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法庭,林若溪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她問周曉晴:“還有什麼沒告訴我?”
周曉晴咬着唇,沉默片刻後說:“李銘遠有我的把柄。他手裡有一份錄音,說能證明我精神不正常。我不知道他怎麼弄到的。”
幾天後,一個匿名包裹寄到林若溪的辦公室。
裡面是一張光盤,她打開一看,是周曉晴的聲音,語無倫次地說着“我要殺了他”“我受不了了”之類的話。
林若溪立刻聯系周曉晴,問:“這是怎麼回事?”
周曉晴崩潰地哭了:“那是焦慮症最嚴重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家胡言亂語。他偷偷錄下來了……我沒想真的傷害他,林律師,你信我嗎?”
林若溪沉默了。
她是律師,不是心理醫生,但她知道,這份錄音一旦公開,周曉晴的信譽将徹底崩塌。
她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卷入了一場無法取勝的戰争。
與此同時,事務所接到一封恐吓信,警告她“别多管閑事,否則後果自負”。
信是用打印機打出來的,毫無線索。
她報警,但警方隻說“會調查”。
那天晚上,她獨自回家時,感覺有人在跟蹤。
她回頭,卻隻看到空蕩蕩的街道。
林若溪決定反擊。
她找到一個私家偵探,調查李銘遠的背景。
幾天後,偵探帶回一個驚人消息:李銘遠不僅是個控制狂,還涉嫌公司内部的财務欺詐,而周曉晴可能是知情人之一。
林若溪突然明白,李銘遠拼命壓迫周曉晴,不隻是為了離婚,而是要徹底封住她的嘴。
林若溪決定孤注一擲。
她聯系了一家媒體,将李銘遠公司的财務醜聞匿名爆料,同時準備在下次庭審中提交新證據。
庭審當天,她拿出了偵探找到的銀行流水,證明李銘遠曾将大筆資金轉移到海外賬戶,而周曉晴的簽名出現在幾份關鍵文件上,顯然是被脅迫簽字。
她質問李銘遠:“你說我的委托人精神失常,那這些複雜的财務操作是怎麼在她不知情下完成的?難道這不是一種脅迫?”
法庭上一片嘩然。
趙凱試圖反駁,但證據鍊已經動搖。
李銘遠臉色鐵青,最終在法官的壓力下承認,他曾用威脅手段迫使周曉晴配合。
法官判決婚前協議部分條款無效,周曉晴分得一半婚後财産,并獲準離婚。
勝利來得迅猛,林若溪卻感到一陣空虛。
庭審結束後,她接到偵探的電話:“小心點,李銘遠不會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