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湘:“中醫四診,望聞問切,先講望就是觀察。分為神、色、形、舌。神指的是人的神态,色指的是面色,形指的是形體,舌指的是舌頭。”
何湘将暮雨和何宇之間進行舉例,有助于幫助鄧葉快速弄懂。
例如暮雨的神态,語言清晰,充滿活力,神志清楚。
暮雪的面色有絲煞白,眼神漂浮不定,有着黑眼圈,此為熬夜所緻。
暮雪的形體瘦弱,穩重,而且還不虛弱無力,此為氣血虛。
暮雪的舌苔白膩,此為寒濕。
例如何宇的神态,意識清楚,精神狀态不錯。
何宇的面色紅潤,氣色足,此為健康。
何宇的形體偏瘦,行走有勁,舉止間帶着一絲氣概,需要多補血。
何宇的舌苔偏紅,為熱證。
何湘:“二者之間有何區别?”
鄧葉答:“兩人不同之處是暮雨氣血虛、易寒,而何宇氣過于旺盛、血虛。兩人需要多吃點紅棗類食物。”
何湘:“其次便是聞,分為聽和嗅,聽指的是聽患者是否有咳嗽等聲音,嗅指的是反應病情所嗅到患者的體味等。”’
例如暮雨語氣偏慢,聲音較低微。
暮雪的汗液偏甜。
例如何宇語氣不緊不慢,聲音偏高,洪亮。
何宇的汗液偏酸。
何湘:“二者有何不同症狀?”
鄧葉答:“暮雪是虛證、不易勞累,何宇是實證、較健康。”
何湘:“然後便是問,分為問寒熱、問汗、問疼痛、問二便、問睡眠,這可以反映出患者自身的感覺情況等。”
“我這就問,何老師。”鄧葉努力憋住笑意,直視暮雨的眼睛,“雪寶,你身體熱嗎?流汗多嗎?疼不疼啊?二便通暢嗎?睡眠好嗎?”
暮雪瞬間耳尖紅到耳尖,她害羞地擺擺手,表示這事情不想回答。
鄧葉立馬猜到暮雪誤會了,然後予以言辭的糾正道:“按問題回答就是!”
暮雪一陣咳嗽後,回答道:“最近有點冷,不怎麼流汗,就是腰有點疼,其他還好。二便正常排放,睡眠有點淺。”
鄧葉收到暮雪迫切懇求的小眼神,她回着抛了個應答的眼神。
接着鄧葉盯着何宇,重複一遍剛才的話語:“小宇,你身體熱嗎?流汗多嗎?”
何宇受不了這話題,率先笑出聲:“打住,師姐!我有女朋友了!”
鄧葉翻了個白眼,無奈的看向何湘。
何湘攤攤手,告誡道:“這是中醫有時也會遇到的奇葩患者,答非所問。”
何宇有些不高興了,辯解道:“你們倆離這麼遠,我怎麼知道在盤問什麼啊?”
何湘毫不客氣的回怼道:“你小子,腦子這麼精,怎麼猜不到!”
何宇扮了個鬼臉道:“是是是,母親大人你說的對!最近有點熱,流汗頻率不高,身體不疼不痛。二便正常,睡眠很好。”
鄧葉總結道:“暮雪有寒證、肝火過旺。何宇有熱證、陽虛。”
何湘;“最後就是切,分為切脈和按診,切脈就是号脈,按診是按部位來判斷病情是否嚴重。”
鄧葉分别診斷完暮雪和何宇的脈,心中早就有了想法。
然後由于暮雪說她腰酸,這便需要按診。
于是鄧葉開始按診,找到原因是暮雪的背部第二根脊骨下方皮膚呈青紫色。
鄧葉就把最後的診療結果,寫到紙上。
‘患者:暮雪
病因:氣虛,寒證,肝火過旺。食療需如下:一周兩碗參芪鹌鹑湯。’
‘患者:何宇
病因:陽虛,熱證。食療需如下:一周三碗枸杞炖羊肉,一周一碗銀耳百合湯。’
何湘仔細看完後,糾正道;“應把食療需如下改成食療方,這才對。”
鄧葉帶着求知若渴的神情,像小雞啄米般點點頭。
何湘認真地教道:“中醫食療跟藥膳有着不同,卻相似的關系,都是建立在中醫理論知識之上,也是為了預防疾病、使身體更健康,更能養生益壽。”
“而不同是中醫食療運用的是普通食療互補烹饪而成,藥膳運用的是藥材與食療互補烹饪而成。兩者必要時可以放在一頓一起吃,或者都可以烹饪。”
鄧葉似懂非懂,還是點點頭。
何宇清澈而又懵懂,眨巴着眼睛,惹得鄧葉想笑。
何宇這人高馬大,卻還是像個孩子似,單看很好騙的樣子。
--
難得店面不營業,關門。
葉煜才好找機會喊鄧葉出來逛逛。
鄧葉就像個悶葫蘆似得,整天研究這藥材,研究那藥材,身上全是中藥味,連葉煜都無法幸免。
葉煜中午去俱樂部遭到隊友調侃,原因竟是大家一直認為住一塊,他腎虛!!!
這可把葉煜急壞了,鄧葉整天熏入藥味,像個藥包似得。
鄧葉接到葉煜電話那刻根本來不及時間反應,開口第一句就遭到葉煜吐槽。
“你,不會還在當藥包吧,你師父天天聞肯定長壽不老吧!”
額,藥包?
這是哪跟哪?怪她自己咯?
鄧葉揉着酸澀的眼睛,此時此刻的她倍感無奈。
“不是的,我是要為參加當歸比賽個人賽做準備啦!”
對方輕笑,很顯然不相信。
...
“你現在可是連個小獎都沒拿下,還想當世界級大廚,做夢呢!”
離譜,從何湘的嘴裡說出來那麼真切。
可,從葉煜的嘴裡卻是諷刺,不過鄧葉自己也這麼覺得。
“行吧,我繼續做我夢去,你有事嗎?”
對面沉默片刻,在鄧葉即将挂斷時,對方深沉又具有磁性的聲音,從耳邊傳來。
“那現在一起去古鎮逛逛呗,我請客!”
這是要求,還是請求?
鄧葉的心咯噔一聲,在面臨即将發生的事情,她沒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