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蓮舟想到自己師弟一家失蹤十年,牽扯甚廣,于是便打算一路走水路到湖北境内,免生事端。這次因着換了一個張無忌的緣故,江湖中人對謝遜究竟死了沒有,其實是不那麼确信的。加之張無忌自己也十分謹慎,絕不肯離開船上三位長輩半步,一路上竟也算得上是風平浪靜。
在船上的時候,雖然張無忌曾經頂撞過俞蓮舟,但其實她并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因為她知道,除非像後來的宋青書那般做出悖逆之事,不然俞蓮舟總不會讨厭她。更何況,她還指望着多刷刷俞蓮舟的好感度,順便讓他對媽媽的印象也好一些呢。于是便常常纏着俞蓮舟,假裝自己生于荒島,見什麼東西都新鮮,什麼都不認得,統統都要來問俞蓮舟。俞蓮舟也不感到厭煩,常常抱着張無忌坐在船頭,觀看江上風景。
在相處了這些時日之後,透過張無忌的童言童語,俞蓮舟其實發現,殷素素其實本性不壞,隻是從小在天鷹教長大,耳濡目染,這才善惡不分,任性殺戮。因此初見之時,他覺得這般妖女如何配得上自己的好五弟?現在卻覺得殷素素坦率真誠,相處起來卻要比一些名門正派中沽名釣譽之輩要愉快得多。
俞張殷一行人行到湖北境内後,便開始走陸路。這樣一來,妖魔鬼怪可就多了起來。一路上紛紛擾擾,雖然總憑借着俞蓮舟做事沉穩,武功又高,總算是有驚無險。可是他們隻有三人,總還要分神去照顧張無忌,面上不免帶了些疲态。這樣讓張無忌内心又有了一些茫然,可是她見張翠山在閑暇時,與俞蓮舟談天說地時的愉快神色,卻又是在冰火島上從未見到過的。便是殷素素,回到中原之後,便像是水培的花朵,固然也可以活得很好,可隻有紮根在泥土裡,才顯露出更多的生氣。
一日,他們停下來吃飯休息的時候,聽得旁邊有人說起,附近村落正有元兵在燒殺搶掠。武當弟子素來俠義心腸,若是不知道便也罷了,知道了便是要管上一管的。
這一管,便把張無忌給管丢了。
當張無忌看見那個明明被自己爸爸打暈的元兵又睜開眼睛,伸手來擄她,便知大事不好。可是如果連俞蓮舟都不是這假元兵的對手,她又能有什麼辦法?
事到臨頭,張無忌又隐隐約約想起一些原書中的内容。她隐約想起,這次被擄,下次再見到爸爸媽媽的時候,爸爸便已經自刎身亡了,那豈不是說她這十年來全是白費功夫?一時間茫然失措,即便被假元兵擄走,也是一聲不吭,十分乖覺。
這假元兵實乃鶴筆翁假扮的,他雖然是投靠了汝陽王府,為汝陽王府打探屠龍寶刀的下落,才擄走了張無忌,可他内心姑且還沒有變态,見張無忌乖巧,也沒有故意為難她,隻是帶着她來到僻靜處後,把她丢到地上,喝問她:“喂,小姑娘,我問你,謝遜在哪?”
張無忌此時心心念念的便是如何盡快回到爸爸媽媽身邊,阻止爸爸自刎。聽見鶴筆翁問話,恍恍惚惚,一時間沒有聽清他問了什麼,便擡頭去看他。鶴筆翁見張無忌不答,先是連扇了張無忌四個巴掌,令她臉頰高高腫起。劇痛之下,她方才回神。
鶴筆翁又問一遍:“謝遜在哪,你可知曉?”
張無忌定一定神,道:“謝遜已經死了,你不曉得嗎?”
不過她知道鶴筆翁還是把她擄走,想來是不相信這話的,便又接着道:“叔叔,我知道你不關心那大惡人,你是為了那屠龍刀而來。雖然大惡人謝遜已經死了,但是那把屠龍刀,卻還留着。”
鶴筆翁見張無忌如此上道,顧不上再傷害她,連忙追問:“那這屠龍刀到底在何處?”
張無忌猶豫了一會,道:“屠龍刀……自然在我和爸爸媽媽之前所住的荒島上。那荒島奇形怪狀,有有一座高高的山,山上有……”
鶴筆翁打斷了張無忌。他冒風險擄來張無忌,不是為了聽她說地理知識,是要打探屠龍刀下落的:“那這荒島到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