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人昱見蘇笛沒事了,她被皇帝關照,自己一個芝麻小官也不好跟着去,便先回到了翰林院。
蘇笛的事情在皇宮裡很快就傳開了,和聞人昱當年翻案的事情一樣,很快就傳得沸沸揚揚。
聞人昱最近幾日,幾乎都沒怎麼來翰林院“上班”,雖然他沒說,但同僚們畢竟沒有什麼事也八卦,便就打聽了一下,這位狀元郎是在幹什麼,是不是找到别的什麼飛黃騰達的機會了。
聞人昱的才華在那些書學生中算是相當突出的了,其餘的人也就是中了榜而已,才根本不及狀元,之所以他考第一還會留在這兒當個這個無足輕重的小官,完全是因為那一年的科舉太公平了,而這翰林院卻是個講出身的地方。
無權無勢的他隻能屈居于書學生這樣的翰林院最次的官職。
他們本以為這個人樣貌非凡,看起來也一臉精明睿智很有野心。
苦寒出身想要高中真的是難于登天,聞人昱并非常人,有着非凡的毅力和實力。
再加上他之前又得公主青睐,陛下欣賞,眼下肯定不會屈居于此,忍了這半年多應該是再也忍不下去,給自己尋找升官發财的門路去了!
便有人甚至“翹了班”都要搞清楚他是去做什麼了,一路尾随,看看他到底能找到個什麼辦法來。
未曾想,他哪裡是去找什麼升官發财的路子去了,而是去當散财童子了。
隻見他将那禦賜的千金萬寶穿戴了滿滿一身,風風光光地進了牢房。
之後,卻又樸素至極得出來,估計那些金銀珠寶都是用作賄賂打點了,他該是去見他那相好的。
他的相好姑娘犯了死罪,迷了睿王獨子引誘不成于是因愛生恨在送的點心裡下毒謀殺。
雖也聽說有冤情,但畢竟她是當事人,睿王爺也有心要怪罪于她,就算她是被陷害的,也活不成了。
不過,仔細想想,那小娘子也有犯案的可能的,女人心毒起來也很可怕的。
也是,聞人昱雖然一表才華,但出身太差,官也太小了,做個相好玩玩不錯,但要嫁還是得三思。
那姑娘也不小了,如今定是想找個好郎君趕快嫁了。
那王菱身份尊貴,對于姑娘卻不忌口,隻要看得過去,他都願意迎上榻去春宵一刻,不過事後,自然都是大手一揮給些銀錢了事,即便不能嫁,能求些财也是好的。
聽說那姑娘是個小閑漢,每日跑腿賣力氣。
正經娘子哪有幹這些粗類活計的,定是也清貧極了。
眼下攀上了狀元郎也不知足,還想攀附真正的大富大貴!
隻可惜估計長得粗鄙,入不了王菱的眼,又想和他歡好,便搏了搏。
結果迷暈不成估計反被嘲諷,想着回去估計也會被那狀元相好嫌棄,左右都是死路,便想殺了眼前那負心人解恨。
合情合理,合情合理!
這些人都是聰慧的書生,編故事能力很強,也确實,找不出什麼纰漏,唯一的錯處就是,蘇笛啊,是個獨立自強的女子,從來未想過攀附。
蘇笛的名聲随着她那個死罪的落實依然是差到了極點,在衆人眼中估計也就是個心腸歹毒的糟糕娘們,聞人昱的同僚們真是想不通,為什麼這樣他這樣一位清白俊秀的好郎君,偏偏要在那姑娘身上浪費時間。
他們也知道蘇笛曾經救過聞人昱的事兒,但也并不覺得這救命之恩,就值得聞人昱心甘情願地用盡一生的财力和情意去回報。
本以為他是被那小娘子也下了什麼迷藥,迷了心魂,加上書讀得太多了,不知道世事的險惡,便就這般被那小娘子的花言巧語诓騙了去,隻一心想着要不惜一切代價地去報她的恩。
他們心裡直覺得他真傻,覺得可惜,但畢竟是他的事兒和他們無關,他們也更不想扯上什麼關系,便也就繼續在心裡暗在嘲笑一番,想着這麼多道理都白讀了,還被女人哄騙,就繼續做着書學生去了。
未曾想,那狀元郎門檻踏破,千金散盡,也要撈出來的那位小閑漢,如今還真就完完整整從那死牢裡出來了,不光出來了,還成了陛下的救命恩人。
這救命恩人說小也小。畢竟并無一個此類的官職,無權無俸的,隻是一個虛名。
但絕對也是說大也大的,陛下的恩公,衆人皆知,皇帝找一位姑娘找了數年,得知她死了竟然還消沉了數月,并且一直沒有忘懷。如今那舊人回歸,陛下自然是要彌補當時遺缺盡力報答,那麼……她便就是這皇宮裡都不亞于公主的大貴客。
想要什麼不是隻會一聲就有了?估計念着她的好,她的相好聞人昱也會跟着沾光。
除了聽說聞人昱去賄賂了之外,一些嘴巴不嚴實的守衛還是把蘇笛和聞人昱的“風流事”說出了一些,想必那小娘子也是悔悟對這狀元郎重燃舊情,聞人昱也是喜歡她得很吧。
聞人昱既是恩人曾經又救了的且如今又愛了的,陛下也應該會重新重視起他來。
沒想到啊,沒想到,真是絕處逢生啊,這死牢裡竟然還藏着如此了不得一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