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風雲:恩賞與奇事
在巍峨壯麗、象征着帝國權力中樞的皇宮之中,氣氛莊嚴肅穆。老旦與醜角所扮的将軍,腰杆挺得筆直,手中分别持着瓜錘,威風凜凜地站在殿前。他們身上的铠甲在日光的映照下閃爍着冷冽的光,仿佛在訴說着保家衛國的赫赫戰功。“鳳舞龍飛作帝京,巍峨宮殿羽林兵。天門欲放傳胪喜,江路新傳奏凱聲。” 他們聲音洪亮,在空曠的殿前回蕩,這是對太平盛世的歌頌,也是對即将到來的重大朝堂事件的預告。兩人相互對視一眼,微微點頭,便靜靜等候聖駕升殿,眼神中透露出對即将發生之事的期待與謹慎。
此時,外扮的老樞密大步走來,他神色凝重,眼神中卻透着幾分得意與自信。【北點绛唇】“整點朝綱,運籌邊饷,山河壯。” 他一邊低聲念着,一邊整理着朝服,每一個動作都透露着位高權重者的威嚴。老樞密長期身處朝堂核心,對朝廷的大小事務了如指掌,此次李全納款,他自認為功不可沒。
緊接着,淨扮的苗舜賓也匆匆趕來。苗舜賓臉上帶着文人特有的儒雅與自得,高聲說道:“翰苑文章,顯豁的升平象。” 他身為掌管科舉、文化之事的官員,對于朝堂上文化氛圍的營造以及人才的選拔極為看重,此刻也是滿心歡喜,準備在這朝堂之上為自己的功績添上一筆。
老樞密與苗舜賓相互見禮,彼此眼中都有着藏不住的笑意。苗舜賓笑着拱手道:“恭喜李全納款,皆老樞密調度之功也。” 老樞密微微颔首,嘴角上揚,謙虛道:“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狀元試卷,蒙聖旨武偃文修,今其時矣。” 兩人正說着,忽然看到一個衣衫破舊、卻努力保持着儀态的老秀才匆匆走來。苗舜賓瞪大了眼睛,滿臉驚訝,忍不住說道:“呀,一個老秀才走将來。好怪,好怪!”
這老秀才正是陳最良,他雖衣着寒酸,卻難掩眼中的興奮與自豪。他昂首挺胸,大步向前,口中念念有詞:“先師孔夫子,未得見周王。本朝聖天子,得睹我陳最良。” 來到近前,他趕忙向老樞密和苗舜賓見禮,恭敬地說道:“生員陳最良告揖。” 苗舜賓一看到他,眉頭一皺,滿臉疑惑地問道:“又是遺才告考麼?” 陳最良連忙擺手,激動地說道:“不敢,生員是這樞密老大人門下引奏的。” 老樞密見狀,上前一步,解釋道:“則這生員,是杜安撫叫他招安了李全,便中帶有降表。故此引見。”
話音剛落,殿内響起一陣急促而響亮的鼓鳴聲。“奏事官上禦道。” 随着這一聲傳喚,老樞密神色一凜,率先跪地,動作流暢而熟練。陳最良緊跟其後,也趕忙跪下,兩人一同叩頭。老樞密聲音洪亮,底氣十足地奏道:“掌管天下兵馬知樞密院事臣謹奏:恭賀吾主,聖德天威。淮寇來降,金兵不動。有淮揚安撫臣杜寶,敬遣南安府學生員臣陳最良奏事,帶有李全降表進呈。微臣不勝歡忭!”
殿内傳來一道威嚴的聲音:“杜寶招安李全一事,就着生員陳最良詳奏。” 老樞密高呼:“萬歲!” 而後站起身來。陳最良深吸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開始奏道:【駐雲飛】“淮海維揚,萬裡江山氣脈長。那安撫機謀壯,矯诏從寬蕩。嗏,李賊快迎降,他表文封上。金主聞知,不敢兵南向。他則好看花到洛陽,咱取次擒胡到汴梁。” 他說得慷慨激昂,每一個字都仿佛帶着力量,将杜寶招安李全的功績以及未來的美好展望盡情展現。
奏完之後,殿内傳來指令:“奏事的午門候旨。” 陳最良高呼:“萬歲!” 起身退到一旁。此時,苗舜賓趕忙跪地,奏道:【前腔】“殿策賢良,榜下諸生候久長。亂定人歡暢,文運天開放。嗏,文字已看詳,胪傳須唱。莫遣夔龍,久滞風雲望。早是蟾宮桂有香,禦酒封題菊半黃。” 他将科舉之事以及對人才選拔的重視一一闡述,言辭懇切。同樣,他也被指令到午門外候旨。