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我好,你要是真為了我好,就不會出賣我!聞人昱,我,我……算了!”
陶辛其實早想到自己會有這麼一天,其實一直做賊他也有些累了,或許這樣也好,被聞人昱這位舊相識抓住,也确實比被别人抓住要好。
也确實,聞人昱雖堅定地和鄭清說要罰他,但也悄悄請他手下留情,說這人算是自首,加上遭遇凄苦,生活無奈所緻,讓他還了東西,打幾下,讓他長長記性,以官府威嚴規勸他做個好人便也就罷了。
鄭清就是那位聞人昱的好朋友,之前幫他翻案讓他重新恢複狀元郎身份的就是這位。鄭清最近确實接到不少群衆舉報說家裡少了貴重東西,正愁沒辦法交差呢,剛好聞人昱送來了關鍵人物,仔細一查,那些失竊的金銀珠寶就在他家裡規矩地擺着呢!
鄭清念及聞人昱之前幫他升官的事兒加上他也不想多事兒鬧出人命,不過小偷小摸也不是什麼太大的事兒,加上他偷到的其實很多都是赝品不值幾個錢的,總金額沒有多少,便就按他說的那般判了。
或許主要還是因為為了保陶辛一命,聞人昱将那準備給蘇笛的五十兩和陛下賞給他的一個上好的玉佩都給了鄭清吧。
審罰都剛結束,陶辛捂着被打了十闆的屁股剛在聞人昱的攙扶下出門,一群官兵就突然闖了進來,将鄭清拿下了,聞人昱趕緊先将陶辛送離了這是非之地。
“你記住這次的教訓,從此保重,務實一些,别再偷東西了。你快走吧,别被官府抓着了,要不然估計你就沒命了。”
聞人昱和我陶辛這麼說道,他想起那個披着他多餘的那套小厮服和他一起坐在院中角落裡的瘦小的少年陶辛,那個和他一起苦中作樂過的知心玩伴,心裡覺得很酸楚,即便生氣不滿,如今也一句話都說不出口了,隻是拍拍他的肩膀,讓他快走。
陶辛很感動,想着要不是聞人昱自己要是被抓估計就一命嗚呼了,很想和他說一次實話,也做一次從外到内都實誠的好人,就在他猶豫該如何開口的時候,聞人昱隻一邊讓他快走,一邊就回去看鄭清的情況去了。
在陶辛腦海裡也浮現出那個小小的少年郎聞人昱的形象,那個“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小厮。
聞人昱有空就把自己讀到的東西分享給這位什麼都偷,就是忘了偷書的小少年聽。
陶辛也記住了一些,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唐代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裡的這一句,他總覺得每當念起這句,就會想起聞人昱,簡直就是聞人昱的寫照。
陶辛歎着氣,步履蹒跚地離開了,下定決心,從此再也不偷東西了,要想辦法做個手藝人正兒八經謀生才行,不過要做什麼好呢……對了,自己小時候也教過聞人昱草編蟲子來着,那技藝現在自己還沒忘呢……要不然就……嗯,好主意!
另一邊,聞人昱回到了縣衙,遇上了一個官兵。
“聞人大人好。”聞人昱雖官職不高,但因為先前精彩的經曆在皇宮裡應有名氣的,和蘇笛一樣近乎是一個人盡皆知的存在。
“他怎麼了?”
“您以後要辦案子可别來這裡了,這個衙門短期内是開不得了。”
“為何?”
“這鄭清被人舉報貪污受賄,貪了幾千兩黃金,徇私枉法地辦案子或者是不給錢就不辦案子,表面清正,實則貪腐至極,而陛下最恨的就是這個,所以……”
陶辛之事還有回旋的餘地,有命得活,但鄭清估計就……
還沒等聞人昱和鄭清再說上句話,就聽見一聲清脆的什麼東西落地的聲音,剛想過去查看,那官兵卻攔住了他。
“大人還是去不要去了吧,那鄭清已經被就地正法,砍了頭了,那畫面大人還是不要看了為好。”
呃……就這麼兩個一起都在今日認罪伏法了?
和蘇笛在一起經曆了很多的大起大落,聞人昱開始變得對于很多超乎常理的離譜情況也都能接受了,所以迅速接受了并且冷靜下來。
行吧,反正兩個都是犯過錯誤的,也都不是什麼好人呢,這樣應該就是最好的結局了,希望他們能夠“吃一塹長一智”,就此醒悟吧!不過鄭清估計就……其實仔細想想,他和鄭清不過是考場時偶遇,話投機,互相指點過些許,勉強稱得上是一句朋友。
不過其實他當時就發現他貪财,有過給錢才願意和學問看似較淺薄的人探讨問題的事情,聞人昱已經不想理他了,隻是礙于情面,一直沒有言明。
鄭清之後沒有中榜,但家裡似乎有些關系,便讓他入了縣衙從九品巡檢做起,之後他慢慢靠斂财手段升到了今日類似于知縣的位置。
聞人昱每次也都是别無他法,沒有别的人脈了,不得已才來求他,稱他一生好友的,其實心底裡看不起他極了,也是真沒想到他貪了這麼多,幾千兩……黃金啊!他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确實該死……
煩了煩了,他們的事兒就到此為止吧,還是先去找蘇笛吧!
這才是我要去辦的那個正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