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葉妙心握緊拳頭,氣憤地說:“這個王淩,如此陰險狡詐,要是讓我再見到他,定要讓他好看!”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憤怒和鬥志,仿佛已經看到了王淩被她打敗的場景。她揮舞着拳頭,仿佛要将心中的憤怒全部發洩出來。
數日後,太子的車隊在塵土飛揚中緩緩駛入京城。曆經長途跋涉的太子顧不上洗去滿身的疲憊與風塵,心急如焚,懷揣着揭露王淩罪行的堅定決心,徑直奔赴皇宮,誓要在朝堂之上讨回公道。
早朝的鐘聲敲響,莊嚴肅穆的大殿内,大臣們身着華麗朝服,神色各異,整齊地分列兩旁。
太子闊步邁進,衣袂飄飄,急促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大殿内回蕩,聲聲都透着難以壓抑的憤怒。
他在大殿中央站定,雙手抱拳,對着高坐龍椅之上的皇帝恭敬行禮,随後,那洪亮且飽含憤慨的聲音在大殿中轟然響起:“父皇!兒臣此次木蘭山之行,險象環生,皆因王淩這奸佞之徒的惡毒陰謀!他暗中勾結賊寇,妄圖謀害兒臣,攪得地方不得安甯。幸得木蘭山諸位義士舍生忘死相助,兒臣才得以死裡逃生。”
太子的話語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飽含着對王淩的切齒痛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憤怒和堅定,仿佛要将王淩的罪行公之于衆。
王淩聽聞此言,心中 “咯噔” 一下,臉上瞬間血色全無,變得慘白如紙。
不過,多年在官場摸爬滾打練就的沉穩讓他迅速鎮定下來。
隻見他 “撲通” 一聲重重跪地,膝蓋撞擊地面發出沉悶聲響,緊接着,他雙手伏地,涕淚縱橫,聲淚俱下地哭訴起來:“陛下,太子殿下所言與事實大相徑庭!臣對陛下忠心耿耿,天日可表。此次木蘭山之行,臣日夜兼程,一心隻為保護太子安危。可木蘭山衆人狼子野心,悍然發動叛亂。臣帶領将士們浴血奮戰,舍生忘死,無奈敵軍人數衆多,手段殘忍,臣雖拼盡全力,卻還是落得如此凄慘下場。懇請陛下明察,切勿被太子殿下的片面之詞誤導。”
王淩的表演堪稱精湛,那悲痛欲絕的模樣,不知情的人還真以為他是蒙冤受屈的大忠臣。他的臉上滿是淚水和鼻涕,頭發也淩亂不堪,看起來十分可憐。
太子聽到王淩這番颠倒黑白的狡辯,頓時怒發沖冠,一股熊熊怒火直沖腦門,眼眶瞬間被憤怒漲得通紅,雙手不自覺地緊緊握拳,指關節因用力過度而泛白,手背上青筋暴起,根根分明。
他怒目圓睜,仿佛要噴出火焰,狠狠地瞪着王淩,厲聲罵道:“你這奸賊,竟敢颠倒黑白,厚顔無恥到了極點!你暗中調兵遣将,圖謀不軌,證據确鑿,如今還敢在此巧言令色,公然狡辯!你的所作所為,天理難容,必将遭到報應!”
太子的胸膛劇烈起伏,每一次呼吸都帶着難以遏制的憤怒。他向前跨出一步,手指着王淩,臉上的表情十分憤怒,仿佛要将王淩生吞活剝。
這時,王公公像個幽靈般從一旁閃出,他微微弓着身子,臉上堆滿了谄媚的笑容,尖着嗓子插話道:“陛下,王大人一向忠心耿耿,為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怎麼可能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依老奴看,太子殿下怕是在木蘭山受了驚吓,神志不清,才會說出如此糊塗的話。”
王公公的聲音尖銳刺耳,如同夜枭啼鳴,在大殿中回蕩。他一邊說着,一邊用眼角餘光偷偷觀察着皇帝的臉色,那眼神中透着一絲狡黠。
太子氣得渾身劇烈顫抖,他怎麼也想不到,王公公竟如此厚顔無恥,與王淩一唱一和。
他滿心委屈,眼眶中蓄滿了淚水,卻倔強地不肯落下,心中呐喊着:“父皇,您為何看不清這奸佞之輩的真面目?兒臣所言句句屬實,為何您就是不信?”
他向前跨出一步,手指着王公公,大聲吼道:“王公公,你與王淩狼狽為奸,沆瀣一氣!今日我定要在父皇面前揭露你們的罪行,讓你們的醜惡行徑大白于天下!”
太子的聲音因憤怒而有些沙啞,但依舊堅定有力。他的胸膛劇烈起伏,每一次呼吸都帶着難以遏制的憤怒。
皇帝聽着雙方激烈的争論,隻覺得腦袋仿佛要被炸開,疼痛愈發劇烈。
他緊皺眉頭,不耐煩地揉着太陽穴,臉上滿是厭煩之色。
原本就昏庸的他,被王公公和王淩的花言巧語迷惑,此刻更是怒火中燒,将矛頭指向了太子。
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站起身來,手指着太子,大聲呵斥道:“太子!你身為儲君,本應沉穩持重,如今卻在朝堂之上如此失态,口出狂言!王淩一心護你,你卻恩将仇報,污蔑忠良!”
皇帝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充滿了威嚴與憤怒。他的臉上滿是憤怒之色,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失望和憤怒。
太子聽到皇帝的指責,如遭雷擊,滿臉的不可置信,他撲通一聲跪地,說道:“父皇,兒臣所言句句屬實,兒臣怎敢污蔑他人……”
皇帝卻根本不聽他的解釋,繼續怒喝道:“住口!朕看你是在木蘭山被吓破了膽,回來就胡言亂語。今日之事,暫且擱置,但你行為失當,責令你禁足東宮,好好反省!”
皇帝的語氣不容置疑,眼神中滿是失望與憤怒。
他重新坐回龍椅,靠在椅背上,臉上的表情十分憤怒,仿佛對太子的行為十分失望。
此時,朝堂上一片死寂,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大臣們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滿了無奈與恐懼。
雖然不少大臣心裡都清楚太子所言屬實,可王淩在朝中勢力龐大,黨羽衆多,平日裡手段狠辣,大臣們懼怕被王淩報複,大多選擇沉默。
隻有寥寥幾位正直的大臣,微微張了張嘴,試圖說些什麼,可在觸及王淩那冰冷且充滿威脅的目光後,又迅速低下了頭,将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太子看着這一切,心中滿是絕望與無助,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悲涼。
原來在這看似公正威嚴的朝堂之上,竟沒有多少人敢站出來為他說話,為正義發聲。他不禁握緊了拳頭,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留下一道道血痕,心中暗自想着:“難道真的要讓這奸賊逍遙法外嗎?不行,我絕不甘心!我定要還天下一個公道!”
太子的心中燃起了複仇的火焰,愈發堅定了扳倒王淩的決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和憤怒,仿佛要将王淩徹底打敗。
王淩見狀,心中暗自得意,臉上卻依舊裝出一副惶恐的樣子,連連磕頭謝恩,緩緩退下朝堂。
他心中清楚,雖然暫時壓制住了太子,但這場較量還遠未結束,他必須要繼續鞏固自己的勢力,防備太子的反擊。
而太子在東宮禁足的日子裡,也在暗中聯絡忠義之士,收集王淩的罪證,等待着時機,準備給王淩緻命一擊 。
在東宮那略顯昏暗的房間裡,太子坐在書桌前,燭火搖曳,映照着他憔悴卻又堅定的面龐。
他鋪開一張宣紙,提筆蘸墨,寫下一封密信,準備秘密送出。他深知,想要扳倒王淩,絕非易事,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與此同時,王淩回到王府後,立刻召集自己的黨羽,在密室中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密室裡氣氛凝重,衆人神色各異,卻都對王淩唯命是從。
王淩坐在主位上,眼神陰冷,他掃視着衆人,冷冷地說道:“太子雖然被禁足,但他絕不會善罷甘休,我們必須要盡快想辦法,徹底鏟除他的勢力,永絕後患。”
衆人紛紛點頭,開始七嘴八舌地出謀劃策,密室裡彌漫着一股陰謀的氣息。
而在木蘭山,蘇夢蘭等人也察覺到了京城局勢的緊張。
他們密切關注着京城的一舉一動,準備随時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
蘇夢蘭召集衆人,嚴肅地說道:“太子如今處境艱難,我們不能坐視不管。我們要想辦法收集王淩的罪證,為太子提供支持。”
衆人紛紛表示贊同,一場暗中的較量,在京城與木蘭山之間悄然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