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直男皇帝穿到女尊世界後 GB > 第6章 帝後初見

第6章 帝後初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昭俠幾個人,看見鳳君擰眉蹙額的樣子,還以為他是在因為成人之禮而緊張,是既期待又兼之不安了,便七嘴八舌地向他描述起其中的榮耀來。

尋常人家為兒女舉辦的成人禮尚且隆重,皇室的排場就更是不用多說了。從奉先殿淨手焚香、祭拜祖先說起,說到宗室誦讀祝詞,長輩賜福,解發束冠,六宮合宴……

隻是不知道,到時候究竟是太皇太後來為鳳君加冠,還是皇帝親手給自己的正君束發……

趙煜聽這幾個人越說越憧憬,臉色越聽越沉,知道他們嘴裡再吐不出什麼象牙來,幹脆沉聲将幾人的話音打斷了。

他到底還是對這個地方了解得太淺太少,以至于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趙煜勉強壓住了脾氣,匆匆地用了午膳,立即又回到了桌案前。宮侍早已明白,鳳君看書時不喜歡旁人打擾,于是先斟滿了茶水,就悄無聲息地退至一旁,輕易不敢發出聲響。

人丁旺則國家昌,而人口少,田地大半就會荒蕪,産不出足夠的糧食。沒有糧食,百姓難以存活,往往會揭竿而起,擾亂朝綱。

趙煜不解,為了促進生育,梁朝曾推行“胎養令”,取消人頭稅,采取鼓勵寡婦再嫁等種種措施。怎麼到了此地,鳳君和皇帝成了婚,還需要把身體留到成人之夜?

他翻來一本地理志,知道這件事的緣由還需到記述人口政策的書裡去找。打開一看,果不其然。

原來本朝太祖皇帝初建燕朝時,天下正經曆了十餘載的戰亂,世道艱難,人口凋零。在太祖執政的期間,也的确為了穩固朝局、重振國力,朝廷積極倡導民間多生多育,并給予相應的獎賞。而底層百姓生活困苦,食不果腹,為求生計,也往往傾向于将男童賣與大戶人家換錢,或者早早嫁出,減輕家中負擔。不少男孩十三四歲便已成婚。

隻是十三四歲的男孩身體還未長成,又從小餓得面黃肌瘦,羸弱不堪,早婚早孕的結果大多都是難産,一屍兩命。

趙煜看到此處,已經能夠推測出來結果。幼女生産、母子俱殁的情況在梁朝并不稀奇,往前數幾個朝代,更是屢見不鮮。

但活下來的人總比死的多,等活下來的兒童長成,有了力氣開墾荒田,代代下去,日子也就漸漸不再那麼拮據了。那句曾被民間戲谑成童謠“早婚早死,晚婚嘲死,不婚餓死”的景象,也就慢慢成了過往雲煙了。

隻是本朝的太宗皇帝臨朝後,見此症狀,卻是降下了旨意。規定無論男女,須年滿十六歲方能算作成人,才能自由嫁娶,在官府登記入冊。

是以,在朝廷的這種政策之下,盡管仍有不少年幼的男兒早早結婚生子,但相較于開國之初,這種情況已然改善了不少,幼兒少年銳減之勢不再。

趙煜讀完了這一節的地理志,深深吸了一口氣,放下了書。知道底層貧民尚且多數十六七歲才成婚,上層貴族的嫁娶就隻會更晚。

他往前數了數,算下來,這具身體還是燕朝第一位不滿十六便與皇帝成婚的鳳君。

皇帝剛十六歲成人就迫不及待地娶了正君,還是一向忌憚的趙氏,趙煜冷笑一聲。

梁朝也有皇帝即位時年歲尚小,待到大婚或者及冠之後才逐漸真正掌握親政大權的。想來對方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但算計的是這具身體,要承受這一切的卻是自己,趙煜心中很難不惱怒。腦海中甚至一閃而過一個荒唐的念頭,不知道以這具身體掌控的勢力,足不足夠在四個月以内悄無聲息地讓皇帝癱瘓不舉,或是直接含笑九泉?

但終究是面上一哂,癡心妄想罷了。一個連鳳印都沒能握在手裡的人,要怎麼殺死皇帝?叫宮侍幾人一齊使力,把人活活勒死嗎?

趙煜無言靜坐半天,等到茶都涼透了,才漸漸松開了緊攥起來的拳頭,不再異想天開。他才剛到此地一天,生氣厭惡不知道多少回了。

往日心情不好時,殺幾個貪官污吏抄其家産,便也勉強開顔。一朝舉步維艱,倒真想不起有什麼事情可以做。哪怕鳳君在理論上擁有處置六宮、參贊朝政的權力,但眼下實際上,他可沒那資本去和太皇太後打擂台。

趙煜手邊堆了一摞又一摞的書,從午膳看到晚膳,又從清早看到晚間。宮侍不知道主人要這麼多書做什麼,幾日來來回回往文淵閣跑,鞋底都磨薄了。

有大把時間梳理書籍整理情況,也算是目前無所事事的唯一好處。趙煜看書先不會急于深讀,隻是粗略掃一遍,記下來哪些是值得琢磨的,等需要了再找出來,常常幾本書一起佐證一個想法。

待讀罷《通典》《宮闱禮制考》《大燕治典》等一系列典籍後,也終于才知道,像高氏這般手段拙劣之人,究竟是如何登上太君後的寶座的。

同樣也明白,怎麼皇帝到了十七歲的年紀,卻還是未經人事。

原來按照燕朝慣例,皇女成年後,會先被賜予兩名教養宮侍,負責教導她們房事。

太君後高氏就是先帝燕仁帝的兩個教養宮侍之一,也是仁帝寵幸的第一個男人,故雖然出身低微,頭腦也不甚清明,卻深得先帝的喜愛,一路封君。

後來燕仁帝看中了他的女兒,也當今的皇帝殷洛做皇太女後,更是直接把他封為了鳳君。

仁帝體弱多病,子嗣不豐。太皇太後趙氏對于自己女兒的選擇,雖然明面上沒有多言,但心底對高氏始終看不上眼。等到仁帝病逝,殷洛十六歲成人之後,便不再安排教養宮侍,唯恐再出一個高氏。甚至連側君小侍也一并否決了,直接讓她挑選了鳳君。

趙煜從隐晦處推論出這層因果後,不由得想到,難道這具身體入宮封後,除了是因為皇帝要對趙家展示恩寵,還要加之皇帝誤以為太皇太後先前不讓她娶妃,是在為趙家的兒郎做謀算?

趙煜按了按眼睛,心道真是陰差陽錯。種種原因加起來,這具身體是注定非要入宮不可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