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就算是告一段落,需要特意在早朝上商議的事其實并不多,大多數時候都是大臣上奏疏,若牽扯事大,才會放到早朝上商議。
在一旁站着的太監見無人啟奏,适時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這話一出,這早朝也就是要散了,衆臣行完禮就陸續離開了太極殿。
燕飛觞剛來到雨花閣還沒坐下,就被王公公叫去了禦書房,她看見他過來就知道不可能閑着了。
她走到禦書房,發現主位沒人,想來是武昭帝還在上早朝,她隻得安靜地立在殿前等着。
沒過多久,武昭帝就從外面走進來。
燕飛觞見他進來忙行禮。
武昭帝擺擺手示意她免禮,問起之前給她的會試名冊一事,“對于冊上幾人你有何看法?”
“皆是才學過人,萬裡挑一的賢士。”燕飛觞并不知道他此舉的目的,多說多錯,還是盡量簡短一些為好。
武昭帝本還以為她要說些長篇大論,卻不想她真的就說了這麼一句,他看向站在殿中的人,問道,“這便是你對他們的評價?萬裡挑一?賢士?”
“能從數萬人中脫穎而出,自然是萬裡挑一,寫的文章能得兩位大人如此之高的評價,自然稱得上賢士一詞。”
“那你可知能得到如此評價的人最後會被授予什麼官職?”
燕飛觞一時沉默,說出來怕是都難以置信,大周貴族門閥勢力強大,若僅僅是通過科舉走上來的,最後被授予的官職僅僅是正九品。
之前有位才子,殿試的狀元,最後被授予的官職是太樂丞相,太常寺下屬的部門,品階為從八品。
“……這自然是看陛下願意為他們授予什麼官職。”燕飛觞沉默片刻才答道。
“朕的意願?離殿試還有不足一月的時間,到時候看他們的情況再說吧。”武昭帝也知道實際情況不好說,也沒在意她的話。
他目前還在考量是否要任用燕飛觞為奉宸儀,現在時間還太短……
“你先下去吧。”
燕飛觞聞言神色恭謹,行禮後便徑直離開禦書房。
武昭帝看着她離開的身影,神色莫測,能力足以勝任,但是心術又如何?多疑應該是帝王共同的特點,便是本該最親密的夫妻,帝王都無法交付信任,更何況是大臣。
燕飛觞走出禦書房,回頭望這金碧輝煌的宮阙,眼神幽深……
回雨花閣的路上,她恰巧碰上一位嫔妃。
燕飛觞看着她衣着華貴,氣度雍容,楊皇後可以排除,她如今不可能還有這般氣色;據傳王德妃行事張揚跋扈,此人應該也不是。
“臣見過淑妃娘娘。”
朝她走來的女子有些驚訝,問道,“免禮,你便是那位茶師吧,你應未見過我,怎能一眼認出我便是淑妃?”
“宮中能有娘娘這般氣度的,應隻有淑妃娘娘您一人。”
這位淑妃便是骠騎大将軍左望津的妹妹,真正協理六宮之人。
她看燕飛觞過來的方向,聲音舒緩,“你這是剛從禦書房出來?”
“回娘娘,正是。”
“本宮閑來無事,既然碰見你,便去雨花閣坐坐,不知你可有空?”
她問有沒有空隻是客套一下,燕飛觞哪能真說沒空,“娘娘願意過來,自是萬分榮幸。”
兩人走進雨花閣,淑妃開口問道,“本宮聽聞早朝上提到了高句麗之事,你可知最後商議的結果是什麼?”
燕飛觞知道她為何問起此事了,淑妃的父親早些年死于戰場,之後母親也很快随之而去,淑妃的哥哥左望津算是她在世上唯一的親人了,原本很快就能見到的親人,卻因邊關變動可能無法相見,便是再冷靜的人也會有起伏。
怪不得她從禦書房來的路上碰見她,看來淑妃本就是打算問武昭帝此事的,隻不過看見自己才變了主意。
不過即便她問燕飛觞,燕飛觞也打不出來,雖然前日武昭帝跟她提過此事,卻也沒告訴她早朝上商議的結果。
她有些為難地開口,“娘娘,此事臣也不甚清楚,不過骠騎大将軍就算要去三秦,您最遲也會在朝賀後看見他。”
燕飛觞覺得這話不太對,又補充道,“以臣猜測,骠騎大将軍或是平南将軍他們二人總會有一人回京的。”
淑妃聞言有些失落,不過不管是哥哥回來,還是自己的侄子回來,都能給她些安慰。
“如此,借姑娘吉言了。”她眼神落寞,卻還是沒失了禮數,她起身準備往外走去。
“娘娘客氣了。”燕飛觞跟着她走到外面,送她走遠。
她對這位淑妃的印象還不錯,哪怕隻有短短一刻的時間,也能看出她的教養極好。
燕飛觞輕聲說道,“将門之後嗎?倒是并非傳統觀念裡的豪邁粗犷。”
[1]引自《茶經》(茶之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