、黃芪15克、大棗8顆、枸杞10克、姜4片、鹽适量。
一看就是大補,氣血還可以增強,所以得慢煲,才能發揮出藥效在湯裡。
鄧葉先得處理材料,雞清洗幹淨,然後斬成小塊。再将當歸、黃芪清洗幹淨,再與姜一同切片備用。
然後再将大棗去核,枸杞清洗幹淨放在一旁備用。
現在該制作環節,将雞塊放入冷水鍋中,加入切片的姜,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用5分鐘煮開,撈出雞塊,用清水沖洗幹淨。
再将處理好的雞塊放入砂鍋或電壓力鍋中,加入足量的清水,水量要沒過雞塊。
加入當歸、黃芪、大棗和姜片。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撇去浮沫,蓋上蓋子,煲上2小時。
出鍋前5分鐘加入枸杞,繼續炖5分鐘。最後加入适量的鹽調味,攪拌均勻即可出鍋。
出鍋就是精華,一打開蓋滿滿都是精髓,藥效與雞湯融合在一起,充滿濃郁的香氣。
這香氣涵蓋着湯的氣息,入微至甚,頗有一股獨特的品色。
今天貌似比之前的客人還少許多,說到底還是因為最近那件事受到的影響。
以前何湘還需要兩邊盯着,如今倒是輕松許多,隻用盯着鄧葉練藥膳便行,點評完後該輪到鄧宇。
何湘看着鄧葉練藥膳,一邊悠閑地喝茶,确實輕松不少。
鄧葉又練成一天,何湘看着鄧葉練成的份上,給她放會假。
鄧葉撇了一眼何湘,當截了斷地向何宇問道:“何沁店現在口風不行,急需中醫證明,你可以帶我去中醫館嗎?”
何宇目光冷淡,舉止之間卻不失禮貌,他撇了撇嘴回道:“可以是可以,但是你得保證今後不要出其他損害名聲。”
鄧葉擡起頭,酌字酌句地回道:“這我不敢亂保證,但是我肯定不會做出其他出格的事情。”
何宇還是帶着鄧葉趕到中醫館,中醫館大概有二十名中醫,都是從大學學的中藥相關的專業,有些中醫也是何湘的親戚。
何宇打聲招呼就離開,留下鄧葉一人面對這十幾位中醫。
鄧葉和十幾位中醫面面相觑,好久都說不出話來,不知道的人以為是在看猴呢!
這中醫館已經有幾百年曆史,是從清朝時期就開到現在,流傳芳華,有着醫病救人的名号。
名字叫做‘春華堂’,具有可效性。
鄧葉眼瞅着這些大夫準備趕客,才開口道:“我叫鄧葉,是何湘的徒弟,我來這目的是為了何沁店。”
緊接着她頓了頓,又繼續開口說道:“我打算推廣食療,但是被營銷号否認,以及那群醫生說不具有治療效果。”接着她便放起營銷号那段視頻來。
現場一片寂靜,一群中醫都停下對患者的診治,都怒不可遏。
一名剛畢業的中醫說道:“太過分,沒想到西醫還敢評價這種話出來,根本不具有考究性。”
春華堂平時都有很多顧客,是有老字号,也是聲譽極佳的中醫館。
對于這種诽謗的事,全部都在商量對策,包括鄧葉在内。
遇上這種事真是無語,現有文盲,後有法盲。
鄧葉提議出一期中藥食療視頻證明,在場醫生都認可,說幹就幹,由資質最老的醫師來主權大局,這一期是由美食小小怪和春華堂這兩個号聯名拍視頻。
在場很多人無一不是驚訝,還更有為鄧葉打抱不平的。
在這視頻中,鄧葉扮演前來請教的學生,還有5位中醫聯合共同出演食療制作部分。
食療片段中切菜片段,洗菜片段,腌菜片段,炒菜片段,以及最後對食材的考究及檢驗部分共五位。
可見其用心之處,不得不說明下視頻當中的字幕也是經過反複檢驗。
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各有所好。
“所謂四性為,寒熱溫涼。所謂五味,為酸苦甘辛辣。藥食同源,陰陽調和。”
“食材頗有藥性,但比起藥材來說,更具有效果。藥材絕大部分也可食用,并不是專用于治療時才能用。”
“西藥與中藥是不同,西藥絕大部分來自于元素調劑,具有化學作用,所以傷身體也是毒。中藥絕大部分來源于生活中的物質,具有可食用性,極少損害身體。”
“食療本身就是慢作用于身體,與治療用的那些藥本質上是不同的,各為方圓。”
“其二,食療可以調整身體内外,與西藥的口服和外用的效果不同。正所謂平時多吃,才能少去醫院,從飲食上能阻斷一些病。”
不虧是專家,一經發布有很多學醫的過來站隊,大到院長教授,小到醫學生等。
這樣一來便解釋到位,沒想到營銷号又站出來造謠,無中生事,說中醫在拉踩西醫,一直在跟西藥做對比,還談到愛國。
基于愛國這一點,許多愛國人士受不住,紛紛現身讨要說法,風評一下子轉變。
由原來支持營銷号,到全部取關,最後到萬人唾棄。
再者,葉煜也拉到官方的聯名和科普,衆多現象無一不是證明營銷号冤枉好人,也在幫何沁店和春華堂提高不少的威望和知名度。
這次的亮點還是鄧葉,她是作為南興派第128代傳人的身份,以身入局,還落下好人的口碑。
鄧葉高興的手舞足蹈,也驗證大家的猜想,進而也被這些前輩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